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
打造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12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以下简称集团)以创新融合为突破口,发挥企业特长和文化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营和产品服务供给体系建设,以便民惠民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突出公益性质,建设集阅读、活动、展示、休闲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公共阅读空间,逐步形成一套可复制、易推广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运营新模式。目前采用EPCO模式(即“工程施工设计+采购+维护”模式)已建设并运营15分钟阅读圈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百余个,已承接六安市图书馆等18家公共图书馆、1家14万平方米城市文体综合中心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
主要做法
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肩负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属性,项目特征是以运营为导向且运营条件边界清晰,其建设的核心即运营。EPCO模式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四项探索:
探索顶层设计与实践创新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集团采用的EPCO模式立足地方实际,用系统观念和创新思维走出一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新路子,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到高品质的跨越,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探索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融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面大、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专门出台《关于推动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鼓励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指出,“国家鼓励经营性文化单位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EPCO模式促进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双轮驱动的新思路能够落地,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共建公共文化设施,既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优质国有文化企业的资本、资源、专业和人才优势。
探索需求导向与供给改革契合。把握需求、保障供给是市场的基本规律和企业的制胜之道,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立身之本。在公共图书馆项目建设运营上坚持“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面对分众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在供给侧做足文章。在技术创新上,运用全媒体新技术,配备元数据搜索、在线借还、电子资源馆外访问、你选书我买单、微信客服等系统,实现信息资源收藏和阅读的高度数字化,满足读者多样性、便捷化的阅读需求。15分钟阅读圈建设项目,具备阅读、活动、展示、休闲等4种标配服务功能和阅读分享沙龙、笔会展览、四点半课堂、便民服务等特色服务功能的综合性活动场所,使文化服务设施成为集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为一体的城市空间,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探索政治把关与专业运营兼合。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传统模式,实现政府与文化企业的融合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的管办分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公益性,监管不到位会使经营偏离正确的方向。政府在实行购买服务和委托管理的同时,通过常态化监督和定期考核评估,集中精力对公共图书馆的运营和服务进行监督,特别是对馆藏资源、传播内容进行政治把关和对服务水平进行质量监督。集团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充分体现专业化水平,以更清晰的市场定位、更高效的运营管理、更直接的用户体验,解决了原有体制难题。
经验启示
集团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采用EPCO建设模式存在3个方面的创新优势:一是一体化协助政府提升项目投资效率。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政府部门只需紧抓“关键单位”和“关键环节”,规范节点管理、强化运行监督,管控工作量大大减少,切实提高管理和资金使用效能。二是运营设计从建设介入,提高后期运营水平。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营是硬件设计、信息化建设、集中采购的落脚点和核心目标,一体化招标避免了前后多家单位相分离的弊端,也解决了前期单位与运营方主要责任切割的问题,有利于维护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长期稳定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设备运营周期。三是建设具有前瞻性,实现全生命周期高效管理。运营责任主体的唯一性,进一步保证了信息化、采购和运营各环节的有效衔接,进一步保证图书馆创新运营的可扩展性,以更加长远的目光、更加审慎的态度和更加细致的考量对待信息化、智能化在运营中的长期作用,保证前期战略规划逐步落实到后期不断地实践升级中,真正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高效专业管理。
