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管理者、研究者、从业者共话河南全民阅读新图景——

“为一片旷野除草最好方式是种上庄稼”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明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23

  金秋十月,中原大地书香浓。自书香河南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启动以来,一系列阅读活动持续火热开展。全民阅读的“本”是什么?怎样打通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培养“阅读力”?近日,全民阅读专家、行业协会、数字阅读企业代表、乡村阅读推动者等省内外嘉宾围绕“新时代的文化供给与全民阅读”“数字时代的阅读新体验”“新时代乡村阅读”等主题分享了诸多精彩观点。

  “不抓好青少年阅读,是舍本求末”

  “新时代的文化供给与全民阅读”座谈会是系列阅读座谈会的第一场,吸引了众多文化界人士、学者、作家及热爱阅读的民众参与,共同探讨新时代下文化供给与全民阅读的发展路径。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贾宏宇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河南省委宣传部坚持高标准推进书香河南建设,持续叫响擦亮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品牌,阅读理念渐入人心,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书香河南建设正在向常态化、长效化、基层化纵深推进。在健全工作体系、推出优质阅读资源、充实文化惠民服务、完善阅读阵地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民阅读不抓好青少年的阅读,是舍本求末。”座谈会现场,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聂震宁重申这一观点。他认为,青少年时期是养成阅读习惯最重要的阶段,青少年阅读抓好了,全民阅读才能普遍开展起来,才能真正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氛围。

  如何提高青少年“阅读力”?聂震宁说,要提高阅读力,首先要提高阅读兴趣。此外,还要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通过阅读力练就的“能进能出”,会读会写,能举一反三,在聂震宁看来,培养孩子拥有这样的能力,比当下单纯地追求分数、追求一纸学历要有意义得多。

  “媒介变革给阅读带来深刻变化”

  近年来,数字阅读正逐步成为全民阅读的主要形式。在“数字时代的阅读新体验”座谈会上,与会嘉宾深入探讨阅读在数字时代所蕴含的无限可能与力量,共同展望阅读未来的美好图景。

  共青团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孙冬青说,电子书、有声书、在线文章、短视频等成为青少年新的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深化阅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李文平介绍,近年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将出版融合的核心聚焦到“活化内容、触达用户、回归阅读”上,加强了数字化建设和出版融合发展的统筹谋划,并加大了在融合创新业务方面的研发投入力度。

  河南大学充分利用学校馆藏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书香河大”资源库的建设。“我们要加强图书馆的改造建设,打造沉浸式的阅读空间,通过主题书展、馆藏珍藏文献展等,面向师生和全社会开展一系列图书宣介活动,打造突出的阅读氛围。”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旭说。

  在主题分享环节,清华大学教授刘兵认为,媒介变革给阅读带来了深刻变化,数字时代的阅读应当避免快餐化、速食化,要以提升文化素养为根本目标。

  抖音集团番茄小说执行总编辑乐力现场为大家呈现了一组数据。2023年数字阅读APP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10.9%,细分领域中,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在线阅读和有声听书。他说,当前,技术赋能网络文学作家,让好故事影响更多人已经成为现实。未来,要利用科技赋能,打造网络文学新生态,比如使用AI技术把网络小说改编为漫画阅读等,满足网文爱好者多形式体验需求。

  出版从业者如何适应这些新形势?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李弘认为,数字时代背景下,编辑的主要职能还是对内容的把关及营销传播,但需要对技术应用保持高度敏感,要具备应用创新的意识。

  “图书馆里的学校比学校里的图书馆更重要”

  新时代,乡村阅读应该是什么模样?是微光书苑李翠利19年的坚持,是“85后”青年李红春的坚决……在“新时代乡村阅读”座谈会上,河南省妇联副主席康艳、河南省残联副理事长郭巧敏以及多位乡村阅读爱好者齐聚一堂。他们深情地分享了自己在这一领域中的深刻思考、独到见解与真挚感受。

  记者在会上知悉,“十三五”以来,河南省残联持续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把组织残疾人“读一本书”作为其中一项活动,近3年共投入资金324.8万元,扶持了6500个家庭开展亲子阅读、家庭阅读;投入385万元,助力社区乡村残疾人读书文化活动;投入108万元,扶持4个省辖市、44个县级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建设。

  “对于残疾人来说,阅读对其影响远远大于健全人。”郭巧敏在会上表示,书香建设重在推广乡村阅读。我国8500多万残疾人中,超过75%的生活在农村,他们的阅读权益得到保障,残疾人阅读工作的推广才能有质的提升。

  河南省妇联为激发农村妇女阅读热情,始终坚持以上率下,利用农家书屋、阅报栏等便利条件,创新开展读报分享、读书有奖问答等活动。“除此之外,各级妇联组织还开展了系列特色阅读活动,推动农村地区形成爱读书、乐读书的浓厚氛围。”康艳说。

  “为一片旷野除草最好的方式就是种上庄稼。”微光书苑创始人、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农民李翠利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创立微光书苑的初衷,“一座图书馆里的学校远比一座学校里的图书馆更重要。”李翠利始终记得这句话,十几年来,她与微光书苑致力引导、激发和培养读者的阅读能力,通过不断阅读纸质书,从而提升读电影、读音乐、读人、读物的能力与洞察力。

  商丘市夏邑县刚刚35岁的李红春,4年前,在周边所有人不理解的目光中,执意从北京回到老家夏邑,开了个“下乡串门”书店,因为“可以得到治愈和力量”。李红春陆陆续续投入了上百万元。“从一开始的‘不被理解’,到渐渐有规模有名气。”李红春直言一切都值得。

  作为洛阳市洛宁县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李少武不仅自己沉浸在书海中汲取营养,更在字里行间找到了通往富裕的道路。在书中,李少武预防烟叶病虫害发生的方法,提升了整个村的烟叶种植品质。“村民们既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最多时种植烟叶达100亩,年收入40多万元。”李少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