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下”委员话阅读

作者:本报记者 张君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07

  “汪老师,我们来个快问快答,请问最让您受益的阅读习惯是什么?”3月6日,在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别小组会议前,我拉住了全国政协委员、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惠仁。“我觉得还是要读纸质书,它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汪惠仁说。

  过了几分钟,我在走廊“拦下”了全国政协委员,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顾青,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他给出了类似的答案:“纸质书的设计符合人们对深度内容的探索,在碎片化信息时代,纸质书阅读是不可取代的。”

  “纸质书尤其适合阅读一些深度内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宝林也对此表示赞同,“我还建议可以多读一下社科方面的图书。”

  “韩委员,您对这个问题又是如何看待的?”过了一会儿,我又拉住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他给出了进一步的回答:“纸质图书非常适合精读,好书不能只读一遍,应该反复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不仅要做深度阅读,还要长期、稳定的阅读。”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笑着说道,“每天拿起书来多读半个小时,持之以恒一定会有变化。”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很多人的注意力被不断分散,怎样才能给阅读留下一席之地?全民阅读已经连续12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政府的持续加码;每年两会新闻出版界委员对全民阅读工作翘首以盼,这是行业的久久为功。拿起一本纸质书,给自己增加一些仪式感,或者能成为当下阅读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