我们都是大山的小孩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28
给小说取一个奇怪的名字,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因为它本是一句苗语——“廖崩嗒佩”就是“勇敢女孩”的意思。
2023年5月,《上春山》的曲作者、词作者张超和玉镯儿带了一批志愿者去贵州的一个乡村小学,为一群苗族女孩写歌,因为她们创建了一个合唱团,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歌。这批志愿者的组成很特别,除了张超和玉镯儿,还有作家、诗人,以及苗族、仡佬族的女歌手,远在山东的青岛出版社也为孩子们寄来了精美的童书。
那是一个春光正浓、夏日徐近的美好下午,树叶光影间飘浮着蔷薇的香,玫红色的三角梅在校园里蓬勃盛开,孩子们身着苗族盛装,站在校园门口等待,按照当地风俗牵了根绳子,上面用碧绿的巴茅草打了个漂亮的草标,说是拦门,其实是举行欢迎仪式。那天,我第一次听到朴素且不加任何修饰的苗族童声迎客歌,那清亮的歌声响彻云霄,如同一只云雀飞向天空。女孩们的笑容带着几分紧张、腼腆和期盼,小小的鼻尖渗出细密的汗珠,每张可爱的面孔上都写着对未来的期盼。
她们想唱歌,她们想把歌唱到山外去。
后来,志愿者团队将孩子们的梦想融合成歌词,创作出了歌曲《大山的小孩》,摄影家陈晓龙的团队则在女孩们上学路上为她们拍摄了MV。这首歌写出了所有大山小孩的心声——“有一天我会离开,去看外面的世界多精彩”。而它的最后一句是,“无论走多远,我都会回来,看看我的秋千,看看我的山寨,(我)永远都是大山的小孩”。
2023年7月,这群来自贵州从江县的苗族小女孩,穿着叮当作响的苗族盛装,忐忑、懵懂地出现在“村BA”赛场。那一幕至今是许多亲历者难忘的记忆——从没上过舞台的孩子们表情紧张、目光闪烁,但她们一开口就以空灵清澈的天籁之声震撼、感动和征服了全场观众。当女孩们响亮地唱出“廖崩嗒佩”四个字时,直播镜头中,无数人眼中噙着泪水,纷纷在直播间留言。有人说,她们还小,笑着唱,我们长大了,离开了家乡,哭着听;还有人鼓励孩子们说,你所热爱的东西,有一天会反过来拥抱你……
梦想有多远,这群可爱的女孩曾经无法作答,甚至缺少飞翔的勇气。但我相信,当这群志愿者走进她们的生命后,她们心里一定有了答案。乡村振兴是当下最热门的创作主题,艺术家们纷纷将目光和笔触投向山村大地。于我而言,最大的幸运和感动并不是我写下了《廖崩嗒佩合唱团》,而是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见证和参与了温暖的音乐之旅。很多年后,在这群女孩中,肯定会有人成为今天的我们——走出大山,又带着爱与力量走进大山,去帮助和改变另一群孩子。
因为我们都是大山的小孩。与其说这是一篇创作谈,不如说是对所有帮助大山小孩的人们微薄的礼赞,那些没有提及的名字,我想,她们、他们,心里也会泛着骄傲而秘密的甜。
《廖崩嗒佩合唱团》
肖勤
青岛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5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