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少儿出版社邀专家探讨自然文学作品创作与出版

优秀的自然文学为生命成长存储能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22

  本报讯 (记者孙海悦)自然文学在儿童教育与成长中有哪些独特价值?优秀的自然文学具备哪些特点?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自然文学作品对谈活动日前在京举办。专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然文学如何打动孩子的心灵、建立起孩子与自然的连接,从而让他们更加亲近自然、感知自然、认识生命。

  2024年12月23日,小学生整本书公益阅读活动“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发布《2025年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给孩子的昆虫集》《大自然里的故事·草尖上的老鼠》等书入选。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理事长王金重分享了《2025年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的评审标准和考量方向。他表示,真善美是优秀的自然文学作品所具备的关键要素,凡是真的就能打动人,凡是美的都能吸引人。《给孩子的昆虫集》《大自然里的故事·草尖上的老鼠》两种书之所以能够从众多参评图书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寒假书目”,正因为其具备真善美的精神特质,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意志力。前者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自然之美的意境,后者则在内容与形式上运用成熟,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儿童文学作家巩孺萍分享了自己创作《给孩子的昆虫集》的初衷与独特经验。她认为,好的诗歌即便没有外在的韵律,也会有内在的节奏感。除此之外,想象力是童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包括诗歌在内的自然文学给人以慢下来、静下来、蹲下来的机会。在自然文学的引领下,孩子能够学会从身边寻找美、寻找自然,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

  “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导师耿玉苗认为,好的自然文学作品是引领孩子们亲近自然、勇敢向前走的光,为生命成长存储源源不断的能量。她为孩子们阅读自然文学提供了3个方法:出声朗读、在阅读优质作品的过程中领悟创作技巧以及在大自然里阅读自然文学。家长如何选择优质的自然文学作品?耿玉苗建议要“四有”,即有趣、有料、有文采、有启发。她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会到课本不是世界,世界才是课本,领会风景不在远处,身边就是美丽的道理。

  据介绍,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自然文学板块以引进版“世界自然文学大师作品·美绘本”为起点不断生发,逐步形成引进、原创两个大方向的图书品牌,以绘本、长篇小说、散文、诗歌多形态呈现大自然的丰饶和美好。今后,该社将进一步拓展自然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为少年儿童带来更为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