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方期刊协会工作交流会共谋发展之策

发挥连接作用 服务期刊高质量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明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18

  2024年10月,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期间,中国期刊协会组织了精品期刊展,为各期刊单位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本报记者 杜一娜 摄


  “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发挥期刊协会的作用,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方面有新贡献,在服务期刊业繁荣发展方面有新作为,在服务协会会员方面有新举措,不断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在3月11日于河南郑州举行的2025年地方期刊协会工作交流会上,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对各地方期刊协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次交流会上,来自23个省(区、市)期刊协会的50余名代表共聚一堂,7家地方期刊协会的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为共同谋划期刊业改革创新、推进期刊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引导各刊增强精品意识


  近两年来,各地期刊协会始终坚持明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充分发挥期刊定位多样、覆盖广泛、内容丰富、引导深入的特点优势,通过多种形式手段发挥好期刊在加强思想引领,凝聚力量、共识方面的职责和作用。

  河南省出版协会期刊分会持续引导全省期刊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出版传播,《党的生活》《中州学刊》等多个期刊开设专栏、专题,推出了一系列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精品力作。“我们通过学理化阐释、学术化研究、通俗化表达、大众化传播,展现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实践伟力。”河南省出版协会副理事长、期刊分会会长李红霞说道。

  湖南省期刊协会将做好主题宣传、抓好内容建设作为协会工作重中之重。近年来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协会组织湖南省期刊出版单位紧扣主题主线,开展主题宣传,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推出了一大批主题宣传好文章、好栏目、好策划,形成一些亮点特色。湖南省期刊协会会长贺弘联说:“我们瞄准全国性的重大奖项、重大活动、重要项目,加强主题策划,推出内容精品,取得了明显成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期刊协会深挖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和指导期刊出版单位推出了一批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等方面的特色栏目和理论文章。广西壮族自治区期刊协会会长黄健介绍,为了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开好栏目,广西期刊界利用品牌以法治保障、民族团结等方面为主题,发表了一大批深受读者欢迎的学术论文和诗歌散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江西省期刊协会积极组织省内期刊参与中宣部、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各项主题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播时代声音,展现期刊担当。江西省期刊协会办公室主任郭洪波介绍,江西省期刊协会积极组织发动全省期刊参加“2024中国精品期刊展”,《求实》《农村百事通》《小星星》等入选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精品展,彰显江西期刊的卓越品质;积极组织全省期刊参加“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活动,其中,《数据要素的经济学含义及相关政策建设》等文章入选,这些内容凭借深刻的内涵与独到的见解,在思想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


  过去两年来,各地期刊协会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业界服务、为会员服务、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了协会的桥梁作用。

  上海市期刊协会举办的上海期刊论坛,围绕学术期刊深入交流,为上海乃至全国搭建了一个高规格的学术期刊交流平台。组织召开上海医学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提炼“十大核心能力”建设经验,助力《外科研究与新技术》《自我保健》等期刊形成特色内容矩阵。

  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坚介绍,协会举办了上海卓越科技期刊办刊经验交流座谈会,组织30余家科技期刊负责人共商一流期刊建设路径;整合长三角资源,打造覆盖生命科学、材料等领域的刊群,成立了上海卓越科技期刊联盟,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创办卓越的高水平科技期刊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联盟成员已增至45家。

  天津市期刊工作者协会组织期刊及会员单位赴北京、山西、河南等地调研交流,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以不断提升服务本市期刊及会员单位的能力水平。“我们借鉴吸收兄弟省份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积极尝试探索天津期刊主编培训活动组织的特色办法和机制,推动促进天津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为协会开展工作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天津市期刊工作者协会会长班峰表示。

  江西省期刊协会多次组织省内外知名期刊主编和知名专家学者到省内期刊社进行调研、交流、指导。仅2024年,江西省期刊协会就带队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萍乡学院学报》《华东交通大学学报》《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南昌大学学报》等多家期刊社进行调研交流。同时,为了服务读者,深入推进期刊阅读,江西省期刊协会广泛动员期刊单位参与“期刊阅读新时代——分享好刊、阅读有我”主题征文活动,多篇作品入选,为推动全省全民阅读贡献期刊力量。

