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人民出版社历时两年推出《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

搞清楚敦煌文物是怎么没的,很有意义

作者:本报记者 田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12

  “为什么丝路文物刚被发现即招致大规模盗劫?丝路文物被盗的具体原因又有哪些?……”对于这样的疑问,阅读刚刚出版的《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一书,便可从中找到答案。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是甘肃人民出版社历时两年多时间打造的一部了解敦煌文物流失历史的通俗作品,入选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进宝在敦煌学方面的新作。

  让更多人“找到”外流敦煌文物

  “如果说丝绸之路是一条长线,那么敦煌就是这条长线上的一颗明珠,而敦煌文物是整个丝绸之路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对于了解丝路文物被大规模盗劫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刘进宝说。

  1840年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各国探险家、考察家纷纷涌入我国西北地区。在刘进宝看来,这些所谓的探险家、考察家的探险考察活动,虽然发现并使世人认识了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间接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尤其是丝路文化的研究。但不可否认,这些探险考察活动破坏了中国的文物古迹,致使我国大量的珍贵文物被盗劫,造成了我国学术文化史上不可弥补的损失。“丝路文物正是在这一总的历史背景下被盗的。”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意外发现时,正值西方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的时代,它的发现可谓生不逢时。数万件被誉为中国中古社会“百科全书”的敦煌文献和大量绢画大大方方运出了国门,也有小部分落入国内官僚地主及私人手中。

  “敦煌文物的发现,是我国学术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敦煌文物的外流,是中国文物外流的一个缩影。”刘进宝感慨道,要让更多人明了敦煌文献的发现、藏经洞封闭的原因及时间、丝绸之路文物被盗的历时背景,各国考察团的背景、条件以及对敦煌文物的劫夺破坏,各国的收藏及研究情况等。

  吸收敦煌学最新研究成果

  敦煌文献的发现,震动了国内外学术界,催生出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敦煌学界和出版界的不断努力下,有关敦煌学的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的出版发生了量质齐升的变化。在这些通俗读物中,2000年,藏经洞发现100周年时,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敦煌文化丛书》是规模较大的一种。刘进宝编著的《藏经洞之谜——敦煌文物流散记》便是其中之一。

  《敦煌文物流散记》出版后,得到了学界的关注与赞扬,也广受读者青睐,先后连续3次再版、累计5次印刷。刘进宝回忆说,2019年,读者出版集团总编辑李树军(时任甘肃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向他提出,希望他能吸收近年来敦煌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敦煌文物流散记》进行增补修订。“当时,我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利用教学、科研间隙,进行了增删和修订,同时还调整、补充了部分图片。”

  “敦煌学既需要高精尖的文献整理和专题研究著作,也需要材料翔实,内容真实可靠,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大众的普及读本。”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郝春文认为,《敦煌文物流散记》就是这样一本书,其史料丰富、图文并茂、文字通顺,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是一部全面系统、客观翔实的敦煌文物流散史。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敦煌文物流散记》的第四版。”刘进宝告诉记者。

  甘肃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原彦平介绍,这次出版的《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作者尽可能将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其中,书中所引皆有注解,且极为详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海外所藏的敦煌文物的内容,如《斯坦因藏品及整理情况》《伯希和所获敦煌文物》《日本藏敦煌文物》《俄藏敦煌艺术品》等;编制了附录,如《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斯文·赫定博士所订合作办法》《古物保存法》《流失海外敦煌文献数量一览表》《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量一览表》等。

  弄清历史有助于把握未来

  “《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全面叙述了自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以后敦煌文物流散的历史。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和考证是敦煌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搞清这段历史,对我们认识敦煌文物的流散及敦煌学发展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赵生良表示,该书以实地考察的第一手资料以及相关考古和历史文献为基础,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和还原历史的真实,向读者展现了100多年来敦煌文物流散以及敦煌学发展的历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敦煌文物流散记》从藏经洞的发现入手,通过文献史料、考古资料和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依次对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伯希和、日本大谷光瑞考察团、俄国奥登堡、美国华尔纳等,对敦煌文献劫夺和敦煌文物破坏的历史进行了客观、翔实的梳理,并在个案探讨的基础上,总结了敦煌文物流散的背景和原因。”郝春文说。

  “敦煌藏经洞发现已120多年了,敦煌文物文献被劫往国外也100多年了。百年来,国人都在期盼敦煌文物的回归。”刘进宝说,敦煌文物回归,与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存在着的文物流失和回归一样,是一个十分复杂、敏感的问题。“因此,在目前文物实物还无法回归的情况下,研究探讨敦煌文物流散的原因、背景、过程,并指出目前在世界各地的收藏情况,弄清历史的本来面目,有助于我们对现实的把握,对未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