集团用好自身专业优势,从资金投入、服务定位、运营方式等方面,配合各地政府管理部门为各个公共服务场馆量身打造方案。其中,六安市图书馆由六安市政府和集团共同投资,为国家中型馆,硬件设施达到市级一级馆标准,是全国首例全馆型委托运营管理服务项目。牢牢把握图书馆公益性要求,在图书选品上,至少达到两个85%基本要求,即85%的图书应为近3年出版新书,85%的图书为全国百佳重点出版社出版图书;在服务时间上,每周免费开放时长60小时以上,每年开展各类知识讲座、辅导、展览、培训等活动120场以上,确保普惠群众的方向不偏。同时,打破传统图书馆分区概念,在馆内设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新书区、文创产品区、休闲餐饮区等功能区,解决图书馆新书副本不足、多元化需求供给不够等问题。蒙城县图书馆自2020年6月26日开馆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年累计接待参观超过100场,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团5000余人次。铜陵市图书馆由集团与铜陵市政府合作共建,为全国首个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与书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集团分别与省内外城市合作,创建了一批城市阅读空间——共享书店,实现了“由买书到借书”“把书店变成书房”“由个人阅读到共享阅读”的重大转变,成为政府与国有文化企业融合发展、实现公共文化事务共建共治共享的成功实践案例。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图书馆由区委、区政府购买集团EPCO一体化服务,对标国家县(区)级一级图书馆标准配备,完成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馆藏量30万余册(件),阅览座位近600个。集团配合当地政府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将云龙区图书馆打造成为集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为一体的智慧图书馆,争创“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县区级示范图书馆。
整体提升
强化标准指引助力复制推广。集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法规,组织编制《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管理办法》《图书馆运营标准》,统一关键管理指标,规范办馆理念、资源建设、读者服务、阅读活动等行为,以标准化指引。依据合肥、芜湖等城市阅读运营内容,协助安徽省委宣传部编制《15分钟阅读圈认证考核评价办法和指标》。下一步要强化指标考核,统一提升承接项目的运营管理、读者服务、阅读活动等内容,通过制度指引,实现集团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高质量、高效率的复制推广。
发挥新技术引领促进作用。运用元宇宙、AI等新技术,建立集需求采集、采购配送、监督管理、反馈互动于一体的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以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方式,借助数据库智能分析为读者提供快速精准的信息推送,建立以兴趣爱好和特长为纽带的高黏性粉丝文化社群。
持续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一是打造馆店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整合公共资源,坚持统筹安排、合理建设,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等免租金、免水电、免物业费为新华书店提供运营场所,创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实现场地资源共建共享,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范围。二是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管理。通过招标、委托等方式推动新华书店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农家(社区)书屋、城市书房、城市书吧、职工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供应、运营管理。三是打造“四位一体”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阅读空间和新华书店乡镇网点结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参与公共阅读资源建设。一是将市县中心新华书店阅读资源与市、县(区)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相连接,实现通借通还。二是为各类图书馆提供馆配服务,加大各类图书馆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和安徽重点主题出版物、彰显安徽地方特色文化等优秀出版物的采购比例。三是办好安徽馆藏会和做好农家书屋配送服务。四是全面推动各级公共图书馆与新华书店合作“你读书、我买单”等读书惠民活动落地落实,将图书馆新书的采购权交给读者,实现图书发行与借阅服务无缝对接。
六安市图书馆
“六安有多美摄影大赛”吸引读者驻足。
六安市图书馆是六安市政府与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成功合作的创新案例。通过政企合作、管办分离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设场馆和运营管理。
自2019年8月23日开馆至今,六安市图书馆接待访问量为615万人次;开展各类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5100余场。六安市图书馆从2021至2023年连续3年在安徽省文化云绩效考核中位列安徽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第一;获得各类奖项42个,如全省“十家最美图书馆”“十佳夜读空间”“安徽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金马阅享空间所在社区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书香社区”荣誉称号;中央公园阅享空间获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和“2016—2020年全省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六安市图书馆先后策划并正在实施家庭教育公开课、皋城公开课、阅游六安、图图说法、文学戏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同时拓展延伸阅读服务范围,已在社区、军营、公园、校园开设并运营了10家阅享空间,在乡镇、企事业单位设置馆外服务点17家。
蒙城县图书馆
馆内阅读场景。
