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版权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

作者:本报记者 赵新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2-05

  “今年前10个月,‘总对总’合作单位在法院调解平台自行接收的案件69455件,同比增长了106.75%,意味着将近7万件纠纷被行业专业性调解组织这道防线化解在诉讼之前,实现了纠纷从‘解决得了’向‘解决得好’转变。”

  11月29日,在第八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的配套“版权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专题研讨上,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张新庆在发言中提到的这一数据,生动呈现了版权领域“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下,纠纷多元化解的效能持续释放。

  灵活应用非诉调解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随着信息传播形式的丰富和全社会版权保护意识的提升,著作权纠纷案件,特别是涉网著作权案件数量也在持续上升,迫切需要利用非诉调解等多种手段有效化解纠纷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这就要求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

  今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总对总”座谈会,中宣部等15家单位围绕将“枫桥经验”纪念大会、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调解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推动“总对总”工作取得实效和下一步建议进行深入研讨。今年4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重要指示精神,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中央宣传部(国家版权局)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版权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通知》,共同建立健全版权纠纷诉源治理和多元化解新模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国版权协会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江苏省、广东省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和地区,进行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工作。

  各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北京市作为试点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总对总’机制工作要求,认真梳理版权纠纷调解工作基础,创新探索对接路径,全面提升版权纠纷调解工作成效。”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翟德罡提到,北京市版权纠纷调解工作从2012年开展至今,立足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服务自贸区建设,逐步奠定了良好工作基础。从每年调处案件几十件上升到万余件,形成了汇聚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专调解等各类调解形式为一体的多元调解模式。特别是在开展“总对总”试点工作后,持续加大力度,深化对接,加强协调,推动版权纠纷多元调解机制更加完善。

  据了解,北京市版权局指导市出版版权协会下设的调解中心与各级法院积极对接,与北京互联网法院于2020年建立全国首个行政与司法联合打造的“诉非云联”机制,发挥调解平台作用。在该机制下,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又于2023年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打造“朝知云调解平台”,进一步扩大“诉非云联”机制的应用场景。此外,北京市版权局加强部门间协同治理,将版权纠纷多元调解纳入市级版权保护行政司法协同治理机制任务清单。今年以来,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受理版权纠纷案件17506件,调解完结率60.8%,和解金额共计3亿元。

  作为版权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首批试点单位,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坚持学术引领,以版权纠纷专业调解为课题进行研究,提供学理的支撑。深化版权实务,以版权纠纷专业调解机制调查研究,开展实践探索。加强社会服务,以版权纠纷专业调解协调联动推进诉源治理。

  此外,版权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首批多家试点单位都开展了有益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强化跨域案件快速处理

  会议当天,首批版权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试点地区任务实施主体共同发起建立“总对总”机制跨区域版权纠纷调解工作联盟。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天津市版权协会、河北省版权协会、江苏省版权协会、广东省版权保护联合会、安徽省版权保护协会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总对总”机制跨区域版权纠纷调解工作联盟负责人、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理事长王野霏介绍,成立工作联盟的目的是更好贯彻“两办”文件精神、推动“总对总”机制跨地区协作、加强试点工作的沟通协调和工作交流、做好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参谋助手。联盟将按照中宣部版权管理局的部署,协同推动落实版权多元解纷及在线诉调工作,强化跨域案件和纠纷快速处理,致力于形成一个覆盖全国重点地区、贯通多元调解关键环节的版权保护网络,为创作者提供安全、公平的创作环境,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对总”机制跨区域版权纠纷调解工作联盟成立后随即发出倡议:整合版权调解资源,以现有工作基础为基础搭建全国性版权领域纠纷调解平台,以各省(市)版权保护协会为纽带,面向国内外权利主体及版权使用方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内容;按照“两办”文件要求,建立会商研判机制,建立工作交流和信息通报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助力推动版权领域诉源治理走实走深;突出重点、形成合力,紧紧围绕行政机关的治理重点、司法审判机关的投诉热点和权利人维权难点开展工作,统一方向、统一标准、统一步调、统一宣传,区域协同形成合力。在“总对总”机制试点任务落实中,发挥案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调解普及法律知识、促进建立合理规范的市场秩序、惩戒恶意侵权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版权纠纷多元调解机制是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版权纠纷调解不仅是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的有益补充,更是提升版权治理能力与营商环境的有效途径。北京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同时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将可复制的平台建设经验推广至其他成员单位,以推动版权纠纷多元调解机制更加完善。”王野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