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接招微短剧侵权盗版现象“快、准、狠”

作者:本报记者 朱丽娜 通讯员 卢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13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娱乐形式,凭借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传播迅速等特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或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预计到2027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然而,随着网络微短剧的蓬勃发展,版权侵权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原创微短剧作品被肆意抄袭、盗版,不仅严重侵犯了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也挫伤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更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加强微短剧版权保护,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日前在江西省版权局支持下正式成立运营。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及时解决了困扰我们公司很久的微短剧版权侵权难题,为公司减少损失、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位于江西南昌赣江新区的江西时刻互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负责人揭静玮感慨地说。原来就在不久前,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接到了时刻互动科技公司的一叠“侵权链接”,该企业投诉10余家单位或个人侵犯了其爆款网络微短剧的版权。随后,中心的工作人员立即联系第三方专业监测平台核查取证,在投诉当天就向几大头部网络服务提供商发出《侵权预警函》,48小时内实现删除、下架侵权作品,释放出网络微短剧版权保护的强大信号。

  快速响应 有效助力企业发展

  “网络微短剧侵权盗版现象呈现‘短’‘平’‘快’的特点,我们就用‘快’‘准’‘狠’来接招!”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相关负责人刘正洲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据了解,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作为江西省内首家专注于网络微短剧版权保护的机构,以高效化解网络微短剧版权矛盾纠纷、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为目标。中心集合了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数字经济法庭、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以及律所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集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维权受理、举证核查、综合调解、行政保护、司法仲裁于一体的一站式保护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为网络微短剧创作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版权保护服务,有效提升了版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同时,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还与世界领先的数字资产保护和交易服务商阜博集团等展开了深度合作。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资产保护技术和理念,中心不断强化侵权监测和风险预警能力,力争做到维权受理2小时内发送风险预警函、48小时内达成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中心将协同转入行政执法程序或司法仲裁程序,确保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的成立,不仅为网络微短剧创作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版权保护支持,也在实践中初见成效。中心的成功实践,不仅体现在版权保护方面的专业能力和高效作风,也彰显了江西省对网络微短剧版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随着网络微短剧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版权保护问题将愈发突出和重要。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和完善版权保护机制,为网络微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刘正洲表示。

  创新模式 打造全产业链生态服务体系

  在版权保护工作中,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不仅注重快速响应和有效维权,还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打造全产业链生态服务体系。

  刘正洲介绍,中心深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微短剧版权侵权问题,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构建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和体系。为此,中心不仅与阜博集团等展开了深度合作,还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

  在机制建设上,中心积极探索建立了“一套工作机制、三支调解员队伍”的版权保护新模式。一套工作机制即诉调对接、调解管理、经费保障机制;三支调解员队伍则包括网络微短剧版权纠纷调解中心、儒乐湖数字法庭调解室、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调解室调解员队伍。这一新模式的建立,不仅为网络微短剧创作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也为版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保护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尽管微短剧行业监管趋严,但刘正洲认为,微短剧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其对竖屏视听语言的探索富有新意,契合了注意力碎片化时代人们的消费习惯。内容上,微短剧短小精悍、富有戏剧性和反转设计,情感张力十足,深得大众喜爱。从商业模式看,微短剧具有多链路变现的潜力。

  微短剧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其版权问题不容忽视。刘正洲表示,下一步,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和完善版权保护机制,为网络微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版权保护网络;同时,中心还将积极探索新的版权保护模式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侵权监测和风险预警能力;此外,中心还将加大对网络微短剧创作者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版权保护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