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

系统性变革推动市级媒体迈向“因融而兴”

作者:本报记者 李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28

  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融媒体演播室(导控室)。 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 供图


  11月20日,走进第二个十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嘉兴如期举行。

  浙江省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启动重大时政新闻报道模式,一场集结13个重点采编部门,100多名采编人员的全媒联动“大兵团作战”就此拉开序幕。

  乌镇峰会期间,中心报、网、端、微、声、屏联动,各平台统一开设“共赴乌镇新十年”专栏,高质量推出《数字嘉兴1→11》等10余组系列融媒报道,累计刊播稿件1500余篇(条),发布网络话题20余个,全网累计传播量超3亿。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稿件5次亮屏央视《新闻联播》,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平台的个人账号上点赞并转发了由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嘉兴国际传播中心制作的“小镇看中国”系列创意短片的乌镇篇Water。

  这是重大时政报道模式机制下,中心各平台精准定位,实现了各类新闻产品接力互动、全面开花的结果。


  创新体制机制以提高内容生产质量


  中心成立以来,积极探索通过推进创新体制机制和新闻内容生产方式,促进高质量传播内容喷涌而出。

  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是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首要环节。在内容生产上,中心转变思维方式,统与分结合,既强调全局统筹,又注重发挥各媒体平台的特色与优势,实现优势最大化,建立并不断优化采编指挥调度机制,创新探索建立了“内容全流程、一体化生产”重大时政报道模式,打破部门界限建立融媒体战队。

  采编调度会制度,是践行统分结合原则的有益探索。“在采编调度会的牵引下,电视频道和报纸采访部门全程紧密合作,完成了多个专题片、短视频等融媒体策划,力求就同一个新闻事件做出不同属性的新闻作品,避免了重复、低端生产。”中心新闻综合频道副总监裘建锋体会颇深,跨部门合作在过去两年中越来越成熟。“内容全流程、一体化生产”已经从重大事件、重大主题报道上延伸到日常的每一次采访,产生的“化学裂变”催生出更优质的融媒体产品。

  重大时政报道模式,由中心分管领导牵头,有序组织中心的人力、传播力资源的同时,通过线下头脑风暴、线上观点互动等方式有效激发了创意能力,打造了融媒矩阵,有效提升了战斗力,产生了大量阅读量高、社会反响好的新闻产品。

  “秉承统与分结合原则,强化中心层面的统筹和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协作,打破原先各自为政的观念,构建了更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统筹体系。”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重大时政报道模式机制下,人员潜力不断被挖掘,不同属性的媒体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造势,实现了“新闻增值”。

  在融媒环境下,“分”则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中心通过组建融媒体战队、探索“揭榜挂帅”创意策划新机制,将选题策划由自上而下的单向输出,变为自下而上的多边切磋,让来自采编一线的创意充分涌动。

  体制机制创新,为内容生产带来丰硕成果。今年以来,中心通过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中国成立75周年、聚焦大运河申遗1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组织开展重大主题报道品质提升系列行动,推出“运河边的守艺人”“红船旁的改革故事”“寻找嘉兴新质生产力”等专题专栏,推出“乘着幸福101路游嘉兴——车载流动展览看统筹城乡发展20年巨变”“走向冠军之路——嘉兴企业成长观察”等大型融媒行动,彰显了这一全媒体策采编发统筹指挥调度机制的集约高效。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是新型主流媒体不变的黄金生存法则。中心以全融深融的思维主动亮剑、自信表达、明辨是非,力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舆论监督栏目《一线》、专业性时政品牌栏目《嘉一度》、记录民生实事项目的《政在为民》等,以优质内容的融合传播打响市级媒体的地域名片。

  紧紧围绕生产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作品这一目标,中心深度对接“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通过打造爆款精品打响“嘉轩”品牌,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位列浙江市级发稿量第一,“嘉轩”战队队长朱鑫获评“浙江宣传”第二届“金笔杆”。 

