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书写巴金人生际遇与文学创作历程

纪录片《巴金》再现文坛巨匠精神世界

作者:本报记者 孙海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21

  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人物纪录片《巴金》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业界人士从主题思想、艺术创新、现实价值等角度对该片进行分析点评,认为该片从多维度书写文坛巨匠巴金真实立体的形象,反映知识分子对理想与良心的坚守。该片近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发掘雄阔深厚文化内涵

  《巴金》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吉林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吉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创作团队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与纪实素材,真实客观地展示了巴金先生的儿时过往、求学经历、爱情婚姻、创作道路等人生轨迹,凸显其文学成就、人格高度、道德魅力、爱国情操,向观众讲述了巴金先生的辉煌人生。该片于去年10月获得第3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纪录片大奖。

  “这部作品在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播出,是对中国文学巨匠的致敬,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意义。”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闫少非表示,该片深刻展现了巴金直面内心与时代的坦诚、对真理与人性的执着追求,用交叉式的结构构建了巴金的生命全景,有层次、有章法、有节奏地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范宗钗认为,《巴金》生动再现了巴金先生的精神世界,更深刻展现了巴金先生所处时代的历史脉络与文化氛围。片中对时代背景的深度呈现,让观众既见巴金又见历史。

  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看来,该片的成功在于以雄阔的视野和跨文学的大历史观,重构巴金人生际遇和文学创作历程,着力发掘其中更加雄阔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传递思想深度社会担当

  拍摄《巴金》是一场文化苦旅,也是创作团队对巴金精神的追寻与致敬。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主任、纪录片《巴金》总导演王俊杰表示,主创团队力求真实还原巴金的生活轨迹与人格魅力,从平凡中揭示伟大,通过影像传递他的思想深度与社会担当,为观众提供对时代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与启迪。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该片对巴金传声写貌、树碑立传,其容量与深度显现了创作者本身的思想品位和美学品位。

  “唯有真字见精神”,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对该片的感受。他认为,该片以“真”为核心,真实准确地呈现了巴金的一生,并传达了巴金对真理和人性的执着追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巴金研究会副会长李存光表示,该片立意高、表述新、开掘深、功夫实,不仅成功还原了真实的巴金,还通过深入挖掘其思想与文学的多维价值,彰显了创作者在把握学术研究上的深厚功力。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表示,该片是主创团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尊重艺术规律、深耕精品创作的一次成功实践,为新时代纪录片创作探索了新路径,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