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匠心,传承与创新并行——

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23


  在出版印刷业高质量发展的热土上,一代又一代印刷工匠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突出贡献。印刷人赓续传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全方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共同为人才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精益求精

  聚焦主责主业


  中国印刷博物馆副馆长 龙文彬


  印刷业正迸发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新活力,与美好生活更加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并融为一体。印刷文化纵向上系统诠释印刷术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横向上与书籍史、出版史、传播史等不可分割且相互影响。印刷人要根植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这个深厚基础,衔接传统与现代,鲜活生动地讲好印刷故事。

  ——中国印刷博物馆副馆长 龙文彬


  海南日报印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肖巨煌


  就近年纸媒行业走向,以及信息终端网络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报纸印量将持续下滑,报业印企转型升级是唯一出路。“互联网+印刷”、智能印刷和数码印刷是可以预见的印刷发展趋势。要在保留传统报纸印刷业务的同时,紧跟时代,积极探索智能印刷、绿色印刷、个性化包装印刷等多元化发展之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海南日报印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肖巨煌


  黑龙江龙江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牛春生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纸报双方都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报业发展离不开纸业的支持,纸业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报业的支持,纸报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两个特殊行业,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无论是纸业还是报业,无论市场发生怎样的变化,双方都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纸报之间的关系,坚持“立足国内、面向市场、平等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二十字方针。

  ——黑龙江龙江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牛春生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盛元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磊


  报纸印刷企业的未来发展应跳出印刷看印刷,方向有四种:一是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实现多种经营,“多条腿走路”;二是积极参与市场化竞争,突破现有体制束缚;三是通过并购形式实现规模化、集团化经营,使资源、效益实现最优化;四是打造高新技术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在国家鼓励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找到印刷与科技的共性。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盛元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磊


  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国伟


  持续创新、精益管理的过程与实效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紧跟国家发展规划指引的方向,持续两化融合工作,积极推动企业智能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持续推动绿色化提升。在持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国家“双碳”要求,推动减碳工作。

  ——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国伟


  区域协同

  携手新质引领


  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 张亦


  首都印刷业应与“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需求相匹配,在产业规模、技术支撑、服务品质、产品质量、技能人才等方面下功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首都印刷新格局。协会要执行落实好政府交办的任务,围绕深耕精品战略、积极为行业培养人才、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铭记公益初心等方面履行协会责任,继续推优培优,涵养人才“蓄水池”,发挥优势,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 张亦


  河北省印刷协会理事长 薄会川


  回首以往,河北印刷人砥砺前行,为印刷业持续进步、持续赶超提供重要驱动力。展望未来,建设印刷强国使命在肩。印刷业必须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行业管理体制机制,努力构建“优质产能供给、技术先进安全、绿色融合开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河北省印刷协会理事长 薄会川


  重庆市印刷协会会长 吴虹


  相较传统的印刷方式,数字印刷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行业仍缺乏能全流程掌握、会应用智能化技术的人才。要通过举办数字印刷行业技能竞赛,有效引导行业、企业重视人才培养,让新技术在行业内得到推广运用,助推企业逐步转型。

  ——重庆市印刷协会会长 吴虹


  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会长 沈剑毅


  依托行业协同创新的服务平台,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关键所在。校、企、协合作是行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的固有模式之一,需进一步明确各自角色定位和主攻方向,协会要做好组织行业培训和专业人才能力评价与认定等基础性工作。此外,平台要主动对接、共享国家专业人才培养各项扶持政策,切实提高行业专业人才培育的综合效益。

  ——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会长 沈剑毅


  香港印刷业商会会长、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董事副总裁兼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梁兆贤


  在国家战略下,香港印刷业可以充分发挥国际贸易经验、开拓海外市场及创新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让大湾区深度融合,共同创造价值,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可以借助香港企业国际贸易的经验,走到中东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挥大湾区企业的特长,让中国印刷走出去更有力量。

  ——香港印刷业商会会长、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董事副总裁兼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梁兆贤


  理念革新

  驱动品质升级


  山西人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雷文杰


  劳动竞赛是山西人印历年来的传统项目,每年都会涌现出创高产的纪录领先者,一次次的纪录刷新,彰显出全体职工为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政治任务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在开展劳动竞赛,掀起旺季大干热潮的同时,我们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岗以党章为镜,立足岗位当先锋,为全体党员起到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

  ——山西人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雷文杰


  内蒙古爱信达教育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白玉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趋势愈加凸显。印刷行业体量大、智能化水平较低,亟须转型升级。新时期新机遇,我们要以走在前、开新局的全新姿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绿色低碳、数字智能和融合创新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为印刷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内蒙古爱信达教育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白玉峰



  云南省人大机关印务中心主任 马行宇


  在时代变革中,要快速转变观念,拓宽经营思路,多措并举,采取技术装备升级、管理改革提升、优化人才培养等方式,布局转型大战略,打通客群渠道,探索出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根本的发展道路,构建起自主研发、创新求变的成长体系。

  ——云南省人大机关印务中心主任 马行宇


  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捷


  印刷业呈现融合化发展的强烈需求,从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业态升级,设计创新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科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搭乘国家新基建东风,支持5G、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政策利好下,数字印刷企业要打通专业数据采集处理、创意设计、印刷制作、出版发行等上下游链条,增加优质服务和产品供给,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长。

  ——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捷

  (本报往期观点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