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联动“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

全方位多视角“化”说长江

作者:本报记者 黄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26

微信截图_20241126092632.png


  一部长江文化史,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由中宣部新闻局指导,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具体协调,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沿线13个省区市的主流媒体联动,由《浙江日报》、潮新闻参与协办的“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活动日前推出了前期的报道。该专题报道通过省际媒体间的联合调研、协同策划、联动采访,使长江文化的优质内容“唱”得更响、传得更广。


  联动报道谱写“长江之曲”


  纵观专题报道目前已刊发的内容可以发现,13个省区市的主流媒体充分挖掘长江文化资源,共同参与报道,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合力。如围绕“诗歌”主题,澎湃新闻聚焦“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从上海开始,到南京、武汉、重庆,重新梳理新诗的脉络,展现新诗如何覆盖到中国的内陆,从长江汲取新的诗歌力量。《马鞍山日报》则聚焦第二届长江文化论坛,吟咏长江的诗歌文化,讲好长江文化故事。

  主流媒体之间共享文化资源,通过联合策划和协调行动,提升报道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如在“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中可以看到,潮新闻和《安徽日报》的记者共同关注芜湖铁画,惊叹“化铁为柔”的艺术之美;潮新闻与《云南日报》记者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共同拾取历史留下的每一个碎片,追溯文明发源与生长,聆听百万年历史的回响。

  不仅如此,潮新闻记者还走进湖南,关注长沙马王堆汉墓,感受西汉的“人间美好”;走进湖北,看湖北省博物馆中千年的剑影寒光和金声玉振;走进四川泸州,在国宝窖池群看一滴水如何变成佳酿……主流媒体联合行动不仅扩大了报道的覆盖范围,同时通过对长江文化的系统梳理和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民族文化自信,也进一步激发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挖掘精神内涵呈现“长江之魂”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深入挖掘长江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突出对长江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宣传阐释,体现长江文化对于中华文明孕育、传承、发展的重要贡献,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奋进伟力。

  涵盖多元领域。专题报道具体内容包括文物、非遗、诗歌、戏曲、美术、山水、美食七个领域,充分展现长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非遗方面,有西山面塑、湖北房县黄酒、贵州牙舟陶、安徽宣纸等;在文物方面,有元青花、董其昌《秋兴八景图》、迄今最早的孔子像等;在美食方面,上海的葱油拌面是烟火气里的幸福;在戏曲方面,有新版《梁祝》亮相长江文化艺术季,用中式美学吸引观众流连忘返。

  兼具深度、广度。专题报道中还有长江文化考察队的行进式调研报道,以及大型综述报道等多种报道类型,不仅介绍文化现象,还深入挖掘背后故事,更关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记者在湖北荆门,从“长江之腰”的一粒炭化稻谷,解开“中国农谷”之魂;在湖南长沙李艳刺绣艺术工作室,探讨千年湘绣“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传承之路如丝线般绚烂绵长;在湖北黄冈遗爱湖看古黄州焕发诗意新光彩,感受东坡遗风今犹在,且以诗意共远方。专题报道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信息的传递,而是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深入探讨长江文化,将深度与广度相结合,不仅具有信息价值,更具有学术价值和思考价值。


  创新融媒传播展示“长江之美”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还充分运用图文报道、短视频、创意互动等全类型呈现方式,以丰富多彩的融媒产品见证大江奔涌。

  传播形式丰富。如在聚焦南昌乃至江西的文化符号瓷板画时,文字报道生动:“以瓷器作画纸,经料笔勾勒、描绘,多次加色和高温烧制,让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画跃然‘瓷’上”;视频制作精良,解说娓娓道来,生动展现瓷板画将绘画与陶瓷工艺完美结合的魅力。在报道形式上,专题还充分运用了融媒体技术,如H5、AR、动画等,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生动形象、有创新。如在长江文化艺术季宣传片中,长江文脉在AR技术下具象化为重器文物和文化地标,让公众对长江文化可知可感。

  互动参与性强。封面新闻推出《“蜀”不尽的非遗盲盒》互动H5,是一款非遗版的拼图游戏,非遗盲盒包含川剧、成都漆艺、石雕等内容,受众能在指尖的触碰中了解和走近四川非遗。

  专题报道推出后凭借优质内容,以及让读者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也成为内容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而广受关注。例如,网友在“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关注四川宜宾桥文化后留言:“桥的文化也见证了宜宾的变迁与发展,成为城市的气质和一景。”如在瓷板画的报道后,网友留言:“看着瓷板画作品,仿佛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故事和情感”“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焕发新光彩”等等。网友的感受更加凸显出该专题报道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现实价值。随着该专题报道的深入,这将是又一个经典而又宏大的策划与报道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