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类:

宏观微观皆涉及理论实践皆覆盖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13

  中国出版集团展台展示了多种人文社科精品力作。

  本报记者 商小舟 摄

  安徽出版展台以精品好书致敬时代。

  本报记者 隋明照 摄


  重大出版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时代阐释、关注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的人文社科类图书,宏观微观话题皆有所涉及,理论实践皆有所覆盖。


  出好书做精品 打造图书影响力


  奋进新征程,出好书、做精品,打造图书影响力,已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

  在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中华书局举办的“2025年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出版进度答读者问”活动,现场提问热烈,中华书局相关负责人针对修订本的出版进度、内容修订及各类版本等方面的问题一 一作答。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二十四史修订办)主任胡珂表示,出版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文本更准确、学术含量更高的出版精品。待全部品种出齐后,还会根据读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多种需求,开发平装本、缩印本、简体横排本、电子版本等相应产品。

  同样作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备受关注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也在本次图书订货会上发布了第二批新书,后续进度值得期待。

  推陈出新,精益求精。本次订货上,由辽海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万有文库》首批25种新书出炉。为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该文库收录的典籍采取“一典多版本”(注:每种典籍除选择一种最精善版本重点整理外,另出2至3种有代表性的经典版本)和“一版三形式”(注:每种典籍最精善版本分白文本、古注本、今注本3种形式)的方式出版。正如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所说,《新时代万有文库》对经过历史淘洗后沉淀下来的经典文本,用新的思想理念,经过具有时代性的加工、整理,为中国人继承传统文化思想打造了坚实的文本基础。

  同《万有文库》和《新世纪万有文库》相比,《新时代万有文库》是对前两种的新推进、新发展。


  名家大家出书 解读优秀传统文化


  正所谓“经典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本次图书订货会上,名家大家出书,或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解读经典,也成为一大亮点和特色。

  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追根溯源中华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的新作《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年不断裂》,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该书从专业的考古视角出发,以深入浅出的笔触,讲述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内在深层逻辑,引领读者探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赓续不绝的奥秘所在。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诗词中国》是人民艺术家王蒙解读、鉴赏古典诗词的大成之作,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本次图书订货会举办的新书发布会上,王蒙提出,研究古典文化,要注重作优化的解释,往对自己有启发性的地方解释,往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地方解释。“希望我们读诗解诗,对于感动、对于感受、对于爱有新的追求。”

  “中国诗歌艺术”是四川大学一门火了近30年的公选课。本次图书订货会上,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国诗歌艺术十五讲》一书就是源自这门课。该书作者之一、四川大学教授王红表示,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诗歌能够走进更多普通人的生活中。此外,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还推出了《唐诗鉴赏大辞典》,满足广大唐诗爱好者的阅读需求。

  《纪连海评左宗棠》《品梦粱录》《品梦华录》,《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携3部新作亮相本次图书订货会。他希望这些新书能够“成为大家了解历史、品味文化的窗口”。在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宏看来,这些书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深度解读,更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聚焦民生治理 关注科技发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枝叶总关情:金句里的民生答案》,关注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问题,如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老百姓的“钱袋子”如何鼓起来等,以鲜活的案例和朴实的语言,把老百姓心中的困惑讲明白,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乡村振兴书系”,是农业农村部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黄承伟30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全书系统解读了我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伟大成就。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的“城乡基层治理实务”系列丛书,是面向社区工作者及广大志愿者的实务工具用书,希望为广大基层工作者和志愿者提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城乡社区发挥积极作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离不开科技助力。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第四支柱——中国存力崛起录》,记录了中国存储如何从“追赶者”成为“并跑者”,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领跑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数据为王时代下,中国存储力量的崛起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