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我眼中的兵马俑:大国自信与文化传承》首印5000册10天售罄——

600万粉丝矩阵效应引爆春节档直播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明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14

  “大年初一第一天上线销量就破千册,后面每天基本都稳定在500多本!”近日,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西安网红导游“芥末”(本名王钰)精心打造的《我眼中的兵马俑:大国自信与文化传承》一经上市就迅速引发市场热潮。该书是一部将互联网顶流和主流价值观深入融合的融媒体出版物,以图文、音频、视频的形式,多维度讲述一个个蕴藏在兵马俑身上的故事。凭借作者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累计600万粉丝的影响力和全渠道营销策略,该书取得了首印5000册在短短10天内售罄的骄人业绩。

  目前,该书的紧急加印计划已启动,2万册新书将迅速投入市场。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通过立体的营销体系、精准的内容运营和创新的数字化手段,实现了传统文化图书的“破圈”传播。

  “阅读+研学”提升传播力

  如何创新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大胆探索新方法。《我眼中的兵马俑:大国自信与文化传承》策划编辑、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社长王志强介绍,这本书从开始策划到最终成书仅用了7个月。“编创团队坚持互联网思维,紧跟时代热点与阅读新趋势,将互联网顶流与价值观主流相结合,从传播力切入,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进一步打造‘阅读+研学’的融合出版新模式。”

  2024年,“芥末”因讲解兵马俑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专家型导游”、兵马俑“嘴替”,全网粉丝量超600万,视频获赞量超1200万,并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中央媒体的关注。

  作为一名导游,为何会想要创作这样一本书?“芥末”说:“我发现大多数游客来看兵马俑都是拍照打卡、走马观花,但其实我们看兵马俑,看的是俑背后的人,人背后的国家,国家背后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的国家力量。”

  “芥末”把自己当成一名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不仅在导游讲解中收获了认可和喜欢,更希望更多人通过书籍体系化地了解兵马俑与秦始皇帝陵,了解兵马俑背后的历史文化。

  从姿态各异的兵马俑,到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份家书;从六王毕四海一的宏阔气势,到走向世界的大国自信……经过近一年的筹备、编写,“芥末”将多年讲解内容汇成书稿,以40篇历史小文章、42堂兵马俑研学课、200多个历史小知识,融合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源,带领读者一起见证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领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感受跨越千年的家国情怀。

  构建全渠道分级流量运营网络

  通过复盘可以发现,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此次“破圈”传播,离不开达人IP深度开发、OMO出版形态革新、全渠道分级流量运营等多种因素加持。

  能在春节档直播引爆市场,主要依托“芥末”600万粉丝的矩阵效应。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通过抖音与视频号双平台的直播矩阵,为该书量身打造了“春节跟芥末游兵马俑”直播企划,并结合兵马俑博物馆实景直播的创新形式,首次直播即创下单场GMV突破20万元、销售破千册的成绩。

  此次项目还突破了传统图文出版模式,首创了“纸质书+云导览+研学视频”的创新融合形态。“该书独家开发了‘聆听芥末’小程序,用户通过扫码即可获取定制化的旅游路线和‘芥末’的解说资源包。”王志强介绍,数据显示,小程序上线首周的用户留存率达到了预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和阅读体验。

  据了解,该书的销售采取的是全网全渠道推广、“芥末”直播间独家运营、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抖音网店直供的模式,形成流量漏斗,打破了传统图书销售模式,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全渠道分级流量运营网络。“芥末”通过精准的粉丝矩阵和内容营销,独家负责销售与推广,借助个人品牌效应,通过抖音和视频号双平台带货,使《我眼中的兵马俑》在春节期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同时,“芥末”还将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通过分享旅游攻略和文化解读,进一步增强了用户黏性,提升了图书的附加值。

  探究其成功“破圈”背后的运营智慧,王志强表示:“此次项目的成功,印证了‘优质内容+精准运营’的出版新逻辑。”春节假期期间,团队采用全员参与机制,通过实时数据监控,仅用18小时完成了加印决策。项目的迅速反应与高效执行力为该书的持续热销提供了有力保障。王志强透露,该社计划启动“华夏文明IP出版计划”,未来将与更多文化传播者合作,打造一系列融合出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