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时代数字文化产业应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29
近年来,数字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新时代数字文化产业以科技为技术工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基础,成为新质生产力和文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当下,数字文化产业应通过不断完善自身产业生态链、文化叙事为商业赋能、加速推进国际化布局等方式,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完善产业生态链,加快推进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的数字文化产业生态链是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数字基石”。数字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完善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创新、内容生产、市场发展、政策支持等多个领域,要从文化生产、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加快数字文化产业生态链建设,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实现文化领域与生产领域的沟通合作。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要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继续推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研发和应用,特别是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观光、教育、娱乐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要优化数字文化生产要素配置,以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明积淀为基础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库、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做好文化产业的“新基建”,促进文化资源的提取与流通,提升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水平。要完善数字文化产业链条,形成协调发展的数字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脉络,推动文化产业上下游融合,如文旅、文创等新模式。同时,积极推进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建设,鼓励数字文化产业向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集聚,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公园、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发展相衔接。
文化叙事为商业赋能,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相统一。文化是数字文化产业的内核,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是数字文化产业的突出特点,推动产品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良性循环,实现文化叙事为商业赋能,打造更多拥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以文化与商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溢价。同时,数字文化产业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渠道,担负着孕育和润泽创新文化的重任,成为文化及其价值创新的源泉、时代文化的引领。随着文化消费的形式和体验不断升级,数字文化产业创造的文化产品必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成功的数字文化产业必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相统一,将文化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走向全球市场的过程中实现消费变现。在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时,要深入研究和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文化资源,提取有价值的元素和故事,打造数字文化原创IP,催生高质量且能够传递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的数字文化产品,抢占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先进科技手段相结合,创造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新颖独特的体验,并赋予产品更高的附加值。要了解消费者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消费习惯,与目标受众建立情感连接,构建文化认同,并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渠道来推广,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好感度,逐渐打造出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创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要做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催生的新商业模式,如数字版权交易平台、文化众包创作模式等,做好产业融合与跨界合作,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会。
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化布局,构建多元全球文化秩序。在全球数字文化市场竞争中,占据市场份额意味着拥有更多的文化话语权。数字文化产品通过数字平台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跨越地域、语言和文化界限,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全球观众,具有天然的传播优势。数字文化产业通过输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数字游戏、动漫、音乐等产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审美观念等,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应加速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化布局,着眼于优化文化服务和完善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等,鼓励有显著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产品走出国门,深化数字文化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创新推进文化出口和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要丰富数字文化输出形式,培育文化产业科技人才,提升输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采取本地化策略和多语言支持,做到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全球网络客户端,在内容建设、发行策略等方面共同向着全球市场迈进,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推进政府、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互动,为企业提供咨询和信息支持,协助企业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境外文化、法律、市场差异问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海外年轻用户喜爱的产品,创新数字文化服务出口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数字贸易。数字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布局将助力我国在国际文化领域参与规则制定,发出中国声音,让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民族魅力和时代风采,全面提升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多元的全球文化秩序。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