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卫视《戏宇宙》第三季:

创新探索“文旅+地方戏+城市名片”的三重融合之路

作者:裴晓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2-25

  山东卫视《戏宇宙·文旅季》节目剧照。 山东卫视 供图


  近年来,主流媒体纷纷立足时代语境、密切关注文化传统,持续推出一大批文化IP节目,不断为国人带来一道道屏幕上的文化大餐和精神补给。而深耕文化内容品牌的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卫视推出的戏曲文化创演节目《戏宇宙》第三季,另辟蹊径开创了“文旅季”,秉承“弘扬戏曲文化、传播中华之美”的创作初心,以“跟着戏曲去旅行”为创作理念,首次走出演播室来到户外采风,依托“戏曲+文旅”的“双文”节目模式,每期聚焦一个地方剧种,以最大努力实现了文旅和戏曲的双向奔赴与互相加持。


  顺势而为与主动创新,文化IP自觉拓展生命力


  《戏宇宙》第三季既保留了成熟的文化精品可视感,同时还实现了颇为明显的精细化落地和成熟化实操,主要体现在3个维度的创新。

  第一,从创新模式而言,采取有效叠加“模式眼”,将大热文旅巧妙嵌入其中。回顾本季7期节目,由王珮瑜、于毅担任推荐人,邀请多位明星嘉宾担任创演人,并由地方剧种的戏曲演员担任助演人。节目通过实地探访广东潮剧+英歌舞、江西赣剧、贵州安顺地戏、福建芗剧、山西晋剧、浙江婺剧以及山东五音戏7个地方剧种,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当地文化,探寻地方剧种的成长、发展和传承,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戏曲之美。

  第二,从破题逻辑而言,对准地方特色剧种,大主题小落地,实现文化IP节目的有效创新。纵观本季节目,作为一档戏曲主题节目,不再聚焦八大剧种的“泛主题”,转而瞄准地方特色剧种的“垂命题”,从广东潮剧、英歌舞到江西赣剧,再到贵州安顺地戏、福建芗剧、山西晋剧、浙江婺剧,以及回归到山东本地的特色剧种五音戏等,不难发现,主创团队借力打力、以小博大,让自身小众的内容做得有新意且出圈,特别是引发年轻人的喜爱与关注。

  第三,在叙事节奏上,采取的是双线平行推进的方式,且单期节目涵盖超高信息量。纵观《戏宇宙》第三季,最直接的创新变化在于从演播室走向了更为广阔的户外,通过采风的方式带领观众深度体验和感知戏曲文化和当地文旅,节目也就天然地形成了双叙事线,一条是探访地方戏曲的采风路线,当然也是主叙事线,另一条则是穿插其中的文旅主题拓展线,平衡叙事节奏,以及提升单期节目的信息量,让观众可以在近一个小时的节目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每期节目最后的当地实景表演大秀,更是将节目推向高潮。创演嘉宾吴樾领衔潮剧演员和当地男女英歌队演员共同演绎热血震撼的《天地英潮》,让人印象深刻。在江西赣剧节目中,创演秀以抚州已有的大型实景演出场地为基础,融合声、光、电等全息数字影像技术,再现了《临川四梦》中的亭、台、楼、阁等梦幻景致。福建芗剧创演大秀《身骑白马》在土楼内完成,节目组在承载厚重历史的土楼里重新打造酷炫舞台,张淇极富感染力的演唱,绚丽灯光的科技时尚感与土楼建筑极强的故事感和叙述感相融合,将大家快速拉到了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中,使人沉醉其中。


  人、故事、文化传承,好节目的特点是引发情感共鸣


  《戏宇宙》第三季通过一个个真实且质朴的普通人和他们的感人励志故事,让观众真切地体会到戏曲的魅力和文化传承的真谛,也让大众对地方戏曲演员产生了更真实、更鲜活的认知。

  主创团队用心深挖基层院团代表人物的真实故事,收获了不少年轻观众的认可和赞许。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福建丰归芗剧团团长蔡冬梅,默默无闻地演了20多年提线木偶戏,甚至演到手指无法合并,其间开过出租车、挖过海蛎子、当过售票员,直到一条短视频的走红,才让这门传统戏曲抓住了年轻人的视线,重新焕发生机,目前丰归芗剧团一年可以下乡演出330多场。

