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评传《上水船》
还原新中国美术史学精神图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11
本报讯 (记者孙海悦)为纪念中国美术史学科奠基人王逊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评传《上水船:王逊与现代中国的艺术理想》日前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以30余年的史料辑佚为基础,全面展现了新中国美术史学从初创到体系化构建的过程,通过王逊的学术人生折射出20世纪现代中国艺术理想的宝贵遗产。
王逊(1915—1969)是著名美术史家、美术理论家,中国现代高等美术史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57年主持创建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他在社会激变中转益多师,选择经由文学、哲学、美学、历史,直至专治中国美术史的学术道路,然而其贡献长期被忽视。
《上水船》首次系统梳理了王逊的传奇家世、学术历程,以及他在新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实践轨迹。书中聚焦王逊践行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理念的实践,完整呈现其美玉般的理想精神,收录了大量稀见史料,如王逊致潘光旦信件、西南联大时期的履历表等,为研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命运提供了鲜活个案。《上水船》第三章“学术作用现实:工艺美术的研究与实践”,以王逊在1948—1953年深度参与新中国重大工艺美术实践的经历,带领读者重返这一时期的历史现场。这些实践不仅推动了新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也成为王逊学术思想体系的重要源泉。
《上水船》的出版始于一场“抢救性”行动。2022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王瑀联系三联书店,提到一直致力于辑佚、研究王逊著作的王涵先生因视力问题自觉难以完成其终极目标——一部《王逊传》,央美文化遗产系青年教师段牛斗正在为他做访谈口述,以抢救性地保存些资料与线索。自20世纪80年代起,王涵从王逊身后“片纸无存”的绝境出发,于旧书市、档案馆、故纸堆、泛黄报刊、残缺手稿、会议记录中辑佚出约300万字王逊遗著,编纂成《王逊文集》《王逊年谱》等6部著作,近乎“美术史的考古学”。
业界人士认为,《上水船》的出版能够使读者对共和国的文化建设和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科的“创业史”有全新的理解视角。书中不仅记录了王逊个人的人生轨迹与思想历程,也反映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现场,是理解那个时代学术生态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