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皖韵赓续《安徽文库》首批成果问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18

  本报讯 (记者刘蓓蓓)11月15日,《安徽文库》首批成果发布会在2024中国黄山书会上举行。《安徽文库》编纂出版工程是安徽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全的文化典籍整理工程。

  安徽人文荟萃、典籍丰厚,据初步统计,历代皖人文献著录约3.3万种,其中存世古籍约1.7万种,存量位居全国前列。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指导意见》部署安排,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文化强省建设重大项目《安徽文库》编纂出版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省委宣传部整合、协调省内外学术资源、文献资源、出版资源,解决编纂出版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项目由安徽出版集团具体组织,黄山书社落实。

  据介绍,《安徽文库》总体规模约7000种、3000册,收录历代皖籍作者代表性著述和历代记述、研究安徽的代表性著作;对原籍不在安徽而长期在安徽生活的作者,酌录其代表性著述。《安徽文库》分《书目编》《典籍编》《方志编》《红色文献编》《要籍编》《研究编》六大部分,以清康熙分省时之区划为基本地域界定范围,包括婺源、英山、盱眙、泗洪四县。《书目编》《典籍编》《要籍编》《方志编》收录时限为先秦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红色文献编》时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始至1949年;《研究编》时限为1949年至今。

  此次发布的《安徽文库》首批100册成果中包括《方志编》84册,呈现三大亮点:孤本占比高,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珍稀版本多,如收录安徽存世志书最早的北宋佚名《黄山图经》、定型志书存世最早的南宋《新安志》等;选目选本精,所编志书优先选择名志、佳志,均经过版本审核,对底本进行多方补配,并精心撰写提要。首批成果《要籍编》16册则集中展示了安徽名家要籍的独特价值与魅力。

  据悉,下一步将依托《安徽文库》启动“安徽文献数据库”建设。

  本次会议由安徽省委宣传部主办,安徽出版集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