  河南省出版协会期刊分会立足豫版期刊特色,坚定不移地团结和引领河南期刊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立足出版宗旨定位,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省委宣传部的具体工作部署,开展系列调研,举办刊社交流学习活动,着力打造名刊大刊,全省期刊的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提高。”李红霞介绍,《能源与环境材料》《现代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两本英文期刊先后被三大国际数据库(SCI、Scopus和EI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广东省期刊协会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期刊座谈会,组织部分期刊前往香港,考察香港期刊的全市场化运营经验,为促进粤港澳期刊工作发展提供了生动案例与实践经验。广东省期刊协会会长陈彤彬表示,广东省期刊协会还组织期刊参加香港书展,以接受市场化的检验。

  湖南省期刊协会于2024年10月参与承办了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论坛整体规格高、议程设置新、业界影响大,得到了各方好评。贺弘联表示,“重大活动是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抓手,我们通过参与承办系列重大活动,在群策群力中共谋发展,在协同配合中凝聚力量,不断擦亮期刊品牌。”


  助力期刊人才队伍建设


  “期刊是主体,协会是桥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是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黄健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期刊协会着重发挥“连心桥”作用,通过不定期举办学术沙龙、研讨会、座谈会,搭建交流平台,提高期刊质量,培育人才,为期刊发展建言献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期刊协会组织专家、会员赴广西科学院、广西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现代教育杂志社、南宁文学院等单位交流学习12次,参加学习交流期刊单位60多家。黄健表示,通过学习交流,有效提升了广西期刊办刊水平,如《广西医学》2024年共有19篇论文入选高影响力论文,《学苑创造》《金色年华》等期刊主题策划获上级主管部门及业界肯定。

  广东省期刊协会创新评选优秀期刊的方式,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方法。在评选活动中,协会采取所有参评期刊接受全体参评人员投票的方式,推选出初评入选的期刊,再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通过这个方式把活动变成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陈彤彬介绍说,在促进期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广东省期刊协会制订“期刊人才成长计划”,通过举办婚姻家庭交流会、职业发展沙龙等特色活动,切实提升编辑团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认同感,增强行业凝聚力。

  湖南省期刊协会组织每两年一届的“湖南省优秀期刊工作者”评选;围绕“推动湖南期刊高质量发展”“培育湘版一流科技期刊”等主题,每年组织期刊工作者撰写论文;组织并落实期刊编辑业务培训和报刊编校技能大赛;组织美术编辑举办装帧设计研讨交流会议等。“我们通过评选评优激发会员单位干事创业的热情,对打造湖南期刊品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贺弘联说。


  激励刊业探索新型路径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中国期刊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天津市期刊工作者协会将坚守办刊初心,做优主题宣传,加强专栏建设,做好新时代文化传承传播。深化交流合作,互学互建谋发展,建立互访机制,加强与全国各地兄弟协会和期刊同仁的深入交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坚实、开放、高质量的期刊交流平台。”班峰直言。

  李红霞表示,河南省出版协会期刊分会下一步将强化思想引领,做强主题出版,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走近群众;加强协调引导,做优精品出版,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河南力量;坚持优化布局,加快融合发展,推动传统期刊与新媒体深度合作融合发展;聚焦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引导出版人员不断增强本领;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推进期刊业繁荣发展。

  在黄健看来,杂志刊名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目前发展了很多年,有些杂志已经完成了历史任务,面对新时代,它们如何重新担负新使命,值得大家深思。围绕创新发展之路,黄健表示,期刊要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策划小而美的栏目,建立地方共享资源平台库,紧跟国家战略,把握新技术,服务人民群众。

  吴坚则表示,上海市期刊协会将围绕人工智能给出版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期刊如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上狠下功夫,激励期刊不断提高综合质量,在国内和国际上发出上海期刊的声音,激励更多上海期刊成为一流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