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河南新华多维赋能《六姊妹》重点宣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17
宣讲小组成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阅读《六姊妹》感悟。 中原图书大厦 供图
电视剧《六姊妹》自2月3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以来,凭借其真实质朴的叙事风格、深厚的家庭情感以及跨越50年的岁月变迁,迅速引发观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为深度呈现央视开年大剧同名原著作品——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家伊北所著的《六姊妹》的时代厚重感与女性叙事张力,河南省新华书店多个门店推出一系列创新落地举措,通过空间重塑、互动体验及与政企事业文化定制套餐服务,为读者呈现一场文学与艺术的跨界盛宴。
主题场景还原小说经典意象
走进河南省新华书店省直书店,仿佛穿越到剧中所描绘的年代。店内一角精心布置,重现了剧中何家的房屋、桌椅等经典场景,老式的家具、复古的装饰,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年代感。展台上挂着剧中人物的照片和经典台词,让读者在阅读原著书籍的同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剧中人物的生活与情感。
据省直书店经理寇鹏博介绍,为了进一步增强读者的沉浸感,省直书店还特别推出了汉服打卡拍照活动。读者们可以穿上汉服,与剧中场景合影留念。“这种独特的体验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为他们提供了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人关注《六姊妹》原著和书店的阅读活动。”
中原图书大厦则通过“场景复刻+情感共鸣+社交裂变”三重维度,将年代感图书从单一销售转化为文化事件,吸引怀旧人群与年轻打卡群体双向引流。
中原图书大厦在各门店搭建多个1∶1仿真场景,红砖墙小院、竹椅、搪瓷杯、陈列老式缝纫机……怀旧与文学完美融合,让读者踏入书店的瞬间,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故事的上世纪80年代。场景搭配《六姊妹》金句背景墙,以及限量版“家·书”主题文创套装(含角色书签+定制帆布袋),不仅让整个空间弥漫着文艺又复古的气息,还为书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书店空间再造主题场景,旨在让阅读变得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浏览,而是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河南省新华书店中原图书大厦副经理孙淑红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数据精准触达目标读者群体
为精准触达目标读者群体,中原图书大厦依托社群,专门向群内35—50岁女性会员定向精准发送《六姊妹》相关宣推文案、微店下单链接、配套线下“到店打卡领限量帆布袋”活动等,转化率达48%。
有社群读者反馈:“我和同年龄段的女性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感觉这不再是独自面对文字,而是能在社群里交流心得,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种互动让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孙淑红说,当女性读者在中原图书大厦社群里收到《六姊妹》相关推送时,可以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买一本书,而是参与到一个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中。
在孙淑红看来,读者的感受就是书店一直努力营造的文化氛围与情感链接,她希望每一位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读者,都能真切感受到书店对阅读文化的执着与用心。
从卖书到唤醒阅读记忆
3月6日,中原图书大厦举办一场“阅见她力量·共筑家国梦‘三八’国际妇女节女性读书分享会”。其中由门店组建的《六姊妹》宣讲小组,在文化服务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宣讲人结合自身经历,讲述阅读过程中与书中人物产生的共鸣。
3月8日,中原图书大厦联合省社会保险中心、中建八局共同开展“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活动中《六姊妹》宣讲小组通过PPT或视频展示《六姊妹》的作者介绍、书籍亮点、时代背景等,从“单向宣讲”到“共创式学习”,与全场读者交流观点和感悟,引导读者发表不同的见解,促进思想碰撞。
孙淑红介绍,中原图书大厦通过网格化管理这一高效的方式,精准定位适合开展宣讲并有望实现销售转化的政、企、校事业单位,通过《六姊妹》宣讲活动使他们从被动的听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
通过此次对于《六姊妹》的多维度宣推,中原图书大厦线上线下带动经典影视文学品类销量增长65%,“用事实数据证明‘纸质阅读的回归’仍有广泛且稳定的受众基础。它既是抵御快餐文化侵蚀的防线,也是激活实体书店活力的引擎,更是塑造社会精神底色的重要力量。”孙淑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