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造纸产业发展正当时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16
今年是“中部地区崛起”提出20周年。中部地区具有链接东西部的区位优势,同时也是重要的消费市场。经过多年发展,中部地区的造纸产量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中部地区造纸产量达到2493万吨,同比增长2.51%,占全国造纸产量的19.2%,增长率和占比都有较好表现。
中部地区要实现造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因地制宜、顺势而起、尽力而为,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发挥科教资源集聚优势,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部地区科教资源丰富,这为造纸行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造纸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原创性科技攻关,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同时,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人口、资源、市场优势,为造纸行业发展提供了基础。造纸企业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三是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强产业链体系建设。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为造纸行业的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造纸企业应完善产业链体系,提高物流效率和运输能力,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是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中部造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保投入,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看,中部六省造纸业在区位、资源和市场有所差异,发展机遇和空间也存在不同。山西造纸行业相较其他中部省份来说规模较小,但拥有一定的能源资源,需更加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河南是传统造纸大省,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可以探索高技术含量的特种纸生产,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安徽造纸行业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在包装用纸、生活用纸以及部分特种纸生产上有一定规模,其可在环保包装用纸、食品级包装用纸及特种纸等高附加值产品上寻找新的增长点。湖北具有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市场辐射较广,可发展环保型包装用纸、电子用纸、医疗健康用纸等高附加值产品,以及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先行一步,重塑造纸行业增长点。江西拥有丰富的竹资源优势,但竹浆造纸产业链存在短板,竹基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将是江西造纸业的方向之一,同时特种纸需求也值得关注。湖南在经历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之后,目前年产能在300万吨以下,相对其他省份发展较缓,可加快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加强环保治理,利用湖南的生态优势发展绿色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