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的见证》摄影图册,走近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摄影记者的初心——

用一张张照片,彰显新闻的力量

作者:本报记者 孙海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10

  今年是范长江先生诞辰115周年。如何传承弘扬“长江精神”,做好新时代新闻人?在范长江先生之子范苏苏与五洲传播出版社日前在京联合召集的《历史的见证——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摄影记者作品选》新书分享会上,多位获奖摄影记者分享了各自的初心使命与从业感悟。

  激励后来人接力前行

  长江韬奋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作为长江韬奋奖的前身之一,范长江新闻奖于1991年设立,截至2005年共评选6届,从第七届开始改称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

  在获奖优秀新闻记者队伍中,先后有10多位摄影记者榜上有名。新闻摄影图册《历史的见证》选收江志顺、俞新宝、徐京星、王瑶、居杨、乔天富、王天定、于文国、李靖、贾国荣、王健、冯凯旋等12位获奖新闻摄影记者的作品120幅。他们用镜头记录下数十年来国家社会重大历史时刻、突发事件、社会民生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展示了新闻摄影作品助推社会进步、定格民族奋斗史的优良传统。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可贵的献身精神。”范苏苏在主编这本图册的过程中,对这些获奖摄影记者的精神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说,将他们的摄影作品编辑成书出版,集中展示他们在新闻实践中的观察与思考,揭示他们在时代变革中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小镜头有大爱心

  走南闯北、风雨兼程,上百万次按动快门,让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徐京星深刻体会到掌握新闻本质特征对把握新闻摄影决定性瞬间的重要性。他说,新闻现场是自己视觉神经最“亢奋”的时刻,摄影记者用相机和镜头肩负起对职业、对读者、对人民、对社会、对历史、对未来的责任。

  “我当摄影记者没当够!”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于文国说,摄影记者应具有“不给历史留下空白”的自觉与勇气。“好作品的生命远比人的寿命长。新闻、纪实摄影就其本身而言仅是一项技能而已,只有将这项技能融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事业,它才能显现出不朽的魅力。”

  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贾国荣谈道,媒体摄影之所以常青,是因为摄影的根本是为人和自然服务。小镜头从来就有大爱心,能够帮助别人,就堪称不朽事业。“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也不管摄影器材怎样日新月异,新闻纪实摄影的目标始终不变、坚决不变,那就是关注生命、关注命运。”

  向险而行 直面生死

  第一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江志顺从事摄影工作40多年。他深刻体会到,要当一名有作为的摄影记者,就要继承和发扬“范长江精神”,把镜头始终对准基层、对准群众的生活,把摄影的焦点永远定在第一线。

  回首那些年东奔西跑,江志顺练就了一双“铁腿”、一双“铁脚板”。1985年8月,老山前线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一次次迎着硝烟、越过雷区,穿过“生死线”。在前线3个多月时间里,他拍摄了战地新闻照片和资料照片3000多幅,在报刊上刊载100余幅。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名言,是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李靖的座右铭。在1988年发生在中国南沙群岛的“3·14”海战中,他主动请缨,最早抵达离敌人最近的华阳礁,在高温、高湿、高盐、缺淡水、补给困难、敌军环伺的80天里跑遍了所有礁盘,被晒成二度烧伤,他的采访本中至今还夹着一片从大腿上撕下来的巴掌大的皮。

  按下快门定格的许多瞬间,是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冯凯旋彼时的个人视角,也成为党史军史的影像文献。那一摞摞不计其数的底片资料、几十个移动硬盘里的数码照片,就像被凝固的时间河流,从中可见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的壮美凛冽。在她的家中和办公室里,一直放着两个行囊,里面装着必备的照相器材和简单而必要的出行用品——她随时准备闻令而动、踏上征程。

  “何其幸运,我曾在现场。”冯凯旋道出了新闻摄影记者的心声,“如果说我的摄影作品能够打动人,我想一定不只是因为摄影技术,更应源于照片背后的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