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信出版集团董事长陈炜:
从技术接受者向生态构造者转变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27
“要从内容的搬运工变成内容的运营官,从技术的接受者变成生态的构造者,从传统电商的流量入口进入到兴趣电商的价值基座。”中信出版集团董事长陈炜近日提出了AI时代出版业变革的规划和愿景。
经过一两年的实践与讨论,业界已基本达成共识,要积极从内容生产方向内容服务方转型,构建以内容为核心的产业新生态。这一转型过程如何实现?其中需要打通哪些关键节点?新年伊始,陈炜面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的问题,给出了中信出版集团新一年的破局方案。
推出“新经济出版工程”
“AI时代,出版业新的成长逻辑在于内容与技术的双轮驱动。”陈炜表示。
2024年,中信出版集团发布了万象亿新智慧出版体系及数智化产品,并启动数智出版产业生态联盟,为集团数智化发展打下业务基座。此外,中信出版集团推出的“夸父AI”持续迭代,目前已面向17类图书出版场景构建了122个AI助理应用,涵盖了选题评估、书稿翻译、设计、营销文案、图文互生等多个场景。中信出版集团已经实现了从最初的流程数字化,到基本将人工智能嵌入业务流程。陈炜表示,新的一年,面对AI技术发展的形势,中信出版集团将以知识库构建为抓手,凭借优质内容,成为AI生态的构建者。
在内容生产端,中信出版集团将在2025年推出“新经济出版工程”,为读者理解新时代、认知新现象、把握新规律提供一份阅读指南。该项目以新发展理念为逻辑起点,以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新科技趋势、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消费新业态为有机组成部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落脚点与价值指向。“‘新经济出版工程’在强化我们传统财经出版领域优势的同时,也积极唱响中国经济的新未来。不仅如此,我们也希望通过出版人的专业精神,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方法论。”陈炜说。
打造流量运营新链路
陈炜提到,有一种观点把互联网的代际划分为:信息时代、流量时代和粉丝经济时代。在粉丝经济时代之前,出版业的发展逻辑都是单向度的传播,其核心逻辑是创作者视角;而到了粉丝经济时代,产品和渠道都越来越垂直,呈现出典型的用户视角特征。
在互联网流量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时代,出版业必须采取新的策略予以回应。对此,中信出版集团发起“超新星计划”,致力于优化内容分发模式,打造以用户为主体的分层分类传播矩阵。
据介绍,“超新星计划”指通过数据分析、内容打造和AI赋能等模式,构成流量运营的新链路,打造短时间内迅速突围的超级单品。以《DK时间线上的全球史》为例,这本在2024年2月出版的图书,却在7月迎来了爆发。爆品的出现不是偶然。2024年6月,中信出版集团团队在各平台数据后台发现“中外历史对照时间轴”热点的上升趋势,于是由数据倒推产品,从品类、内容、流量、搜索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此发掘出《DK时间线上的全球史》,并以社群为突破口,将该书做成了销售数十万册的爆品。
团队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打造流量运营新链路,首先要明确目标用户,在数据维度完成用户洞察,在用户需求和产品特点间寻找连接点。在后续的宣传推广过程中,从数据测试中脱颖而出的创意还会基于已有爆款内容不断迭代,带来更多内容层面的灵感,形成流量与内容的良性互动。
以全品类新业态展望时代
“出版机构不能只是内容的搬运工,而是要通过内容策划、选题论证、营销发行等,整合和重塑出版业务。特别是编辑要通过专业化的加工,深度挖掘内容的长效价值。”陈炜表示,除了在财经、社科等优势领域重点布局之外,2025年,中信出版集团还将进一步拓展文学、生活美学、动漫产品线,强化编辑思维,打造面向未来的内容服务新生态。
“人人都在阅读经典,人人都在创造未来经典。”据介绍,科幻文学和女性精神将成为中信出版集团今年文学产品线的重点开发领域。随着出版物轻量化、便携化的趋势显现,中信出版集团的文学板块也将在今年推出“中信文库”系列产品,打造面向新一代读者的经典之作。
在生活美学板块,中信出版集团将会围绕文明之美、中华符号、博物馆精粹、美术基石、华夏行旅、古人生活、影视艺术、美好生活等主题进行内容开发,推出《中国文明之美》《国宝藏美:台北故宫博物院珍品精粹》等新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同时继续密切关注中国本土创作者与流行文化趋势,挖掘与呈现电影幕后故事,推出《长安三万里》《雄狮少年II》等艺术设定集,探索现代生活的美学表达。
“Z世代”用户独特的消费理念与社交热情,正成为二次元内容产业实体经济的新引擎。2025年,中信出版集团动漫事业部将继续与集英社、阅文集团等版权方开展合作,原创与引进多线并行,经典与流行多点开花。值得一提的是,《黑神话:悟空》官方授权衍生图书《影神图》计划今年一季度发售,中信出版集团也将在IP周边及衍生品领域持续发力。
“出版业作为一个跨越千年的传统行业,势必向新而生。”陈炜说,中信出版集团将始终坚持以优质内容陪伴时代、回应时代、展望时代,以内容共生迎接出版业的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