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之图像》:见证中法百年间文化交流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29
本报讯 (记者孙海悦)由杭州国家版本馆、浙江教育出版集团主办的《民间之图像》新书发布会日前在杭州举行。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法建交精神并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浙江教育出版集团与杭州国家版本馆共同推出《民间之图像》。该书基于对1931版编号“8”和1926版编号“六十五”的《民间之图像》的数字化采集与对比研究,将法文原典精心译为中文,一一对应,附于书中再版,通过年画这一独特的民间美术形式,引领读者深入探索中国的民俗文化、历史故事及其深厚象征,是一本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彰显现代文明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的学术通俗读物。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程为民认为,《民间之图像》此次再版是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文明对话,它见证了百年间双方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该书收录的年画,就是岁岁年年、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集团将积极推动版本与出版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学术精品力作、文化传世之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新韵,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
杭州国家版本馆馆长、该书主编吴雪勇表示,《民间之图像》既是珍贵的图像文献,也是重要的外文版本,它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同时也为我们了解自身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此次再版是图像文献学视角下的一次版本研究实践,是推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的一次积极尝试。杭州国家版本馆将联合各方力量,共同书写文化交流互鉴的新篇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浙江教育出版集团董事长、社长周俊表示,作为数百年来中法双方努力理解彼此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民间之图像》的再版对于增进国内外人文交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集团将继续在“抽丝剥茧,深挖细掘”中探寻中华文脉,在“取长补短,互鉴融通”中增进文化共识,在“正本清源,推陈出新”中点亮文化创新,搭建起多元、深层次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翁连溪分享了该书整理、编写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表示,该书的出版充分体现了文脉的传承,弘扬了非遗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