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妻同为记者,一起新春走基层,记录桥隧工人与妻子儿女在火车站台的小团圆——

40秒,用新闻书写爱与情

作者:本报记者 田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14

  火车到站,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飞奔着冲下车:“爸爸。”他们拿着望远镜望向远方的山体。站台上的人隐约听见一句回应:“哎,爸爸在这儿。”站台上的人和山坡上的人相互用力地挥手。40秒后,发车铃响了,母亲又带着两个孩子飞奔着冲上车。

  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对年轻夫妻记者张鹏军、李璟慧在今年“新春走基层”中,用镜头记录下的感人画面——《40秒的团圆 只为多看你一眼》。节目播出后广受好评,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讨论。有网友评论:“简单的画面,看得人热泪盈眶。”“是你们的坚守让更多人踏上团圆路。凝聚着深沉的爱与责任,向了不起的奋斗者致敬!”

  “我们团队被这样特殊的团圆深深打动了”

  这期节目中的主人公蔺志刚,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桥隧工。他所守护的宝成铁路,一头连着在四川广元的妻儿,一头连着在陕西宝鸡的父母。自从结婚后,每次爱人谢丹坐火车路过时,他们都会约定隔窗相见。这样浪漫的团圆方式,两人坚持了8年。今年,蔺志刚要在岗值班,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先回老家过年,他们便约定当乘坐的火车路过他的工作地时,继续相互挥手示意。

  “多么好的故事啊,穿山越水,只为多看你一眼。我们团队一致决定分为两路,分别拍摄丈夫蔺志刚和妻子谢丹的故事,最终交汇在团圆的时刻。”李璟慧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我们团队被这样特殊的团圆深深打动了——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和中国家庭的爱与韧劲,尽在其中。”张鹏军介绍,为了不辜负这样一个好故事,他们一路记者跟随谢丹和孩子乘火车北上,另一路记者则继续跟拍蔺志刚的悬崖挂壁作业。

  “去年出差坐火车时,我们被车窗外一群‘飞檐走壁’的人吸引,于是,就联系了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原本我们计划在‘新春走基层’推出铁路‘蜘蛛人’的岗位奋斗故事,直到我们看到了这个画面。”李璟慧补充道。

  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

  宝成铁路是突破“蜀道难”的第一条铁路,随嘉陵江在秦巴山区蜿蜒。这样依山傍水的环境,总能让旅客陶醉在美景之中。但是,沿线既高又陡的山体,为铁路安全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蔺志刚的主要任务是拉网式检查山体,清理危石,铺设防护网等。

  为了能更加真实地记录下蔺志刚的工作画面,李璟慧和摄像同事也得挂上安全带,跟着蔺志刚一同攀爬悬崖上的防护网。“看他飞檐走壁如履平地,我们也想跟着上,结果根本追不上。”李璟慧说,没有体力和技巧,这活真是干不了。爬了半小时,她还在第一片网上。除了攀爬防护网,他们还和蔺志刚一起去“围山扫石”。

  “最初两天的相处,我们对蔺志刚的印象是典型的西北男儿,勤劳肯干,充满黄土地的坚韧,还有点不善言辞。所以我们选择了先跟拍他的工作,这是他最熟悉的现场,采访也能聊得开。”李璟慧回忆,正式开拍3天后,轮到蔺志刚休息,他们认识了他的另一面:浪漫柔情。“我们觉得男主人公的形象丰满了,这是一位勇敢而浪漫的‘蜘蛛人’。”

  张鹏军介绍,谢丹是个“90后”,为母则刚被她具象化了。一个人带着两个娃,干活儿像开了二倍速。她说话响亮干脆,从不流露忧伤感,好像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采访谢丹的过程中,张鹏军和同事记录到了这样一幕感人场景——

  1月22日(北方小年)凌晨5点,谢丹带孩子洗漱,准备前往火车站。一个大人带着两个孩子、五件行李,神采奕奕,风风火火。两个孩子还带上了望远镜。上车不久后,蔺志刚和妻儿通过视频通话:

  “乐素河车站一过,王家沱进站的时候,你们就可以在坡面上看到我了,到时候看山这一侧。”蔺志刚说。

  “好。”谢丹应着。“爱你哦!”女儿给蔺志刚比了个心。“好,爱你!”11点21分,列车从蔺志刚身边驶过,他仔细盯着车窗,结果没看到妻儿。好在谢丹带着孩子从车尾的车窗看到了他。李璟慧介绍,“11点22分,列车停靠在王家沱车站。谢丹带着孩子飞奔下车,孩子一路高呼‘爸爸’。我们和蔺志刚在山上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刚才还因为没从车窗看到谢丹和孩子有些失落,瞬间惊喜和感动填满了我们的内心。在山上,我们隐约能听到孩子喊叫声,那一刻,瞬间飙泪。摄像师说‘真的至少有十年不曾流泪’。”

  “做视频新闻就是要用镜头写爱与人间真情”

  “那一刻,蔺志刚在山上喊到破音,潸然泪下。当火车发车铃响起,妻子和两个孩子回到车上,再次从车尾的车窗努力向外张望,蔺志刚已经看不到他们了。”李璟慧告诉记者,这次遥遥相见,只有短短的40秒钟。而这场40秒的团圆,如同一场动人的电影。

  持续几天的采访结束后,这对夫妻记者和同事们把蔺志刚一家四口短暂团圆的故事制作了一期适合电视端、客户端等平台播发的横版长视频,时长5分20秒。同时,他们又重新梳理叙事方式,制作了一版适于第三方新媒体平台推发的竖屏短视频。镜头里,是铁路职工和妻儿的短暂团聚;镜头外,是一对夫妻记者和同事们的奔波记录。难能可贵的是,对于类似题材的记录,这对夫妻记者已不是第一次。

  为什么他们总能把新闻采访做成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呢?“抵达,是我们团队坚守的创作信念。”在张鹏军、李璟慧夫妇看来,每做一个新闻节目都是一场抵达,抵达现场,也抵达人心。让网友看见、记住一个个具体的人和一份份真挚的情感,这也是新闻作品能够贴近网友的“流量密码”。“做视频新闻,就是要用镜头语言写实、写意、写爱与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