  另外,“晋剧第一女须生”谢涛的故事也让不少观众为之动容。她自己为晋剧发展鞠躬尽瘁,从艺四十余载,如今年近六旬依然坚持在舞台上。同时,为了让晋剧薪火相传,她不辞辛苦带着108位山区戏校孩子来到太原学戏,让这些年轻孩子获得更好更专业的培养,也让晋剧这个地方剧种可以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

  节目选取更多生动有趣的普通人以及他们的烟火生活,不断丰富内容的立体感,让节目引人思考。诸如徒手攀爬108米悬崖的中国“女蜘蛛人”,不仅展现出劳动人民的质朴勤劳与坚韧不拔,也让大众了解到“徒手攀爬”的历史演变,其始于古老的丧葬,之后慢慢成为苗族人的谋生手段,现在则衍生成一种赋能旅游的表演项目。而节目推出的“月薪十万也不敢干的职业”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主榜,网友纷纷对苗族“女蜘蛛人”和神秘安顺产生浓厚兴趣,想要亲临游览。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认知和喜爱上地方戏曲,导演团队在创作中挖掘出很多更能贴近年轻人的话题故事,有效引发了网络年轻用户的共鸣、关注和传播。诸如山西晋剧“嗨嗨腔”,中国喜剧梅花奖获得者、晋剧名家郑芳芳断音不断气,一口气连唱32个“嗨”,被网友直呼:“太牛了!听到最后已经感觉要缺氧啦!”

  此外,《戏宇宙》第三季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新表达,为戏曲文化注入了年轻化、潮流化元素,让戏曲文化更显青春活力。首期节目中,潮剧演员和当地男女英歌队演员共同演绎《天地英潮》,在最大民国建筑群中,巨型龙王机甲炸街出场,尽显国潮浪漫;在剧情叙事和人物角色展示部分,采用AIGC、3D运镜、AE抠像等后期技术,带来耳目一新的丝滑变装视觉体验。


  实施文化IP“走出去”战略,探索城市文旅定制模式创新之路


  众所周知,一个创意的产生绝不仅是突发的灵感闪现,而是各种社会因素的集合,所以内容创新的背后往往都与社会热点有着更为深刻的关联。特别是近些年城市文旅发展迅速,频频出圈,同时大家也都在积极探索城市文旅下一步应如何走。

  以山东广播电视台为例,将文旅主题深度嫁接到优质内容创作之中,探索出一套专属于自身的独特打法。

  一方面,积极实施文化IP“走出去”战略,其中以《戏宇宙》第三季的新尝试为代表,从南至北,一地一戏,潮剧、芗剧、安顺地戏、赣剧、婺剧、晋剧、五音戏,其不单单是从棚内走到户外,而是将“戏曲+文旅”精心融合到节目内容之中,既实现了节目IP的创新升级,更重要的是将广电文化IP与城市文旅进行恰如其分的关联,从而形成强强联合的“双向赋能”。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积极“迎进来”,与广电平台积极联合、双向奔赴。节目在录制以及播出过程中也获得了当地文旅部门的大力支持,其中贵州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剪艳罗加、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勇琦等,还热心主动参与了当期节目的录制和宣传。

  基于今年山西文旅大热的契机,节目及时推出山西晋剧专场,不仅让观众了解相关戏曲内容,同时还巧妙将山西文旅内容嵌入其中,诸如大众熟知的山西面食、王家大院、平遥城隍庙等当地特色,同时通过节目让大众了解到钱庄博物馆、太原植物园、晋剧艺术研究院等新网红打卡地。

  山东广播电视台注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将文化自信有效地融入“大众喜爱的电视语言”,近些年也持续创新推出多档系列文化IP节目,如《戏宇宙》《超级语文课》《馆长来了》《黄河文化大会》《行进中国》《国学小名士》等。

  “跟着戏曲去旅行,一地一戏赏不停”,《戏宇宙》第三季带领观众沉浸式探访不同地域的风情,近距离触摸地方戏曲文化土壤,也用创意成就了戏曲节目新语态,更是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潜移默化地传递出中国气派和文化自信,同时不断彰显出中国电视的创造力,形成创新驱动、形象再塑、内生增长、高端引领的长远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