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

唱响全民阅读“长江之歌”

作者:本报记者 汤广花 文/摄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16

  “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上,小读者们在中信童书展馆内阅读图书。


  “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近日在武汉举行。作为长江文化艺术季十大活动之一,本届展会通过“图书+”,大力展示宣传长江文化、荆楚文化,打造集图书展销、全民阅读、行业交流和产业融合等于一体的活动平台。

  活动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指导,湖北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主办,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承办。


  以书为媒 讲好长江故事


  巨大的红色幕墙上,淡蓝色的长江蜿蜒而下,穿插期间的图片展展示长江的历史、文脉、生态、交通等;幕墙前,《长江历史图谱》《图说长江流域珍稀保护生物》等“长江好书”,《南京六千年》《一双筷子吃四川》等长江沿线城市相关图书,以及《湖北文徵》《千秋楚脉》等“荆楚好书”错落摆放,生动讲述长江故事……武汉书展期间,位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入口处的“长江!长江!”主题展区,吸引了许多读者驻足。

  “设计大气,图书也很精美。”在高校工作的谢老师和同事来逛书展,两人被展台上的《长江这10年》所吸引,立刻翻阅起来。谢老师告诉记者,自己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平时阅读量较大,这次来书展集中了解到一批长江主题图书,对长江有了更多的认识。

  这是一场对“文化长江”的深度呈现。书展期间,长江沿线部分城市集中参展。例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携旗下19家出版社整体亮相,集中展销“世纪好书”等1800多种精品图书;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组织旗下13家子公司集中亮相,展出了千余种精品图书、期刊、文创产品,并策划举办多场阅读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展场上,长江文化元素随处可见。长江江豚人偶与读者亲切互动,民俗艺术、非遗文创等“长江好物”吸引市民观看体验,《千年文脉:长江文化简史》《江流楚天:湖北千里长江行》等关于长江的优秀图书首发,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带来“长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主题讲座。


  文化惠民 特色活动受欢迎


  “文化惠民是武汉书展的一个关键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书展就是要不断创新组织形式、服务模式,将更多更好的出版成果送到群众身边。”湖北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武汉书展除了发放100万元文化惠民券,在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线上电商平台、会员系统发放100万元折扣券,还策划举办了150余场文化活动,并在全省各新华书店分会场策划了近千场文化惠民活动,让广大读者从中受益。

  其中,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了《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湖北宣介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作为此次武汉书展的主宾出版社,围绕城市更新、城市规划等话题开展系列分享活动。南京大学人文社科教授莫砺锋带领读者走进苏东坡的一生,知名主持人敬一丹分享《我遇到你》等4本书的创作历程,武汉大学教授陈文新从生活空间的角度解读四大名著,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子渝带领读者在阅读中寻访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红色印记。

  活动还在形式上不断创新。例如,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世界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是如何生产的?》新书首发式上,为每一位嘉宾和读者赠送了别致的胸花——来自新疆的棉花。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在《汉剧四百年》读者见面会上,邀请武汉汉剧院的青年演员们演绎《贵妃醉酒》经典唱段,赢得广大读者和票友的阵阵掌声。


  展销一体 交易额创新高


  “我们带了40万码洋的图书,卖得很快,中间还补了两次货。”中信童书销售部现场负责人瞿浩告诉记者,“很多读者直接点名买书,绘本、玩具书、科普系列图书都很受欢迎。”

  从事财务工作的许女士和5岁的女儿诺诺挑选了《手电筒看里面科普透视绘本》,以及《点亮自然》《DK奇妙动物大百科》等10多本图书。“都是孩子要看的书,有些书经过满减、使用惠民券后,折扣可以低到三折,优惠力度很大。”许女士说。

  展销一体,是武汉书展的一大特色。在中华书局展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吸引了众多读者挑选购买;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展台,《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等图书受市民青睐,销量较高。

  较高的人气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中国(武汉)文化博览中心展区为例,1132个展位(特装展位超70%)云集了包括世纪华阳等370家来自27个省(市)的书企参展;展会三天,现场销售金额约500万元,各商家在展场达成合作协议金额4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