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苏坚:
锚定“项目年” 开启新征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17
作为天津市属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2024年在全产业链布局上取得的成果备受瞩目。集团旗下12家出版单位每年出版超7000种图书、期刊及电子出版物,众多出版物荣获国家级奖项、入选国家级规划或获得资助。集团旗下百花文艺出版社与作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草木志》荣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更是为天津的文化事业发展增添了一抹耀眼的亮色。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苏坚。她表示,2025年对集团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项目年”建设,为实现“十四五”目标和“十五五”良好开局而努力奋进。
深耕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谈及主业发展,苏坚强调,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以冲刺“三大奖”为目标,“对标评选标准,我们精心规划各类特色选题的长期发展,在选题策划上力求精准且有前瞻性。”她介绍,在主题出版方面,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结合天津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实践,深度挖掘素材,打造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彰显天津特色的精品图书;在精品出版上,要积极筹备出版文化典籍、人文社科、科学技术,以及少儿读物等领域的精品,形成矩阵,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在产品布局优化上,要秉持“专、精、特、新”理念,注重质量提升与数量的合理增长,精准把握读者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线,推出更具针对性和竞争力的产品。
“紧跟时代步伐,发挥新媒体的力量,我们的出版物将触达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苏坚表示,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在营销模式上不断创新,搭建新媒体电商矩阵,优化自营渠道,拓展私域流量。“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集团持续开展‘新华书韵’等品牌阅读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让书香飘满天津。”苏坚说,集团还将继续承接“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项目,传播中国故事和津派文化。
项目攻坚,激发发展新动能
采访中,苏坚详细阐述了各类项目的发展规划。
在应用类项目上,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积极拓展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应用。“AI等新技术为出版业带来了新机遇,我们尝试让其赋能全线业务,提升内容创作、编辑校对、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和质量。”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加快推进天津教装集团组建,以集成创新弥补传统业务短板,也为业务拓展开辟新的方向。
在自研类项目上,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积极拓展数字出版与有声图书业务,构建版权全产业链运营体系,争取版权价值的最大化。“智慧教育、文旅融合、红色研学及游戏,这些新兴的业务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集团探索它们与出版业务的结合点,走向融合发展。”苏坚说。
在品牌类项目方面,天津出版传媒集团要做好杨柳青年画非遗传承保护发展,举办创意设计大赛,办好百花文学奖相关活动。“杨柳青年画和百花文学奖都是集团的重要文化品牌,通过这些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集团的品牌影响力。”苏坚表示。
数字融合,抢占发展新高地
苏坚表示,2025年,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将加速在数字融合和数字出版领域布局。在游戏电竞领域,旗下6家出版社凭借游戏初审资质,与上下游企业在研发、发行等多领域展开合作,深化与Unity中国公司合作,通过“千帆计划”孵化游戏产业生态。“游戏电竞产业发展迅速,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完整的游戏产业生态,为集团发展注入新活力。”苏坚说,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深化与心智互动、向日葵等公司合作,设立游戏产业发展基金,推动游戏产业发展,为集团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网络文学领域,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依托数字出版产业园的作家资源,深化与番茄小说合作,推动古籍活化与网络文学转化;智慧教育领域,集团利用新技术提升学生学习精准度,开展精准教学与课后服务。
“我们从各环节入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让集团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采访尾声,苏坚对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未来发展充满信心,“2025年,我们集团将在出版主业、项目建设、数字融合等方面努力取得新成效,为天津乃至全国的文化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