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聚焦做深做透省域全民阅读主题报道

作者:黄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13

  阅读在传播思想文化、提升国民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涵育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浙江持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随着“书香浙江”品牌进一步擦亮,在全国为做好全民阅读工作提供了“浙江样本”。如何做好省域层面全民阅读工作报道,可以围绕“三个聚焦”展开。

  聚焦创新做法,体现地方特色

  浙江省坚持高水平建设文化强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以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浙江”为牵引,不断提升阅读品质化、普惠化水平。笔者在与主管部门的紧密联系中关注到,为促进全民阅读工作高质量开展,浙江把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摆在关键位置,从省级层面到地方,因地制宜推出了系列举措。这些创新做法成为了报道主角。

  关注顶层设计。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标准谋划全民阅读,推动“书香浙江”建设融入中心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能级、放大溢出效应。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浙江”的意见,探索建立“浙江省全民阅读指数评价体系”“全民阅读职能部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全民阅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实施“书香浙江提升行动”明确写进《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省各地也积极推进全民阅读立法工作。温州率全省地级市之先推出《温州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推动温州全民阅读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宁波、嘉兴等地也相继出台条例、意见,全民阅读工作制度基础更加牢固。笔者把握时间节点,相继采写《启动全民阅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浙江省构建网格化阅读服务体系》等报道,解读制度内容。

  挖掘创新案例。全民阅读的主体是人,读者在哪里,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可以在阵地打造、队伍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创新发力。如针对农村阅读阵地提质升级,浙江推出“乡村书房”,即“农家书屋+新华书店”微改革项目,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统领,以共享化、市场化、数字化为建设途径,进一步丰富广大乡村群众精神生活。笔者连续4年跟踪报道该改革项目,采写《从有什么看什么,到想看什么有什么》《乡村书房日益成为基层文化生活新空间》《古镇、公园、社区,“悦读悦享”在身边》等稿件,剖析具体做法、提供地方经验。

  聚焦经验典型,打造城市样本

  精神富有是共同富裕的亮丽底色,而全民阅读是实现精神富有的重要路径。浙江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打造了全域联动、全员参与的“书香浙江”品牌,不仅为做好全民阅读工作提供了“浙江样本”,也为宣传报道提供了更多浙江故事。

  擦亮省域品牌。浙江持续培育阅读品牌,推动“书香浙江”向更广、更深、更实处发展,全省启动省、市、县阅读节,形成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阅读氛围。积极构建“1+N+11”的“书香浙江”品牌矩阵,持续提升品牌阅读活动引领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其中,“1”指以“4·23”世界读书日为起点,整合推出贯穿全年的全民阅读节活动。“N”指聚焦全年重要节日、重大会议等节点,加大全民阅读推广力度。如每年举办全民阅读节、浙江书展等,并且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11”指推广“一市一品牌、一地一特色”,推动浙江11个地市打造覆盖全省,彰显地方特色的全民阅读活动。

  呈现一地一品。全民阅读之风吹遍浙江全省,如何在规范动作中找到报道亮点,体现地方特色,要结合地域特点来做文章,同时抓重点、抓特点。比如宁波依托深厚的藏书底蕴,让“书藏古今”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2024年宁波启动了“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通过陪伴孩子阅读,带动越来越多人参与阅读、支持阅读、热爱阅读,让阅读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融入城市的脉动。笔者从顶层设计、品牌活动、阅读队伍、阅读阵地等不同角度切入,推出系列文章,立体化、全方位报道宁波全民阅读的亮点和成果。

  无论是省域层面的品牌引领,还是市级层面的品牌深化,全民阅读的品牌效应成为笔者的报道主体。《浙江:建设书香社会,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第九届浙江书展:共读经典 文化润心》《浙江宁波打造“我陪孩子读经典”全民阅读新品牌,实现人人“爱读”“善读”城市新风尚》等一系列报道,深入解读“书香浙江”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

  聚焦代表先进,发挥榜样力量

  全民阅读不仅需要政府主导,更需要社会广泛参与,盘活阅读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浙江加强社会参与机制建设,充分调动各界力量,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阅读服务。这些多元的阵地、优质的队伍,构建了城乡品质阅读圈,不仅点亮了群众的笑容,更增添了报道的温度。

  遴选多元阵地。建好用好阅读阵地,才能搭起好书与读者双向奔赴的桥梁。浙江已建有农村文化礼堂、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阅读服务设施近2.5万个。利用之江文化中心、杭州国家版本馆等新兴文化地标,提供高端文化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品牌实体书店做优做强。打造新型城市阅读空间,建设15分钟品质阅读圈。金华金东按照“按需制单、百姓点单”模式,实施农家书屋“下楼出屋入圈”工程,构建了图书多样、环境多彩、借阅多点、运行多元的服务体系。

  选树人物典型。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地域读者,浙江开展分众式、多元化全民阅读推广服务。“最美阅读团队”如文澜读书岛、钱江源书社等,他们活跃在基层一线,向公众传播阅读理念、开展阅读推广、提供阅读指导。阅读推广人更为深化全民阅读锦上添花。浙江邀请作家、媒体人、奥运冠军等担任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开展“小小书香大使”评选,让每个人都能成为阅读推广的主角。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在全国首创“文化特派员”制度,探索将优质的文化资源、文化服务送到基层一线。笔者采写的《让青山文化从书屋驶向山海》聚焦出版社编辑孙科镂“上任”文化特派员,制定《青沙历史文化“五个一”项目》,建书屋、送好书、办活动,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发展文化经济。通过阅读赋能,文化就是发展资源,让村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成为共同富裕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