  去年10月,大型民生互动全媒体新闻栏目《一线》正式上线,先后聚焦文明养犬、公厕夜间“方便”、火车站“黑车”等嘉兴百姓关切的“民生小事”,70期选题持续推送稿件150多篇,每期选题传播量达10万+,真正搭建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

  系统性变革是一场以融媒改革为主要内容、“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体制机制的破后而立、移动优先战略的大力实施、先进技术的大胆应用、“新闻+”模式的坚定执行,每一项改革都是一次化茧成蝶般的自我蜕变,不断书写着嘉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壮丽篇章。


  精办优办媒体以提升传播声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全媒体时代,如何让融合传播“增量”看得见、可量化?其根本在于优质内容和全域传播的有力支撑。为此,中心聚力提升新媒体传播矩阵质效,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夯实全域传播的主阵地。

  “融合改革,首先是集中优势力量培育强势平台。市级媒体融合后,我们第一时间整合各个新闻宣传平台,构建起以‘读嘉’新闻客户端为龙头,涵盖各端口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体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一年的运营,“读嘉”用户数同比增长35%,达312万,成为嘉兴全市新闻传播的“主力战舰”,全媒体矩阵全网粉丝量超1500万。

  做优做精新媒体,实现多平台同频共振、多形态媒体协同。中心还打造了读嘉新闻、嘉兴发布、美丽嘉兴、小新说事、南湖晚报等一批优质新媒体账号,扩大本地新闻的全网传播力。例如,在金庸诞辰100周年、嘉兴统筹城乡20周年等重大主题报道中,集纳各大平台及全媒矩阵形成良好协同报道效应,全网传播量破亿。

  融媒时代如何精办优办主流舆论阵地?“持续推进节目品质建设,走好优化节目内容、发挥端口优势、提升监督能力这三步,进一步扩大品牌节目影响力,提升节目专业性和监督新闻的权威性。”中心交通经济频率总监周静总结了思路做法。据悉,赛立信媒介研究最新发布的华东地区74家电台频率的综合传播力指数显示,嘉兴交通经济频率位居第四。

  积极探索并创新发行路径,牢牢把握主流舆论宣传阵地。“报纸发行作为传统报业经营中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发行覆盖面和客群精准性对于印刷、广告等业务的营收具有直接影响。”中心发行部主任王任滔向记者强调,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必须转变思路,强化策划服务意识,充分利用传媒资源,通过文化赋能,实现多方共赢和价值创造的新模式。

  《嘉兴日报》的发行量从6.3万份升至7万份,而《南湖晚报》的发行量也接近8万份,其中“小记者”订阅量更是逆势上扬,增加了7000余份,年均订阅数稳定在约5万份的高位……两份报纸连续两年实现发行总报款和板块利润的双增长。

  “媒体”集聚出海,传播嘉兴好故事。4月26日,在嘉兴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嘉兴国际传播中心揭牌起航,首批嘉兴国际传播达人团代表成为“城市推荐官”,制定发布了国际传播工作年鉴。根据规划,该中心将由市县一体化协同推进,组建聚集多元传播资源、实体化运营的全平台矩阵,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辨识度的国际传播精品账号,目前已建立了官方和个人出海账号超500个。

  除了做大做强自有平台,嘉兴还依托一体化的内宣外宣资源,跨平台合作与资源共享,实现内容在客户端、抖音、微信等跨平台间以及中央级、省级等多层级平台间的无缝对接和高效传播,推动嘉兴元素精准出海。目前已推出《这就是我的嘉》《跟着JICC玩转乡村》《Z世代在嘉兴》等多个系列国际传播产品。

  “我们始终重视做好传统媒体端的巩固和提升,在平台互通协作的同时也注重各端口的差异化、特色化表达,同频共振推动各主题报道‘破圈’传播。”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优先已成为融合传播的首要原则,但传统媒体的专业价值和权威影响依然不可忽视。只有精办优办、巩固优势、全媒联动,才能形成五指成拳的传播态势,实现全域更强。


