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长三角“护苗”工作优秀案例

作者:浙江省“扫黄打非”办公室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9-19

  长三角“护苗2024·绿书签”集中宣传活动暨浙江省“绿书签行动”启动。


  启动仪式上,“网络护苗”倡议书发布。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提供)


  9月6日,长三角“护苗2024·绿书签”集中宣传活动暨浙江省“绿书签行动”启动仪式在浙江嘉善举行。活动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党委宣传部、“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举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长三角“护苗”工作深入开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活动现场发布了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21个具有鲜明地域辨识度的“护苗”工作案例,充分展示了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在未成年人保护和“护苗”工作中取得的成果。12家长三角重点网络平台企业共同发布“网络护苗”倡议书。

  近年来,浙江深入贯彻落实有关部署,多措并举、探索创新,不断推动全省“护苗”工作取得新成效。依托覆盖全省的“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工作站和维护青少年权益岗,以“绿书签”海报设计征集、微宣讲大赛、自编文艺节目和“开学第一课”等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护苗”宣传活动,全年开展各类活动1万余场次,发放“绿书签”宣传海报24万余张、“绿书签”77万余张。同时,培育打造了杭州“‘余’悦‘护苗’”、湖州“护苗·童装伴成长”、嘉兴示范区“护苗”联盟、金丽衢“尽力趣”“护苗”等一大批特色“护苗”工作品牌,在全省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上海市


  “护苗”·未成年人保护联盟


  上海市宝山区“扫黄打非”工作办公室牵头网信、公安等部门共同组建宝山区“护苗”·未成年人保护联盟,在法治宣传、联合整治、线索抄告、信息共享等方面共同发力,构建行刑双向衔接及刑行衔接的闭环体系,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广泛开展法治宣讲,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行动,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强化案件查办。联盟自成立以来共查办发行非法进口电子出版物、传播违禁内容网络信息等各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案件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名。


  “护苗”小灵虹


  上海市虹口区紧紧围绕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精心打造“护苗”小灵虹品牌,以“小灵虹”动漫形象为基础,多部门联合推出“护苗”公益宣传片,创作“护苗”行动儿童剧,编创“护苗”网络微剧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护苗”宣传活动,持续倡导健康上网和绿色阅读,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苗”宣传覆盖全区及60余所中小学,近5万名师生受教,有效提升广大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对“护苗”知识的认识度和社会知晓度,不断扩大“护苗”工作的影响力。


  “护苗”讲师团


  上海市金山区2022年成立“护苗”讲师团,讲师团成员来自“扫黄打非”成员单位优秀青年及基层“扫黄打非”志愿者骨干。该品牌整合“护苗”知识、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等内容,以“护苗小课堂”的形式,依托爱心暑托班、开学第一课、主题法治班会等平台,面向辖区青少年持续开展“护苗”主题宣教活动,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和远离有害出版物。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护苗小课堂”120余场次,参与青少年1800余人次,切实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文小虎护苗”


  上海市静安区找准融入“五大保护”切入点,着力打造“文小虎护苗”品牌,使“护苗”行动深入人心。在全市率先发放《文化法韵》系列普法读物和“文小虎护苗”系列课件,制作“护苗2024·绿书签行动”公益宣传片,成立“文小虎护苗”宣讲团和志愿者联盟,推出“静听之声·静心未你”系列网络视频,开展巡讲巡演和网络直播等多样化“文小虎护苗”讲堂活动,进一步扩大“护苗”朋友圈。近年来,举办各类活动百余场,发布推文百余篇,辐射学校学生10万余人次。


  “青木护苗”


  上海市青浦区“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区人民检察院倾力打造“青木护苗”品牌,建立全市首个区级未成年人检察保护中心,以实体化场所赋能未成年人一体化保护,打造八大多功能区及1+4+N的专业化队伍。充分履行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四合一”职能,主动开展法治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今年以来,开展犯罪预防和被害预防教育26次,受众13795人,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性侵案件获评全国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


  江苏省


  五“建”齐发 聚力“护苗”


  江苏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坚持整体谋划、协同联动,健全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家校社企多方共建的“护苗”体系。建机制,省委宣传部牵头11个部门出台实施联合整治涉未成年人非法有害出版传播活动工作机制。建内容,制作《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等教学视频,在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上线。建阵地,全省已建成6500多个校园“护苗”工作站。建队伍,1万多名“护苗”宣讲员活跃在基层一线。建品牌,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创建“送你一枚绿书签”工作品牌。


  “护苗”“好地方”


  江苏省扬州市坚持“大护苗”理念,统筹各方资源积极打造“护苗”“好地方”工作品牌,形成良好社会宣传氛围。建成各类“护苗”工作站196家,依托首家儿童主题书店——琥珀书店成立“护苗”教育实践基地。开通“护苗好地方”抖音号,制作发布“护苗爱苗”短视频,并举办“E心护航”短视频大赛。遴选市县乡三级“护苗”宣讲员889人,通过网络直播等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宣讲水平,推动“绿书签”宣传内容接地气、形式有新意、活动有实效。