蒙城县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由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运营管理,是安徽省首家全馆型委托运营管理的县级馆。该馆于2020年6月26日对外开放,全年无休服务,日均接待读者2000余人次,累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2393场。
运营方组建专业性志愿者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书香九进”活动品牌,让阅读延伸到社区、学校和偏远乡镇,打通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
该馆先后荣获长三角最美公共阅读空间、安徽省最美公共阅读空间、安徽省社科普及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安徽省十佳阅读推广活动、安徽省夜间文旅消费十佳品牌、安徽省学雷锋示范点、安徽省志交会金奖、安徽省卫生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全国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全国“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等省级以上典型示范推广项目。
阜阳理工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外景。
阜阳理工学院图书馆设有开放式借阅区、自习区、电子阅览室、研修间、休闲阅读区等功能区,阅览席位约3400席。该馆全面推动数字化建设,通过校内智能图书管理系统在入馆参观、图书流通、座位预约、电子图书阅读等方面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服务。皖新传媒运营下的学校图书馆,不仅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更是一个学术交流场所和思想传播中心。馆内一楼报告厅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读书分享会等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与业界前沿对话的机会,激发学术创新的火花。
阜阳理工学院图书馆以数字化建设为基础,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目标,打造文献资源丰富、馆藏特色鲜明、技术手段先进、服务优质的创新型智能智慧图书馆。
太和县图书馆
“五四手绘T恤”活动现场。
太和县图书馆新馆设有11个阅览区,阅读座席618个。馆内安装使用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检索机,配备数字阅读终端、电子下载阅读机、朗读亭、大数据智慧屏等电子设备。
太和县图书馆自2020年12月底开馆至今累计接待读者达21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4000余人次,共举办各类活动1000余场。太和县图书馆运营服务关键指标,位居全省县级图书馆前列,荣获“2022年度安徽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和“十佳夜读空间”称号,在2023年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获评“一级馆”。
阜阳市图书馆
馆内“书香阜阳”活动布局。
阜阳市图书馆新馆设计总藏书量为107万册,阅览座席2700个,设有多媒体体验馆、研学(创客)空间、西湖书院、地方文献馆、阜阳人文馆、视障人士阅览区、连环画主题馆、亲子绘本馆、多功能展览区等28个特色功能区域,兼顾地方文化,彰显阜阳人文情怀。
新馆2023年10月29日开馆试运行,智慧图书馆应用是新馆亮点,如智能分拣系统、自助借还设备、大数据分析系统、掌上阅读系统和智能体验平台等,实现高效精准的管理与服务。
皖新传媒运营团队负责新馆的各项运营工作。开馆一年内接待读者约135万人次,策划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文化活动918场次。运营团队创新打造近30个活动品牌,如“见字如面静心抄书”活动、“图小荷”少儿志愿服务项目、“馆员妈妈讲故事”活动等。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小艾的端午节”活动现场。
学校引进新华书店作为运营机构,打造馆店一体融合运营。
空间规划与设计:引入新华书店的统一空间设计风格,使得馆内既具有高校馆的知性也有书店的温馨。馆内设有研讨空间,可举办小型讲座、展览、文化活动等。
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图书馆与书店的资源共享,校园书店及时更新优秀图书。整合双方的文化资源,举办联合讲座、展览等,提升文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利用现代技术,引进自助借还设备,实现图书管理的智能化。
服务创新与提升:新华书店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开展多种多样的读者活动,吸引读者来馆借阅。通过读者QQ群、公众号,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反馈,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
品牌建设与宣传:通过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和品牌理念,提升整体认知度和美誉度。开展合作与联动,与其他文化机构、社区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广文化服务和活动。
人员培训与团队建设:经常性开展馆员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建立跨部门的协作团队,加强沟通与合作。引入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庐江县图书馆
“中秋文化雅集”开进图书馆。
庐江县图书馆是综合性县级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项目健全,报刊(老年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借阅室、电子阅览室、视障阅览室、报告厅、自修室、创客空间等公共空间免费开放;文献资源借阅、检索与咨询、公益性讲座和展览、基层辅导、流动服务、阅读推广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
庐江县图书馆实施开放型管理模式,文献开架、借阅一体化,每周开放时间80小时以上。本馆是合肥市公共图书馆联盟成员,在合肥地区可实现一卡通用;县内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已实施总分馆一体化建设。本馆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在空间布局和服务功能上,实现了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相辅相成、阅读学习与文化休闲的有机结合,以最佳的融合度让读者更好地使用文化资源。