  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助力媒体“智慧传播”


  依靠技术创新,全力向智媒体转型升级。中心注重技术和内容深度交融,加快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成立了AI工作室。7月7日,首次推出自主打造的AI数字人主播“小小新”,就是嘉兴本地主流媒体探索AI应用的试水之作。

  在流量时代,中心以主流媒体的担当,强化技术赋能,推进新技术与内容产品深度融合。中心创新推出的《“桥”见乌镇》《乌镇10年,让世界看到这束光》等短视频,在全网实现了百万级传播。

  技术创新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更是推进系统性变革的重要着力点。随着技术赋能的不断增强,产业赛道的越拓越宽,中心凭借一支成熟的自主原创科技研发力量,技术产能的输出和变现不断得以实现。

  创新平台端价值开掘,为媒体内容的多样化和商业化探索出更多发展可能。去年,中心集中力量创新探索打造了“嘉智媒·嘉兴融媒大脑”,实现了新闻生产、内部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依托“嘉智媒”平台,建立报纸、广播、电视资源共享的数字媒资库,强化数据共享。

  强化“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定位,以流量转化加速锻造智慧型城市客户端。平均每月超10场的高频率线上活动,持续迭代的服务模块,满足用户“吃住行游购娱”等多元需求,男女老少都能找到自己的线上“社群”,以强互动带动内容传播,成为智慧城市生活和多元业态总入口。

  发掘技术产能,以技术赋能推动传媒产业多元发展。近年来,中心旗下的嘉广科技公司不断增强自主研发力量,深耕智慧停车、智慧监控、智慧医疗、融媒体中心建设等四大主营业务板块,手握公安房屋出租自主申报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等19个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实现了社会效能和经济效益的双向奔赴。该公司近年来经营收入均突破1亿元,2023年5月已从新三板基础层转入了创新层,正向着北交所上市的目标进发。


  优化人力配置以释放人才潜力


  推进媒体系统性变革,关键在人才,核心在队伍!这是一次媒体格局重塑带来的全新挑战,也正是一次重塑队伍的良机。为此,中心接连打出融合改革“组合拳”。

  积极构建人才队伍梯次,发布《人才发展规划(2024—2028)》。向内挖掘人员效能潜力,推动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员技能,持续增强人才队伍的政治素养、专业技能及创新活力。2024年全面启动业务能力大提升轮训,举办了持续3个月的AI创作+创意短视频+微短剧策划技能培训,强化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不断激活和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为了让真正优秀的人才潜心“深融”,中心构建起“双通道”人才发展体系和融媒体战队机制等人才考核体制机制,为人才发展松绑赋能,持续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与潜力。

  融合改革以来,中心启动中层干部双向竞聘,让优秀的年轻人站上“C位”,同时,建立专技人员职业发展通道,134人成功入选“双通道”专技人才。此外,组建34支融媒体战队,在确保内容生产、产品制作高质量呈现的同时,也让年轻采编人员在写作锻炼中脱颖而出。

  “‘双通道’专技人才建设策略的实施,不仅确保了技术人才的稳定性,还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活力与潜能,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中心首席摄像记者林佳感触颇深,通过清晰界定的技术人才聘用标准和待遇激励机制,各类专技人才均能在其领域内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中心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聚人才之力,筑发展之基,让创新活力喷薄而出。“截至11月20日,2024年中心获得1件中国新闻奖,4件作品入围中国新闻奖定评,50件作品获得省级政府奖(其中一等奖12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沈炳忠介绍,中心在内容生产、技术赋能、阵地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持续创新,探索建立了融媒思维贯通机制、采编指挥调度机制、内容策划创新机制、融合传播激励机制、数据分析运营机制及精品创优推进机制,从思维认识、采编调度、内容策划、融合传播、数据运营和精品创优六方面着手,共同发力、协同推进,全力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持续推动系统性变革行稳致远,续写着媒体融合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