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究竟带给我什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24
很多人因为我讲苏东坡开始认识我,而我们认识苏东坡,大多从语文课本里的“背诵全文”开始。
在学生时代,苏东坡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似乎就是这几个关键词:豪放派、豁达、乐天。他好像无形中成了治愈我们生活的一颗解药,以至于世间流传一句话——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解读苏东坡,其实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他太有名,太有魅力,古往今来,解读他的人也太多,其中不乏许多大家。珠玉在前,要写出新意,实在很难。
首先,要浸润在他的时代里。需要一点一点观察、理解、适应那个时代,要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政治面貌,看到在他之前出现的那些耀眼的星星,看到那个时代的人间烟火,是如何承托起他的生活的。
然后,要进入他的家族,看见他的祖上如何来到眉山这片土地,他的家风又是怎么代代传承下来的,他生长在什么样的原生家庭里,他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什么希望……
你看着一个恃才傲物的年轻人是怎么一点点在职场上成长起来的,又是如何跌入命运的低谷,直至绝境的。当你和他一同掉进那个生命的深渊,暗无天日中不知希望在何处的时候,你才明白,“豁达”二字,真的没有这么好写。
他真的没有这么完美。但,他很真实。
正是因为他怕死,所以即便走到绝路,他也要找个活法,让自己苟延残喘,直到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
正是因为他不是事业狂,有太多的兴趣爱好,所以你看到他的生命仿佛是开在花丛里的,到处都有风景,到处都是色彩;
正是因为他喜爱学问却又不想被学问束缚,所以他从来都不是严谨的治学者,而活成了一个集大成者……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解读他,就更难。
我希望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苏东坡,于是把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关于他的书全都买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几乎全身心沉浸在“苏东坡”这三个字里……
然而,即便如此,我发现,我依然无法全然了解苏东坡。
我们只能做到无限接近,却永远都无法真实抵达。
于是,在动笔写这本书之前,我做了一个决定:放弃客观视角——事实上,我们也无法秉持全然客观的视角——这不是一本《苏东坡传》,更不是一本研究苏东坡的学术论著,这仅仅是我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在生活中庸庸碌碌、磕磕绊绊的人,一个也曾遇到过迷茫和低谷的人,带着对命运无限的疑问和追寻,穿越千年和他的对话。
此刻的他,是一位历尽沧桑的朋友,是一个真实坦荡的灵魂。他虽已无言,但他的作品、他的语言、他的经历,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他对生命的解答。
而我也终于明白,真实的苏东坡是什么样的,不一定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立了一个参考系,让我们得以照见自己。
重要的是当我们在人生路口遇见关卡的时候,仿佛能听见一个遥远的笑声从千年前传来,告诉我们:人,可以这样活。
(本文有删减)
《人生得遇苏东坡》
意公子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25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