合肥包河区图书馆和文化馆
馆内阅读分享活动现场。
包河两馆服务团队运营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文化馆全年服务各类人群近150万人,累计8000余群众参与各类艺术培训,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优异,入选长三角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图书馆累计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达2000场,接待读者逾180万人次,“阅动包河”项目获得全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场馆服务效能长期位居全省县区馆前列,先后荣获“国家一级文化馆”、“国家一级图书馆”、长三角市民终身学习基地、安徽省文旅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十佳阅读推广组织(机构)、合肥市图书馆学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阅读马拉松大赛最佳组织奖、合肥市家庭古诗词知识大赛优秀组织奖;“书香门递,阅你随行”志愿项目获得区赛金奖、省赛铜奖,“神工百技”和“青年夜市”志愿项目获得市赛、区赛银奖。
霍山县图书馆
重阳节阅读活动现场。
霍山县图书馆(新馆)设有32个免费开放功能区,打造了图书陈展区、数字资源体验区、时光长廊等特色区域。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安徽省社科普及基地”“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等13项国家、省市县级荣誉。
2023年6月至今,延长开放时间至晚9点。开馆以来,接待读者97.52万人次,在2024年上半年全省文化云县区级图书馆客流统计中位居第五,人均到馆量全省第一。着力打造了“小鲸鱼故事绘”、“书香满山城”、“斛光茶色影剧院”、霍图“百姓课堂”、“小手创未来”等9个活动品牌,累计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000余场,借助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资源邀请了伍美珍、许诺晨、萧萍、谢鑫等作家来馆开展讲座、研学活动等。
六安市叶集区图书馆
图书馆外景。
叶集区图书馆于2022年1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是六安市首家采取全委托式管理的县区级公共图书馆。该馆设有综合服务大厅、低幼绘本区、少儿阅览区、文学阅览区、综合阅览区、报刊阅览区、数字阅览区、视障阅览区、影音室、自习室、培训室、读者交流室、胶囊书房、报告厅、本土作家专区、徐贵祥工作室、24小时图书馆和咖啡吧,并配备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图书消杀机、智能书架、智慧大屏等先进设备。
该馆率先推出“免押金,零门槛借阅”“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你选书,我买单”“信易+阅读”“流动的图书馆”“两会服务”“乡镇帮扶”等新服务模式,着力打造“童心看世界”“少儿故事会”“悦伴读书会”“少年文学院公益课堂”“家庭成长伙伴计划”“作家面对面”等特色品牌活动,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总分馆体系,实现资源共享、通借通还。
自2022年运营以来,图书馆的客流量、外借量、读者活动场次持续增长,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公共文化场馆绩效考核满分,先后获得“六安市2022年度新时代幸福六安建设先进集体”“六安市青年文明号”“安徽省社科普及基地”等称号。
芜湖市镜湖区图书馆
“爱之声”品牌活动留影。
镜湖区图书馆秉承“镜湖传书香,书馆聚知音”的馆训,蝉联两届“国家一级图书馆”。“爱之声·悦读点亮心灯”作为图书馆的一项特殊群体阅读服务品牌,主要针对视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通过提供音频书籍、线上平台及线下活动等多种方式,将阅读之光传递给每位爱书人。此外,该品牌还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关注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推动图书馆服务向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020年12月,“爱之声·悦读点亮心灯”品牌荣获省图联盟颁发的“优秀服务品牌”称号。2022年8月,“爱之声·悦读点亮心灯”特殊群体阅读活动荣获安徽省委宣传部颁发的2021年度十佳阅读推广活动。2023年2月,“爱之声·悦读点亮心灯”特殊群体阅读推广活动,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徐州经开区图书馆
小读者走进企业研学活动现场。
徐州经开区图书馆自2022年1月22日试运营至今,逐步形成鲜明的“经开特色”。
逐步打通15分钟阅读圈:瞄准企业、学校、社区建设3种不同客群的服务子品牌,截至目前共建设延伸拓展书房37家,其中企业书房13家、学校书房4家、馆外书房20家。以“活动+优质图书”服务模式助力区域发展。
活动品牌建设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400余场,线下覆盖读者6万余人。重点打造的“湖畔绘本剧”“开开故事会”“英语半小时”“阅见讲坛”“十方读书会”“漫生活”“银发时髦人”“汉风华韵”八大活动品牌,保持每月至少3场的频次。
注重文旅融合:徐州地区首创的“夜宿图书馆”和“企业研学”活动在暑期开展,加入经图暑期阅游派对系列,广受读者好评。
徐州市云龙区图书馆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现场。
云龙区图书馆是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图书馆。特设淮海经济区最大的24小时图书馆。2020年12月31日开馆以来累计接待读者370万余人次,举办活动2500余场次。
云龙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先后荣获长三角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省青年书香号、省科普教育基地等50多项荣誉;辖属万科万有空间分馆、蝶梦社区分馆、户部山翰林书社分馆、汉风徐来分馆荣获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寻根汉韵,活化传承:全国首个汉文化主题图书馆“汉韵薪传”阅读推广品牌建设之路》荣获全国图书情报创新案例,“‘汉韵薪传’阅读推广计划”被认证为江苏省公益阅读推广一类活动。图书馆搭建“1+9+N”服务体系,打造了全域“云图阅读矩阵”,以图书馆为中心,先后建成9个街道分馆,6个城市书房、7家有声图书馆、69家邻里图书馆、86个阅读站点,荣获“2024图书馆融合发展典型案例”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