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出版社总经理来晓平

“雅韵清风”,让文物真正“活起来”“用起来”

作者:本报记者 黄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9


  年销售6.6万册,图书销售码洋超2000万元,这是西泠印社出版社“雅韵清风”品牌图书2024年的成绩。西泠印社出版社是一家美术类出版社,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印社宗旨。过去一年,对“雅韵清风”的品牌运营是西泠印社出版社总经理来晓平的重要工作之一。来晓平向记者介绍:“品牌的重点在于传承、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理论、艺术普及、书法篆刻、绘画等相关品类,目的是更好地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读者需要。”


  有鱼有渔,深耕小而美小而精赛道


  高端美术类图书市场,受到瞩目的多为基金项目、全集、大系等大部头图书,这些图书产品,更多将受众定位在收藏和研究机构。在零售图书市场,百元至千元价格区间,印刷精良,趋近艺术品原作,呈现“原貌”的图书产品,在专业读者群中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于是,“雅韵清风”品牌应运而生。

  “我们出版社带有一个‘印’字,一定要和篆刻结缘,要符合自己的专业定位,深耕这个小而美、小而精的赛道。”来晓平认为,打造“雅韵清风”品牌,让文博机构收藏的碑帖、画册、印章印谱走近普通书法、绘画、篆刻爱好者,这是“有鱼有渔”之举,不仅通过精品出版物去挖掘、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让文物“活起来”,更激发大众对金石篆刻、书法美术的兴趣和喜爱,自觉成为文化传承传播者,真正让文物“用起来”。

  “雅韵清风”品牌由“尔雅”“墨韵”“丹青”“印风”“艺趣”五个子系列组成,分别对应专业类艺术图书、书法字帖、艺术画册、篆刻类图书和艺术普及类五条图书产品线。品牌在2019年启动,引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组建了独立的编辑团队。

  关于品牌打造,在产品设计阶段,“雅韵清风”编辑团队就从多个角度着手,拟定标准,保证出版图书的质量。如“墨韵”中的“善本碑帖精华”系列,底本尽量在“最旧”“最善”“最有名”中选择;版权则从国内外顶级的文博、收藏单位或者私人藏家联系购买获得授权;印刷装帧依照“原大、原色、原貌”,效果尽量趋近原帖。既符合碑帖临摹创作属性,同时兼顾艺术收藏投资价值,极具性价比。“善本碑帖精华”系列定价普遍维持在300—600元之间,自面市以来已出版近60种,累计销售超5万册。


  原大原色原貌,力求“下真迹一等”


  出版品牌要“出圈”,出版质量是决定因素。读者对品牌的认可,源于图书产品的口碑积累。来晓平认为,只有保证选题策划、编辑校对、出版制作、印刷装帧各个环节的品质,从产品到产品线,都经得起时间考验,才能在读者心中树立起品牌形象。

  原大、原色、原貌,可以说是“雅韵清风”品牌的定位,力求“下真迹一等”。所谓“原大”,即按照原拓本大小作为出版物大小,而非一个系列的图书彼此开本大小一致,能有效避免因迁就最大的开本带来的浪费。“原色”,指在采集、调色、印刷过程,尽量与原拓本做比对,在色彩与气息还原上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整个系列的图书内文并没有用同一款纸张,而是根据每一个原拓本墨色、纸张、年代、品相等来选择合理的纸张与印制方式。“原貌”,除了在蝴蝶装、经折装方面遵照原拓装订方式,整个系列只要原拓有锦缎包面的,在制作过程中均根据原貌定制重织了宋锦,不仅包面依然是锦缎,还是与原拓图案纹理一样的真宋锦。

  品牌的图书也屡获国家级、省级荣誉。如《红色印记:百年百事百印》入选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黄小松辑释吉金拓本》入选2023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等。


  有效触及,品牌实现双效俱佳


  “作为专业的美术类出版社,触及有效用户十分重要。”来晓平认为,当前品牌建设大多从营销手段入手,缺乏对于营销环境的考量,美术类出版属于小而美的细分领域,有别于大多数图书品牌环境,“有效触及”是“雅韵清风”营销面临的考验。

  “雅韵清风”品牌图书多为限量、控制零售价格的图书品种。因此,在产品营销方面,出版社制定了更契合新媒体时代传播环境的营销策略,包括面对细分市场的产品线、价格体系、触达路径及营销方案。出版社搭建了完善的自营营销矩阵,传统渠道包括天猫、京东、当当、博库、文轩等;广泛利用社群、自媒体渠道,如抖音、B站、小红书等,重视领域内意见领袖的力量;同时强调专业类自媒体,如展玩、敦堂、止观书局、布衣书局等,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产品营销矩阵。不仅如此,出版社还组建了自己的直播团队,在抖音、视频号都有官方直播间,平均每天直播4小时,邀请出版社编辑或者书法绘画及篆刻界的名家大拿走进直播间,与观众互动,为图书引流。

  回顾2024年,“雅韵清风”品牌的成绩亮眼。展望2025年,来晓平表示:“我们希望‘雅韵清风’能够超越具体的图书品牌,通过它向艺术爱好者传达‘西泠’的文化追求、价值理念,更为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