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品创作为广电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作者:王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10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包括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在内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广电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年以来,全国广电视听行业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心用情用功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工作,重大活动宣传报道出新出彩;电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动画片等多类型精品持续涌现,不断开创新时代广电视听工作的新局面。


  主题创作更具青春态


  “让党的声音占据舆论高地,使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

  “将工作做到人心上,让主流声音更加响亮”

  ……


  主题创作是广电视听精品节目创作的重要命题,也是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包括《山海情》《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外交风云》《理想照耀中国》《大江大河》《在一起》《功勋》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重大主题电视剧,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当代年轻人的视角理解红色历史和时代主题,实现了两代年轻人的隔空对话,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023年以来,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重大理论节目等紧扣时代主题和历史脉动,注重对宏大叙事的青春化表达,赋予了主题创作更深、更广的思想维度和价值引领。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电视剧《鲲鹏击浪》《问苍茫》,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毛泽东的人生经历和理念与当代青年们有了更多的同频与共振;《大道薪火》则通过真实历史细节塑造了接地气的领袖形象,大量生活化的情节将人物的多面性还原了出来;《破晓东方》还原了近百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从而让当代年轻人与历史人物隔空对望,使他们更充分了解历史和党史,并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在讲述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时,一定要有严谨的史料支撑,而在表达上,则以符合当代审美叙事的讲故事的方式呈现,方能引发当代青年的共情和共鸣。显然,上述作品无论是叙事角度,还是对伟人以及革命人物的塑造和刻画上,均从不同视角呈现了青春叙事特征,并在人物细节处理和创新表达上进行了有效探索。

  除了革命题材作品,更多表达时代主题的作品成为精品创作的重要样本。电视剧《县委大院》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生动的基层叙事,为观众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县域经济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山花烂漫时》以真实的质感书写了英模人物的榜样力量;《大海道》以新颖的视角,全方位、多维度呈现了当代新疆的壮丽风光、民族风情和文化包容性;《欢迎来到麦乐村》全景式呈现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工作生活日常,传递了中非人民心手相牵的深厚情谊;《我们这十年》以普通奋斗者的视角,敏锐捕捉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多元脉络,展现了时代洪流中个体命运的交织与共振;《大山的女儿》生动还原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的动人事迹;《幸福草》将目光投向援外工作者“科技扶贫”“绿色外交”的生动实践,从中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守望相助的理念。

  理论节目方面,融媒体理论节目《思想耀征程》,围绕“人民至上”“自信自立”等六个主题,用深入浅出的电视表达,让中国共产党的创新思想深入人心;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精心选取了中华传统文化十大主题,通过青年讲述、情景演绎、歌舞表演等多种形式,共同构建起认知、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全新桥梁;《亲爱的马克思》以创意短视频为载体,以“AI马克思与年轻人的跨时空对话”为切入点,让马克思主义跨越时空,与年青一代产生强烈共鸣;大型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读书节目《认识你真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读过的经典著作,讲述了总书记与经典著作结缘的故事,并邀请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多位中外文化学者共同解读,感受思想伟力。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省级广电台还推出《书山有路——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第二季)、纪录片《文运中国》、网络纪录片《新中国历史瞬间》、动画片《时光寻迹》等理论节目,这些作品将从历史、文化、现实等不同维度,通过真实案例,全面展现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最新变化,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实践成果。

  纪录片方面,《通向繁荣之路》通过一个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追寻幸福、奋斗逐梦的故事和生动细节,来铺陈、延展、深化主题;《新时代中国人权》展现了新时代以法治保障人权、以法治守护平安、以法治彰显公平正义等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重要成就。

  网络视听节目方面,微纪录片《足迹·2022》《足迹·2023》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看奋进新征程的时代梦想如何接连实现;短视频《习近平的文化情缘》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倾注心血的感人故事;《文脉永续——习近平与福州三坊七巷的故事》则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一以贯之的关注与思考;网络纪录片《复兴印迹》则从交通、农业、文化等多角度展现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取得的丰硕成果;网络纪录片《风起东方》带领观众感受千年丝路的厚重历史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的新时代变迁。

  重大主题创作是时代人文精神的生动艺术表达,承载着社会的思想、情感与价值取向。上述作品同时紧扣时代主题和历史脉动,注重对宏大叙事的青春化表达,赋予了主题创作更深、更广的思想维度和价值引领。


  文艺作品饱含正能量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


  文艺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要用真善美的充沛力量感染人们情感、凝聚时代精神,这也是文艺引领作用的具体体现。同样,反映时代生活、引领时代发展也是精品创作的核心要义。

  电视剧方面,2023年以来,现实主义创作蔚然成风。《风吹半夏》《繁花》《父辈的荣耀》《追光的日子》《装腔启示录》等作品,讲述平凡人的奋斗史,生动描绘了不断求解生活与工作困境的拼搏精神;《去有风的地方》《问心》《故乡,别来无恙》等作品,叙述时代背景下的平凡事、真情感,深入聚焦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真情实感……

  进入2024年,《我的阿勒泰》火爆“出圈”,其以细腻朴实的笔触还原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生活的风貌;《南来北往》《玫瑰的故事》等作品体现出温暖、积极的创作理念与饱含正能量的主题导向,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国庆前夕,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为原型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引发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强烈共鸣,其创作正是基于人物塑造、叙事手法和主题意蕴等方面的创新,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找到了平衡点,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写实的年代气息扑面而来,其丰沛的感染力凸显了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给予更多人温暖和前进的力量。

