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文化之美 传自信之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21
有好书做伴的春天,精神更加充盈。新一期的榜单中,传统文化和以人为本的文学创作领域都有精品与读者见面,让我们从一笔一画中欣赏书法之美,从对文物的守护中理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从影片番外中看到中国动画片的澎湃活力。春天来了,让我们“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从阅读中汲取希望,寻找一份心灵上的安逸。
文脉相传 经世致用
中国文化已有一万年的历史,这是长期综合科研成果的最新证实。我们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如何将蕴藏在一代代国人根脉中的中华文脉深入浅出地讲给大众读者?《中国文化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正是一本既顺应时代呼唤,又权威性与通俗性兼备的图书。这本书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学术文化普及的代表作,字里行间流露着浓厚的文化情怀,让读者读懂中华文脉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汉字系统以其稳定性和传承性,使得中华文化能够持续发展并保存完好形态,并一以贯之,连绵不绝,至今依旧熠熠生辉。中国书法审美的发展,是一个时代与时代、书家与书家的接力过程,也是书家创造力彰显的过程。在《中国书法之美:汉字美的历程》(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一书中,我们发现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时而平缓,时而激越,犹如一曲抑扬顿挫的音乐。你会发现好的书法往往“入古”而“不泥于古”,写出自家心意,拓展出独特的新面貌,也启发了当下创新、创作的活力。
“经世致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将治学与济世安邦统一起来。“经世”,强调的是“经现实之务”,“致用”,指的是“致时代之用”。《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以宏大的历史视角,解读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头,以及未来增长的前景。作为一本认知中国经济的权威之作,该书已有20种语言版本,此次推出的新版除了对数据资料做大幅更新,还分析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产生和加速演进的原因,聚焦于未来中国应如何保持定力,以成功驾驭百年变局,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鲜活人物 以家映国
五千年的文化沃土孕育了无数精彩感人的中国故事,在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中,涌现出一批既有时代气象,又有人间烟火的精品力作。在宏大的叙事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永远不会被淹没。
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两卷本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人民文学出版社)透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聚散流徙,讲述因故宫文物南迁而波澜飘摇的家族史,以小见大,以家映国,从烟火日常的民间立场见证磅礴沧桑的近代中国。作者以丰富的细节还原历史现场,将一代故宫人的守藏之心提笔于纸上,以精彩的故事重建故宫文物南迁之路。
20世纪上半叶的风云跌宕也在海洋上演。《大海风》(作家出版社)以黄海之滨的马蹄所和青岛、上海、大连等港口城市为故事的发生地,书写中国北方渔业史与航运史,将历史的风云变幻与个体的命运起伏紧密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从清末到抗日战争爆发这几十年间的社会风俗与历史变迁。
对海洋的描写无疑是该作品的一大亮点。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在海上经历的风暴与挑战,巧妙地将海浪的汹涌与命运的无常相互映衬,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主人公面对大海时的坚强性格与进取姿态,在强敌入侵时的家国情怀与牺牲精神,展现了历史洪流中普通人的担当作为。小说中扣人心弦的航海故事,斑斓多彩的渔家风情,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说海洋代表着无限的可能和希望,那么天空也许更像一个如梦似幻的舞台,人生就是这舞台上的一场飞行。长篇小说《平衡》(上海文艺出版社)以飞机平衡室的日常为故事背景,凭借细腻的笔触、幽默的语言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描写出以“家”和“职场”为空间的当代上海人生活的样本和哲学,提出每个人的“人生永远都在寻求某种平衡”。
成长故事 精神力量
人生需要平衡,也需要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勇气。当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屡屡创下影史奇迹,以雷霆之势改写国产动画历史时,我们也在追问影片背后的故事。正如导演饺子在《哪吒·三界往事》(中信出版集团)前言中所说:“在电影里,他们有必须‘服务故事’的使命。但在‘幕后’的世界里,他们是更为鲜活、立体的个体。《哪吒·三界往事》就收录了发生在这些角色身上的一些小故事。”作为官方番外绘本,该书由电影主创团队绘制,收录了那些在电影中没能完整呈现的重点角色的番外故事,有很多隐藏的彩蛋和番外情节,有哪吒降世前殷夫人怀孕的趣事、哪吒与妈妈之间的回忆、敖光宠娃的日常、申公豹和太乙真人在玉虚宫的搞笑瞬间……在画家笔下,银幕上未能上演的故事仍在继续,依旧充满了少年成长中的温暖亲情。
成长与梦想永远是儿童作品中的主题。《九天》(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儿童视角,匠心独运地将航天梦与深潜梦结合,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思想立意为切入点,通过精彩的故事架构与细腻的文字表达,展现了中国在航天和深潜领域的巨大成就。这种把两大科技领域的成就融入儿童文学创作的独特主题,为小读者打开了一个认识国家科技发展的全新窗口。
四大名著很多人念书的时候都读过,可是谁知道其中涉及的一些天文知识在很多章回中都是关键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四大名著中的天文密码》(人民邮电出版社)汇聚与天文相关的故事情节、习语典故和诗词歌赋,并结合名著原文和知识卡片,清晰地梳理天文脉络,系统介绍了中国天文知识,深入剖析了这些天文元素及其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一部兼具文学性与科学性的科普佳作。
科普作品不仅要有趣、有料,还要弘扬科学家精神,由中国工程院编写的《传承:大国工程 使命担当》(文津出版社)讲述了中国30位杰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坚韧不拔、攻坚克难、鞠躬尽瘁、无怨无悔的人生故事。书中的科学家大多是新中国科技事业开创与奠基历程中的关键人物,他们为推动中国工程科技事业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科学的探索者,是时代的脊梁,更是无数青少年心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