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诗性“心灵工程”

作者:石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08

  我阅读厉彦林《齐风淄火》这部作品学了不少新东西,感觉这无疑是一桩诗性“心灵工程”。

  我对厉彦林同志的创作还是比较了解的。30年前我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时,厉彦林曾寄给我诗稿,记得是写沂蒙山区的一组新诗,从抗战初期到改革开放,有古典诗词很深的内韵,又有现代新式的形式,穿透的是人民革命思想,不迁就的是新式艺术手法的运用。当时我感觉挺喜欢,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认识了作品中的厉彦林,就很注意厉彦林的创作。我觉得无论他写何种题材的作品,都有诗的根底,都有一个诗的基线在其中游动。再后来要说起他写的大节奏的、大架构的报告文学大散文,《沂蒙壮歌》《土地,土地……》《人民,人民……》乃至《地气》等篇章,我几乎都为之写了评论文章。

  《齐风淄火》写了齐文化,自然关系到淄博地区,这一点与我也有很深的缘分,淄博的许多地方、许多东西我都比较熟悉,非常亲切,举几件具体的事情。1947年春夏之间,我作为胶东黄县支前少年儿童宣传队的一员,经历了当时鲁东地区的几乎所有战役,当时从临淄青石关通过时的场景犹在眼前。还有1954年我在山东机要工作,随科长去淄博地委纪要科检查工作,当时淄博的领导机关在博山,走在博山大街的路面上,感受那种古旧不失优雅的氛围,构建简朴的戏院观赏京剧等。我的家乡黄县(现烟台龙口市),为春秋时的莱子国所在地,都城在城南七里许的规程,公元前567年被齐国歼灭,这也许是另一种缘,从那时起,齐国疆域扩至东临大海,国力大增。但厉彦林同志触动的不是齐国800多年的历史长河,如果仅想了解齐国这些恩恩怨怨的故事,通过手机和电脑便可尽知其详,厉彦林想解答的问题光靠手机搜索不行,是靠齐国的种种内涵揭示出我们今天的奥秘。其特色及优势在哪儿?我读过后觉得很有意趣,也有很多新意,他借由一些典籍,更可贵的是通过他的认知启动探索开关,包括至少景物,这不亚于是一桩“心灵工程”,也少不了心力和体力的支撑,必备的毅力和耐力,想象力也是不可少的,面对庞大的故物和陈旧的遗村,作家的想象力可以说是一种催动机。摆在作家面前的有各种各样的典籍、五光十色的器物,也不怕口若悬河般的说词,但这一切都需要高度理性的选择和考虑,想象和理智并具而相融,现实中这一新的答卷工程,完成的应当说是很不错的。

  当然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思路独到的命题和强力配合更是工程成功告竣的宝藏,我想各个文艺部门的工作者一般化的上班工作和创造性使命担当是有境界差异的。

  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许不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犹如人造卫星发射的运载问题,也就是厉彦林同志的语言表现力,尤其是他的叙事风格,应该说他目前的行文语言与他近年来所涉猎的题材是正向结合的,我感觉在畅达中富含韵味,娓娓道来中不失庄重,看似回忆又峰峦叠起,总的比较舒展,有意趣,较少沉闷,而有助于阅读吸引力。一般来说,它由于避免干枯的锐说,即使带有议论性质,也是有诗性的意韵。此外,即使是抒情的文字,也尽量不孤立而与叙事完全脱节,写人物的活动大多能够做到协调在总体语言构架之中,所有这一切无不是为了形成风格、气场、氛围,也就是我在前面大致表述过的,以诗性为牵引,以各自不同的生活素材为母体,营造大气不失纯朴的阅读感觉,最终参考实际、人文乃至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知识,是接地气的又是促人向上,是兼容并蓄又是有格调,是过往百年及前年,都是为了今天更进一步焕发。所有的精神资源都是为传承文化、振兴中华。

  厉彦林同志的这部作品值得肯定的地方很多,我觉得所谓长处和短处是有联系的,不是互不沾边的状态。前面我说阅读起来很舒展,就不是篇篇、每个段落都是这个情况,也有读起来比较生硬、文字比较干涩的地方。凡是这种地方,虽然不能说是凑合,至少不是轻松自如。这种情况之处,这里面实际所表现的对象吃得不够透,聚焦的功夫不到。作者这些年涉猎多个重大主题、重大题材的大散文,从字面上不那么好啃,如《故乡》《土地》《人民》等,总体说驾驭称手,但完全达到具象化和生活化还有某些不足,这个今后肯定是要注意的。

  不过,艺无止境。厉彦林同志具备不畏难的胸襟与善于啃硬骨头的素质,况且人还算年轻,在今后的道路上肯定还会打好多个“战役”,我相信。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