  节目方面,2023年以来,广播电视文艺创作构建起全新的叙事体系,尤其是在打造“中国式”电视文艺的发展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长足进步。包括“中国节日”系列、《戏宇宙》、《我在岛屿读书》、《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还有诗和远方·非遗篇》等一批优秀文化节目,以及《时间的答卷》《闪亮的坐标》《跨越时空的回信》《传家宝里的新中国》《我们在行动》等一批优秀文艺节目,聚焦不同主题,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年轻人。

  其中,音乐交流竞技节目《歌手2024》汇聚中外实力歌手同台竞演,首创“全开麦、不修音、一遍过”的全程直播模式,打造了一款现象级音乐综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国际版)深度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国智慧,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启航!大运河》以“边走边聊”的形式遍览运河2500年历史,用故事诠释大运河的美妙,用历史还原大运河的厚重;《行进中国大运河篇》从溯源黄河到寻路运河,带领观众沉浸式领略大运河沿线的繁荣风貌与文化底蕴;《馆长来了》(第二季)让观众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故事以及时代高光点,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内核,传承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乐在其中》紧紧依托“民族”“音乐”两个关键词,呈现出原生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等多元素融合样态,给予民族文化国际化、时代化表达。

  纪录片方面,《寻古中国》、《中国》(第三季)、《何以中国》、《美术里的中国》、《大泰山》等人文作品,以新技术为依托,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文物等时代主题,打造了具有跨越时空价值的文化精品。

  其中,系列文化微纪录片《中国官箴》以真实历史故事为引,诠释了从古至今影响国人的人生哲学,通过实景拍摄和AI技术还原每一个触动人心的历史瞬间,并以此见人、见事、见精神,这种将传统文化娓娓道来的表达方式,在润物无声间让古老故事跃然荧屏,其精神与文化滋养富足而不失趣味。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广电总局还通过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将微短剧、文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巧妙融合,制作推出一大批有着文化、革命精神基因的微短剧作品,是为精品创作的独到之举。

  显然,这些作品既有着墨于现实生活的经典之作,也有深度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之作,通过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让作品与时代互文,给予更多人温暖和振奋的力量。


  现实题材为时代立传


  “人民群众是现实生活的主角,只有扎根人民群众,真正坚持人民性,作品才能讲得好、传得开”

  “更生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


  火热的现实生活是广播电视及网络视听内容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众多创作者积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在创新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创作的重要导向之一。

  2023年以来,电视剧创作在题材开掘上更具多元化,尤其是在选取题材的角度、表现的人物群体、涉及的行业领域等方面,体现出电视剧作为艺术形式的深刻内涵。

  2023年推出的科幻剧《三体》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指引,将科幻想象转化为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现实话题;《人生之路》根植于中国语境下的成长叙事,呈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几代人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共情点;《狂飙》不避讳真实问题的存在,并追问问题形成的根源,以现实主义的血肉构建起理想主义的根骨;《漫长的季节》中小人物的不屈不挠以及乐观、真诚、勇敢、智慧和善良等品质,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

  2024年热播的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以都市女性的视角阐释了鲜明的爱情观、家庭观和生命观,给予观众人生启迪;《前途无量》则以银行为背景,讲述生活与职场的平衡关系;《赤热》《梦想城》则聚焦芯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核心产业,颂扬新生代创业者的热血担当。

  电视节目创作同样携带着现实生活的温度。《在38℃高温下送餐是种什么体验》让观众深度了解外卖骑手的酸甜苦辣;《我是规划师》(第四季)将城市规划的硬核与城市的温度有机融合,呈现出较强的人文深度;《开学第一课》带领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中国历史、感知中华文明;《深圳故事》讲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深圳人在这片改革热土追光逐梦的热血故事;《种地吧》针对当下年轻人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等问题缺乏了解的现象,真实展现年轻人在农村生活中的转变成长,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恩、对劳动的热爱;《令人心动的offer》聚焦从校园迈向职场的实习生群体,契合年轻观众渴望通过节目了解职场法则、积累社会经验、获得思想启迪的观赏诉求。

  纪录片创作同样涌动着对现实的思考。《我的温暖人间》让平凡琐事有了诗意和温度;《闪闪的儿科医生》聚焦新生儿、单亲带娃、青春期、心理问题等当下热点,辐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看不见的顶峰》让珠穆朗玛峰与梦想、勇气和信念紧密融合;《奇妙之城》则勾勒出城市的内在精神和温度;《幸福:是奋斗者的幸福》以时间的刻度、人物的温度、空间的广度,串联起“奋斗者”“幸福”两个关键词,在实践维度上讲好中国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这些作品潜入社会深处,讲述普通人的真实故事,敏锐地捕捉正在发生的变化。

  精品创作是视听行业的价值追求,“精”字当头,包括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需要所有创作者能够笃定恒心、下苦功夫、倾注心血,这也是文艺创作者孜孜以求的价值体现。

  “爱人利物之谓仁”。2023年以来,全国广播电视及网络视听行业从开展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到开展全国酒店电视操作复杂专项治理;从组建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到持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从打造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内容矩阵,到引领科技创新;从以大安全观统领安全保障,到以宽宏视野强化国际传播建设……一系列高质量发展之策,为精品内容创作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环境,让广播电视焕发出青春光芒,用新的影像故事为人民立言、为时代立传,促使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再创新高。如今,行业正在以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广电实践,开创新时期广播电视发展新格局,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