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学者”“记者+评论员”
《长江日报》在场调研工作室三年著三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23
本报讯 (记者汤广花)以长江日报社在场调研工作室负责人李琴为第一作者的《国之担当:荆楚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近日在武汉首发,这是该工作室连续3年推出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第三部图书。
3部图书中,《科技报国:新时代中国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是2023年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向全省干部群众推荐的4种好书之一,讲述了于敏、屠呦呦等1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各科技领域的奋斗征程;《国之担当:荆楚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从黄旭华、李德仁等15位荆楚院士各自的领域出发,用真实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我国科学家不断求索、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和淡泊名利、赤心报国的家国情怀;《追光:中国光谷自主创新之路》聚焦湖北省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光谷,书写为光谷建设和发展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人物及其创新故事。
据了解,2022年8月,长江日报社长江财经传媒成立在场调研工作室,以“记者+学者”“记者+评论员”的创新模式,全景式报道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创新最前沿的主力军,推出了一系列有传播力、影响力的调研式报道,累计近40万字。例如,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在场调研工作室聚焦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产业“独树一帜”背后的文化密码,深入3组6家企业调研。报道经《长江日报》整版刊发后,10多家副省级城市党报客户端及微信公众号等转发。
一系列报道在获得省市领导、企业高度肯定的同时,也为长江日报社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采编经验的专家型记者。“在场调研工作室的创新实践,不仅反映了‘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意志决心,也生动呈现了长江财经传媒强队伍、育人才的经验成果。”长江日报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长江财经传媒实施“新闻创优工程”,强化“能力倍增计划”,连续推出在场融媒实践大讲堂,3名记者获《财经》奖学金。未来,在场调研工作室还将聚焦科技创新,推出新质生产力、卓越工程师等系列主题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