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数字化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
数智技术促进文化共创共享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17
本报讯 (记者章红雨)3月14日,文化数字化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10余家研究机构,以及国家博物馆、读者出版集团等数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文化数字化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文化数字化的前沿理论和实践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在《数智时代的文化共创与共享》主旨报告中表示,数智技术促进文化共创与共享,支撑普惠而优质的市场和公共文化服务。AI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面临新机遇,同时也面临新挑战,创作者追求文化内涵的动力和消费者对文化内涵的向往将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的融合,不断产生内容丰富、持久传承的文化精品。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冯惠玲表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期国家文化数字化赋能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三个面向分别为提升文化数字化的本体、空间和时间三维赋能,有力地推进了当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玉山在谈到AI时代出版业的机遇与挑战时表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AI技术能够提升选题的准确性与前瞻性、提高编校质量。然而,意识形态风险、文化安全等问题以及对传统出版行业的颠覆等风险与挑战也同时存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祝燕南、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庹祖海、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王学斌、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袁晓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等专家学者针对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与研究心得。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指导,《文化数字化》期刊主办,伏羲云(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