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四性”高质量做好重大主题报道

作者:阳天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26

  重大主题报道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体裁,不仅是党媒不可或缺的“必答题”“规定动作”,更是彰显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的“拳头产品”。其报道的成效,直接关乎主流媒体能否“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巩固主阵地”。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要高质量地完成重大主题报道,必须精准把握政治性、系统性、创新性及指导性这四大核心要素。

  坚守政治性 确保导向正确

  重大主题报道往往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思想及重要决策部署展开,必须把政治性置于首要位置。

  强化政治意识,把握报道选题。做好重大主题报道,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这要求在选题策划阶段即注入政治考量,强化政治意识的融入,确保基调准确无误,立场坚定不移,态度鲜明有力。《广西日报》在谋划重大主题报道中,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中央和自治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到同频共振、卡点卡位,真正发挥广西主流舆论排头兵作用。

  随着平陆运河建设在今年进入关键之年,记录好、报道好这一“广西所盼桂运所系”的世纪工程,对于“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今年5月,报社组成平陆运河报道战队,集结骨干力量,由总编辑带队,深入平陆运河建设现场开展采访调研,推出长篇调研报告《平陆运河进行曲》及10篇特写报道,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在业界也引发热烈反响。

  传递权威信息,提供精神动力。重大主题报道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在于社会精神的引领。在报道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通过深入挖掘和报道,体现时代脉搏、促进社会进步、闪耀人性光辉的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提振发展信心、改善社会预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广西日报》把准吃透中央精神和自治区部署,深入调研群众的关心关切,推出“开年观经济”重大主题报道,围绕稳增长、扩内需、提质效、拼经济4个不同角度,深刻剖析广西经济韧性和活力,全面展现广西打好经济发展主动仗的生动实践。见报后,该报道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肯定,增强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强化系统性 构建全局视角

  系统性是重大主题报道深度与广度的体现。它强调报道需立足全局,敏锐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关联,构建出多维度、多层次的报道架构。

  报道结构的层次性与逻辑性对于增强报道的传播效果至关重要。重大主题报道的整体架构需融入系统性思维,从全局和长远的视角出发,全面考量报道的时效性、重要性、影响力及可行性等关键要素,还要注重篇目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强化层次性和逻辑性的设计,形成系列报道或专题报道,以此提升报道的整体连贯性和社会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深化报道主题,增强传播效果。

  今年4月,《广西日报》在头版策划推出“提振经济 他们这样干”系列重点报道。连续刊发7篇通讯,从选题策划、内容呈现到版式风格等方面系统集成,从7个百姓身边的经济故事入手,即从“一车间”看“新质生产力”,从“一条路”看西部大开发,从“一船货”看“陆海新通道”,从“一度电”看“经济新动能”,从“一条街”看“消费复苏”,从“一片园”看“产业转移”,从“一张证”看“营商环境”,由点及面,既突出重点又系统呈现,全景式呈现广西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大模样”,唱响经济“光明论”,体现了党报的政治定力,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多维度、多视角的整合与呈现是提升报道权威性的有效手段。重大主题报道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观察和呈现。在报道过程中,要巧妙整合各方面的信息与资源,灵活运用多样的报道手法与表现形式,以丰富报道内容。例如,通过文字报道、图片新闻、视频直播、互动访谈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报道;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普通群众等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和评论;充分利用图片、图表、视频等多样视觉元素,以丰富重大主题报道的呈现形式,增强报道的直观性和说服力;通过精心设计与优化排版,确保视觉元素与文字内容相辅相成,实现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效果。

  突出创新性 提升报道魅力

  创新性是重大主题报道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源泉。在当前信息同质化日益严重的环境下,创新报道形式、融合技术应用成为提升报道质量的关键。

  创新报道形式实现“锦上添花”。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形式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应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优势,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报道形式。例如,通过短视频、H5页面、VR/AR体验等新媒体手段,将传统上可能枯燥的文字报道转化为视觉与交互并重的生动内容,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沉浸感;尝试直播报道、社交媒体互动等实时传播方式,让受众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增强报道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同时,尝试新颖的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让严肃的主题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易于接受;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为报道注入新鲜血液与多元视角;运用对比分析、趋势预测等手段,为受众提供富有价值的信息和独到见解。

  探索融合应用凸显“乘数效应”。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积极探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报道路径,对于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尤为重要。通过整合报纸、视频、网络等多元化媒体资源,构建全方位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注重媒体协同与数据驱动下的精准传播策略应用,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个性化内容推送和定制化服务,共同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乘数效应”。比如,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视察。广西日报社从接到报道任务开始就积极策划,推出《回访记——我与总书记面对面》专题,以文字+短视频+高清图片的融媒体形式发布4期,通过可视化的图片和视频,发挥“报、网、端、微”等矩阵优势,打造重大主题宣传最强音,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及引发的热烈反响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以高品质、轻量化的新闻产品实现传播广、辐射强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彰显指导性 体现国际视野

  重大主题报道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能有效引导舆论导向,是否能产生广泛的传播力影响力。

  强化舆论引领。重大主题报道应注重前瞻性和预见性,挖掘和提炼政策背后的深层意义和价值导向,预测发展趋势、分析潜在风险,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在报道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分析评论的运用配合,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反映群众呼声,探寻矛盾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引导公众以理性的态度审视问题。

  注重国际视野。在全球化语境下,重大主题报道一定程度上也肩负着塑造国家形象的重任。《广西日报》着力打造面向东盟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播体系,拓展本土化传播效果,目前已经在东盟6个国家建立了国际传播联络站,海外媒体合作伙伴扩大至68家。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广西日报》充分利用国际传播渠道,联动策划,扩大声量,不少报道得到了东盟媒体的高度关注。比如,柬埔寨华商传媒、束中时报中文网和《华商日报》连续转载《广西日报》《行走平陆运河》重大主题报道。其中,《华商日报》连续推出3个整版,转载《广西日报》刊发的《平陆运河进行曲》文图报道,浏览量超300万人次。

  总之,高质量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兼顾政治性、系统性、创新性及指导性。在报道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打造更多既有深度广度,又具温度力度的重大主题报道精品。

  (作者系广西日报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