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带给学生美好回忆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第四小学调研记

作者:本报记者 李美霖 见习记者 蒲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24

  ▲记者带来的科普阅读辅导课受到青龙县第四小学同学们的欢迎。

  本报记者 李美霖 摄


  ▲科普阅读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兴趣。青龙县第四小学的学生为记者讲解创客实验室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本报见习记者 蒲添 摄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每天下午的4:25是青龙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青龙县)第四小学的放学时间,从教学楼到校门口的这350米间,同学们会循环诵读两首古诗。这是青龙县第四小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书香校园“落地扎根”的生动写照。

  10月15日至17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走进河北省青龙县第四小学,了解到传统文化与科普阅读正悄然成为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同时深切感受到有书香的校园将带给学生美好回忆。


  校园绽放善读之花


  “改变,从阅读开始。”“读书,本来就应该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以书为伴的人生,是幸福的。”校园墙体上随处可见贴满的名人读书名言、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语句,它们于无形之中培育着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各类社团、创客实验室的活动中,也融入了传统文化、科普知识,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青龙县第四小学的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科普知识的喜爱程度普遍偏高。同时,阅读纸质书是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科普知识的首选渠道。

  “我喜欢阅读趣味性强,形式轻松活泼的内容。”五年级九班的陈墨妍是一位传统文化的小书迷。她对记者说:“希望传统文化类图书能够把书中人物的样貌‘画出来’!像是纯文字版《红楼梦》中对贾宝玉、林黛玉的样貌描写,我理解起来可能有点困难,所以希望传统文化类图书可以多一些插图的内容。”

  六年级四班的张梦雪希望传统文化类图书多一些互动性的游戏设置和概括性的主题总结,例如在每章的文末开设“互动答疑”“文末小结”等板块,更便于学生理解这类图书的文化背景、主题、内涵等内容。

  记者在采访调研中了解到,涉及到传统节日、文学艺术的内容是学生们更为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图书类型。大部分学生在挑选传统文化图书时更注重图书内容、故事情节,以及作者的语言风格、写作技巧。同时,内容准确,配有丰富的插图、详细的注释和解读,以及增加了问答、互动游戏环节的图书对学生们而言,更具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主题相似、找不到与现实社会的结合点、内容过于艰深枯燥、不知道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图书等是大多数学生在阅读传统文化类图书时面临的问题。


  培育学生科学精神


  如果说传统文化类图书的元素是“守正”“固本”,那么科技、科普类图书则更多地聚焦“创造”“创新”。

  记者看到,学校的图书馆中配备了不少的科普书籍,涵盖了动物、植物、天文、地理等多个领域。“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英雄是杨利伟。”“中国航天之父是钱学森。”学生们在记者带来的阅读辅导课上准确地作答,体现了他们平时科普阅读的积累。

  在采访和调研中,青龙县第四小学的学生们还向记者兴致勃勃地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的科普书屋。六年级五班的罗鑫蕊告诉记者:“我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希望科普书屋也可以有一位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我互动,交流阅读中的心得。”六年级四班的张珑皓谈到他想象中的科普书屋更是兴奋不已:“我期待在我阅读座位的面前有一个智能屏,可以随时与我对话并解答我在科普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青龙县第四小学还采取了科学课堂与科普阅读互通的阅读策略。校长田艳华告诉记者:“学校科学实验课的老师会讲解一些科普图书中所提到的科学知识与科学实验。遇到相应的问题时,老师会引导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应的科普书籍,寻找问题的答案。”

  青龙县第四小学在科普阅读方面的实践,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在学校创客空间记者看到,3D打印作品、会动的机器人等都是同学们引以为傲的作品。

  “学校经常举办科普阅读、科学实验等活动,目的就是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精神,让科普阅读成为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田艳华说。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6.2%,较2022年的84.2%提高了2.0个百分点。

  随着《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的落地深化,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得到了全国各地各级教育系统的全力支持和系统推进。

  在青龙县第四小学,“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种理念。在这一理念下,注重对学生们的阅读指导,是学校推动书香进校园落地生根的特色举措。

  从2023年的“经典诗词诵读,扬文明家风”,到2024年的“倡导经典诵读,传承中华文化”……师生共读一本书、读书教师沙龙、每月不同主题的阅读打卡、亲子共读等活动,在提升师生们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营造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浓厚氛围。同时,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评选,更是激发着师生们的阅读热情。

  “小学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田艳华说,如果学生们日后回忆起四小的书香,那是作为老师一生的幸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部挂职青龙县政府副县长许旭轩表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阅读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加强青少年阅读工作,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