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成行业主流

作者:齐元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16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当前,全球制造业加速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印刷行业迎来深刻变革。通过推动生产流程、工艺水平及产业链升级,印刷行业逐步构建以数字技术、智能制造和绿色环保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体系。


  流程重构

  开辟数据管理新路径


  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再依赖传统要素驱动,而是通过流程重构和智能控制,推动行业向高效、可持续方向转型。

  工艺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通过平台即服务(PaaS),印刷企业能够迅速构建和部署定制化的数字化设计工具,设计工作因此更加高效、精准,生产周期大幅缩短,成本显著降低。同时,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自动参数调整和实时监控,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减少人为干预带来的误差。

  装备与生产管理的数字化创新。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与工业互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操作,印刷企业减少人为干预,结合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能够按需配置计算资源,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灵活性。结合大数据分析,印刷企业能够提前预测设备故障,确保生产的连续性。生产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驱动,能够实现从设计、制造到物流全过程的优化。物联网(IoT)技术提升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运行效率,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使企业能够实时掌握库存、生产状态和物流信息,优化资源配置。

  市场与服务的数字化。通过软件即服务(SaaS)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与销售自动化工具,印刷企业能够精准跟踪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大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洞察市场趋势,制定更具竞争力的营销策略,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人工智能赋能。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其深度学习能力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为印刷行业赋能,推动了个性化定制、智能生产调度和自动化质量检测的实现。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大模型能够实时分析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优化生产效率并确保产品质量。这种智能化转型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传统印刷行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智能控制

  增添印业融合新动能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印刷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将加速推进。智能制造系统将成为行业主流,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为行业带来更强大的创新动力。

  近年来,我国印刷行业的智能化进程加速,业内众多企业通过先进技术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例如,北京盛通印刷通过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供应链管理,推动了智能工厂和自动化仓储物流的转型。天津海顺印业通过智能化设备、ERP系统和MES系统,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管理。北京宝岛印务借助智能化生产线,提升了书刊印刷的质量与效率。北京华联印刷引入智能精装图书联动线,实现了精装图书生产的全流程自动化,并推动了数字化与绿色化的融合。苏州美柯乐制版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制版和智能生产系统,提升了制版效率。南京爱德印刷公司通过智能化仓储和数码印刷中心,优化了生产管理。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智慧云印”平台,提升了智能制造能力。

  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跨界融合将为印刷行业开辟更多发展路径,柔性电子印刷技术、新能源技术与智能制造的结合,创造了全新的市场机会与应用场景,满足了市场对于个性化、多样化产品的需求。印刷行业将在不断变革与创新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飞跃。同时,绿色发展也将继续成为行业的核心主题,依托绿色印刷技术与可持续材料,行业将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