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新闻互动H5《寻访故衣 重走新四军红色足迹》
观先辈故衣 听动人故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08
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中,新四军驰骋江淮河汉、浴血华中敌后,为书就百年千秋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战斗征程中,牺牲将士数以万计,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用生命铸就了铁血军魂。
近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交汇点新闻推出互动H5《寻访故衣 重走新四军红色足迹》,从新四军东进的主战场江苏出发,寻访陪伴革命先辈的故衣,聆听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开启一场以“致敬”为名的时空之旅。
传达特殊寓意
“这里有一张历史船票,请点击查收!”点击《寻访故衣 重走新四军红色足迹》H5,便弹出这句话。
H5中的“时空博物馆”,展出了多件抗战时期军民的故衣,这些保存了数十年的文物,勾勒出峥嵘岁月的历史轮廓,更印证着“铁军精神”的侠骨与军民鱼水的柔情。
在互动页面,用户可以点击“时空博物馆”中展出的多件故衣,了解其背后故事。比如,点击观看钟期光上将的故衣时,页面中有多个按钮,可以继续了解这件故衣的细节和背后故事,可以进一步观看这件故衣的外观介绍、相关小故事和英雄简介。毕竟,有些人可能对钟期光不太了解,通过添加英雄简介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英雄的事迹。与大多名留青史的元帅将军不同,钟期光不是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领,也没有参加过长征,而是做政治工作的上将。他参加过长沙战役、苏中反“清乡”和反“扫荡”战斗、指挥高邮苏中宿北等战役,提出“军事科学院靠研究成果吃饭”的名言,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革命家。
故衣,不仅仅指那些在战场上留下战斗痕迹的衣服,在不同战线奋斗的革命先烈同样挥洒着他们的热血。
《寻访故衣 重走新四军红色足迹》展出的王海纹的旗袍,便是一个典型代表。王海纹在面对日寇对盐阜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大“扫荡”时,拒不投降,投河殉国,年仅17岁。此外,展出的抗战时期老百姓使用的蓑衣、行军时放置在马背上的袋子、新四军战士的军用鞋垫等一系列故衣,囊括了各个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注重细节展示
《寻访故衣 重走新四军红色足迹》十分注重对展出的故衣进行细节展示。毕竟,越是细小的部分,往往承载着不平凡的故事。这些细节,也让故衣背后的故事和人物变得有血有肉,让人们更能感受到艰苦岁月的不易。
在对钟期光上将的礼服进行外观介绍时,照片特意将礼服的袖子部分进行放大,便于观看细节。双排国徽图案烫金纽扣,衣领及袖口处点缀着金丝制成的松针花,以及袖口处的破损印记,都将故衣的不凡经历一一道出。
同样,在对姚永钦的白布衬衫进行外观介绍时,照片进行局部展示,文字写出重要信息:衬衫前身有4个清晰的枪眼;看不见的背后,有衬衫主人亲手缝制的“4”,意为机炮连足球队队员所穿的衣服。
在对粟裕将军的旧汗衫进行外观介绍时,这样写道:“由于长时间被穿着,原本洁白的面料已经泛黄、变得单薄;领口和袖口的位置严重开裂,布满了破洞;究竟是谁会穿如此破旧的衣服呢?”提出疑问的同时,不禁引起人们的好奇。在解开疑惑时,文字介绍:1955年,粟裕将军被授予大将军衔。虽然此时的粟裕已是功成名就,但他依然坚持着抗战时期的朴素穿着,许多衣服穿到发灰、发白也舍不得丢,就像这件破汗衫,很难想象它陪伴开国第一大将的日子有多久。
故衣无言,《寻访故衣 重走新四军红色足迹》却以新媒体的方式让文物讲故事,传递着不朽的新四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