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新闻推出“亚冬会小科普”专栏

当“尔滨”遇上亚冬会 科普短视频显身手

作者:本报记者 朱子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21

  备受期待的又一场体育盛会——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2月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幕。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本届亚冬会共设置6个大项、11个分项、64个小项,有31%的小项是首次成为亚冬会比赛项目。亚洲目光正聚焦冰城,为了全过程、多角度展现这场冰雪盛宴,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龙头新闻客户端特别开设了亚冬会专栏。其中“亚冬会小科普”以轻量化、创意性的短视频及时“解渴”,生动形象又不失知识性地解读亚冬会知识,成为体育盛会报道中的一股小清新,获得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持续追更。

  当“尔滨”遇上亚冬会,科普短视频如何显身手?“亚冬会小科普”提供了一些思考方向。

  “小知识”也是热话题

  在亚冬会这样一场令人瞩目的新闻事件中,各种专业化、程序化的大型报道层出不穷。要在一众强手中能够露面,吸引用户注意力,角度更聚焦不失为一种另辟蹊径。“亚冬会小科普”以科普亚冬会为切入点,轻松解读,权威发布,引导观众深入了解这场体育盛会的“前世今生”。

  轻量化、易传播、知识含量高是该栏目一大显著特征。在1—2分钟的时长内,“小知识”在视频中密集地持续输出,既有历史传承也有当下发展,内容生动活泼,讲述节奏紧凑,趣味传播亚冬文化,凝聚亚冬力量。

  纵观专栏已发内容,每个视频都十分抓人眼球。《亚冬会是个什么会?》《细说历届亚冬会吉祥物》《吉祥物“滨滨”“妮妮”原型是这样选出的》《第九届亚冬会的“翠影紫梦”色彩系统有什么含义》……一些“小知识”也能成为热话题,以新颖化、多元化的视角,让科普短视频更有料。

  比如,在《回顾第六届长春亚冬会 中国运动员的高光时刻》这一期中,仅仅44秒的短视频,将观察视角纵深延长,创意整合梳理相关信息,既回顾了过往成绩,又提前烘托了赛事氛围,得到网友的关注。又如《亚冬会倒计时200天 限量版纪念徽章为什么这样设计?》,“纪念徽章巧妙融入松花江大桥的标志性纹路,充满力量感,象征着哈尔滨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为大众提供了多元信息,在有限的体量内将知识讲透彻,以有用、有趣、权威打造了科普短视频的生产新样态。

  科普让公众围观才有意义

  “大家好!我是龙头新闻3D数字人‘北极雪’,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亚冬会……”北极雪的亮相,为“亚冬会小科普”增加了一抹亮色。每期视频中,“北极雪”充当主持人,外形逼真,充满科技感与新鲜感,穿针引线地介绍相关小知识。这样一种创新形式,能够有效引导观众沉浸式观看节目。

  亚冬会吉祥物表情包和壁纸正式上线后,“亚冬会小科普”及时推出《“亚冬会表情包”用起来》,“北极雪”现身科普:获得亚冬会表情包总共分几步?如何下载到手机中?如何使用“滨滨”“妮妮”的动态表情?看似是一个个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大众非常关心的实用内容。其中,吉祥物官方表情包不仅涵盖了问候、情绪等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情景,还生动表现了冬季运动比赛项目的神韵。不少网友观看视频后表示:“长知识了,用上表情包必定会成为‘尔滨最靓的仔’!”

  此外,栏目还特别贴心地为刚刚接触冰雪运动的观众开设了“小白看亚冬”,科普冰球、速度滑冰等比赛项目……选题见微知著,表达深入浅出,为受众搭建系统化、专业性的亚冬会知识网络,同时提升了冰雪盛宴的吸引力。

  当然,科普让公众围观才更有意义。作为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冰雪盛会,哈尔滨亚冬会吸引了全亚洲冰雪运动爱好者的目光,也是推动冰雪经济走向大众的重要引擎。亚冬会的科普传播小试牛刀,为冰雪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传播路径。但在扩大传播范围、提升创意含量、以互动增强公众参与等方面,“亚冬会小科普”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毕竟如果不能让更多人看到,科普就失去了意义,也期待体育盛会科普的赛道能够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