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诗词文书画俱臻一流,一生坎坷而一路“高歌”。900多年后,人们仍乐于循着他的足迹,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彩。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刚评价说:
阅读苏轼,他决不辜负今天的读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2-19
12月11日,四川眉山市三苏祠博物馆,首届“东坡曰”文化思享会开场。也是在三苏祠,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的“东坡大家讲”,2023年3月至今邀来国内外20余位苏学专家做客。
12月8日,海南儋州市东坡书院,第二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第十四届东坡文化节开幕,《海南日报》为大会推出的特刊,亲切介绍这位文化“男神”“顶流”。
9月,央视频首部原创微短剧《东坡先生赶考记》上线,圈粉一众“00后”网友。
90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依然这样爱东坡,缘何与他深深共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他是怎样的坐标?《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日前对话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朱刚。他30余年潜心研究宋代文学,近年来出版了《阅读苏轼》《苏轼十讲》《苏轼苏辙研究》及《苏轼评传》(与导师王水照合著)等专著。采访中,他从学者、讲授者、普及者的视野,慢慢翻开这位文化巨匠。
传统文化的全才表达者
诗称“李杜苏黄”,为唐宋诗的最高代表;词开豪放一派,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文入“唐宋八大家”,与唐代韩愈并称“韩潮苏海”;书法为宋朝行书四大家之一;绘画属北宋“文湖州竹派”,且是文人画理论的开山。
在诗、词、文、书、画各种体裁上,苏轼俱臻一流乃至顶尖水准。
“他涉及领域之广,确实令人惊叹。即便跟同样以‘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欧阳修、王安石,或者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相比,苏轼的‘全才’程度也是突出而罕见的。”朱刚分析,苏轼生活的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成熟时期,而印刷术的普及,使他的著述获得流传,其文化遗产基本上全部保留至今。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阅读苏轼就能掌握传统文化的梗概。”朱刚阐释道,当我们把宋代看作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熟期,那也就可以说,这种文化的方方面面几乎全部教养塑造出一位全才的表达者,在我们考察优秀传统文化时,他无疑是难得的阅读对象。
阅读传统文化,人们在心灵深处渴望双向奔赴。
“苏轼决不辜负他的读者。他喜欢思考、喜欢表达,所谓‘不吐不快’,把心里想的都诉诸笔端。”朱刚谈道,无论你想探究有关他的什么问题,大致都能在他的文字里找到自我表述。这是苏轼广受人们喜爱的又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惊人的创造力,他也把创造的内在秘密公诸于众。
今天的时代,呼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苏轼作为一位全才的代言人,收获的拥趸也越来越多。从他留下的千古名篇,到他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这部“大书”吸引人们品读,“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风景闯进人们眼中。
当代人的心灵工程师
东至山东蓬莱,西至四川眉山,北至河北定县,南至海南儋州,苏轼自己都说“身行万里半天下”。无论处境如何,他总能对山水、人情给予真情的表达。
一生宦海沉浮,数度遭到贬谪,尽管人世间有许多不平,给他很多打击、伤害,他依然深爱人间,为人世的生活唱出衷心的赞歌。
“苏轼是中国人的心灵工程师。”朱刚这样评价。
熟悉苏轼生平的读者知道,他一生最大的转折点是44岁遭遇“乌台诗案”。朱刚在《阅读苏轼》一书中写道,中国诗人与出版业的第一次携手,就给苏轼招来了一场牢狱之灾。
“诗案”的本源是宋神宗时期的新旧党争,导火线却是广为传播的《苏子瞻学士钱塘集》。正值雕版印刷术发明不久,苏轼一到任杭州通判,杭州的出版商就开始考虑出版他的作品集。不久之后,书市上便出现了《苏子瞻学士钱塘集》,苏轼在诗文创作中寓含的反对“新法”之意不胫而走。
苏轼由徐州移知湖州时,这本书的增订版《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被御史台长官李定当作苏轼诗语讥讽朝廷、指责皇帝的罪证。历经130天,“诗案”以宽大处理告终,苏轼出狱后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他在这里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不朽词作。
“苏轼确实善处逆境,这毫无疑问构成其影响力的重要方面,因为人生总会遇到逆境,而此时苏轼的方法可以借鉴。”在朱刚眼中,苏轼能借鉴的地方不限于逆境,这跟苏轼文学在内容上的一个特色相关,王水照先生称之为“人生思考”,就是随时随处、终生延绵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人生。
“由于经历复杂,这种人生思考的内容就非常丰富,而读者也容易在人生观的层面被他触动、受他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叫他‘心灵工程师’。”朱刚说。
“人生思考不是简单说教,具体来说,其实经常是充满矛盾的。有热烈的家国情怀,也有超越尘世的向往;有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也有无奈放弃的想法……重要的是,那都是真实心声。一部苏轼诗集读下来,心路历程很清楚。”他补充说,现在我们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需要哪些、不需要哪些,完全可以由今天的读者来选择,但苏轼人生思考本身的丰富性,吸引了不同时代的读者。
比如,出自《记承天寺夜游》的“怀民亦未寝”成为网络热梗,这同样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所作。一种叫“怀民亦未寝”的友情被网友们呼唤,关于古诗词和流行语的讨论,也吸引多种声音。
苏轼“夜游”,读者“夜读”。近日,央视新闻《夜读》栏目推送了《人生最洒脱的境界: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这位“心灵工程师”当得名副其实。
学术创新不会“山穷水尽”
“文学本身就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必备内容。苏轼是一位文化巨人,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文学成就,足以占据文学史的相当篇幅。”朱刚欣慰的是,苏轼的一些名篇成为中国孩子的基础教养。
1987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97年获博士学位,朱刚与宋代文学结缘三十余载。他向记者谈道,作为高校教师,要从事科研、撰写论文,到了一定的量,就编成《苏轼苏辙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这是论文集;同时要讲课,多年的讲义积累成《苏轼十讲》(上海三联书店),这是较为通俗的讲稿。他也曾接受邀约,为中学生及相应水平的读者写了更具普及性的《阅读苏轼》(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学术性和普及性上,这几本书构成三个阶梯。朱刚认为,如果说这几本书的出版总的来说还比较成功,其中的关键是学术上的创新。
“研究苏轼多年,确实有一些独到的心得,掌握了一些前人不太了解的东西。无论表述成学术论文还是通俗读物,这些内容都是重点,也是一名作者最希望呈送给读者的礼物。”他说。
在复旦校园,除了研究生专业教学,朱刚还为本科生开设了“苏轼精读”等课程,选修的学生不限于中文系,经常有许多理科生来听课。走出校园,他做客“东坡大家讲”等面向大众、通过线上直播的讲座,深入浅出地分享研究心得。
研究和思考越是深入,朱刚越感到现代学人的知识结构跟宋人有很大差别,“苏轼的‘全面发展’,给研究者带来许多困难,实际上,我们难以全方位地追踪他在诸多领域达到的境界。”
“我自己的感受是,整个研究过程,就好像始终跟在一个能力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人后面跑,经常望洋兴叹。所以,我从不认为苏轼研究会到达山穷水尽、难于开拓的程度。”朱刚认为,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古籍数字化、电子化的进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会越来越便利,有关苏学文献研究上的成果会更加显著。
“研究学术、传授知识、服务社会,本来就是我这个职业应做的工作。”朱刚希望,在学术上能继续开拓创新,讲课能受学生欢迎,写书能满足读者需要。“我要朝这几个方向去努力,这样自然就能起到一个学者对于社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