  五+“护苗”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构建完善学校教育、家庭引导、社会参与的多位一体“护苗”体系。“护苗+网络”,开展“青少年的云端心灵驿站”等活动,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护苗+文艺”,举办多场草坪“护苗”诗歌朗诵会等,推进全民阅读。“护苗+非遗”,结合学淮剧、练杂技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护苗+研学”,在红色教育基地建立“护苗”工作站,开展红色“护苗”研学课堂。“护苗+法治”,常态化实施校园周边“护苗”助学专项检查等,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春华秋实”全域“护苗”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经济开发区华庄街道联合公安、教育、市监等部门及社会力量成立“春华秋实”“护苗”联盟,实现校园“护苗”工作站全覆盖。持续开展“护苗好书共享”“‘e’时代下的青少年社交”等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成长的环境氛围。广泛发动律师、“五老”、教师等加入“护苗”宣讲员队伍,扩大“护苗”朋友圈。创新宣传方式,打造“花苗苗、庄稼稼守护天使”“护苗”IP,原创诗朗诵《“扫黄打非”正乾坤》、相声《如此商机》等深受欢迎。


  逐梦前行·向阳新生


  江苏南通如皋市城北街道新生社区紧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创作“逐梦前行·向阳新生”主题“护苗”宣传作品。坚持打防并举、源头治理,在加强巡查监管、净化文化环境的基础上,突出预防为先、教育为重,针对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先后创作音乐剧《熊作家的熊生之路》、动画《你好,如小朗》、木偶剧《后会无“欺”》等作品,以生动的卡通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潜移默化促进“护苗”理念入脑入心入行。


  “润心·护苗”


  江苏苏州张家港市云盘小学深入开展校园“护苗”行动,以“1+1+N”工作模式打造“润心·护苗”工作品牌,得到学生、家长称许。由专家、骨干教师、家长代表组成的“润心”志愿服务队,由学生组成的“护苗”小校长宣讲队,依托校园“护苗”工作站常态化开设“小云雀大讲坛”“五心服务润童心”等特色课程,“护苗·绿书签”“护苗·网络安全”“护苗·阅读悦美”“护苗·亲子共读”等主题活动缤纷多彩、蔚然成风。


  浙江省


  “护苗”·童装伴成长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充分发挥“中国童装之都”产业特色,打造“护苗·童装伴成长”品牌。建立首个商城“123”护苗监管工作法,累计开展各类巡查、宣教等活动890余次,收集不良图样107件。建立童装企业设计图案内审机制和版权审核机制,组建“护苗”童装企业培育库,选树各类优质童装企业90家。自主研编童装设计、制作等原创校本课程10余套。创新“家庭护卫行动”大课堂,打造主题“护苗”基地,家、校、社、企多方携手,筑牢未成年人成长安全防线。


  示范区“护苗”联盟


  2021年起,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联合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共同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护苗”联盟。成立“扫黄打非”示范区五镇联盟,推出“护苗”联盟实践示范线路,建立“护苗”实践阵地23个。发布示范区“护苗”联防机制,启动“城镇圈·护苗”联防联建,开展“护苗”工作进校园等“五进”活动139场,参与青少年约1.8万人次。成立“护苗”联盟小小宣讲队,推出宣教倡“护苗”等品牌活动,为三地青少年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


  金丽衢“尽力趣”“护苗”


  浙江金华、丽水、衢州三地持续深化“扫黄打非”区域联防协作,共同打造“尽心护苗、全力护苗、趣味护苗”——“尽力趣”“护苗”品牌。开展“正道护苗圈”优秀作品展、“‘开学季’护苗·‘尽力趣’成长”等活动,宣传“护苗”IP形象九宫格,展示“护苗”主题作品300余件,联合发布“护苗”36计,推广金华“童话护苗”、丽水“鲁冰花”、衢州“暖阳守护未来”等子品牌36个,打造“护苗”共建站点9个,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共办、品牌共创,营造浓厚的合力“护苗”氛围。


  “曙光护苗”


  浙江台州温岭市结合本地曙光文化和曙光狮城市IP,打造“曙光护苗”工作品牌。组建部门、学校、社区、家庭“四位一体”“护苗”联盟,开设30余个“曙光护苗”工作站,设立“曙光护苗”随手拍举报平台。推行曙光阅读计划,今年发放“曙光阅读包”2000余份,开展亲子阅读推广活动200余场。制作宣传视频6个,创作文艺文化作品20余个,开展演出300余场次。以九龙小学为试点,共建“一”公里“护苗”圈,打出“一”整套组合拳,创新“一”条链“护苗”网,“一”键解锁“护苗”新动能。


  淘宝“绿网计划”项目


  淘宝“绿网计划”项目通过搜索框这个“小切口”,每天上千万次的触达转化,把普法宣导精准推送给特定用户,共同开展“网络护苗”。推进读书计划,举办“绿书签·护苗”专项活动推荐好书。成立专班专项治理少儿非法出版物,共处理违规商品1.4万余件。联合10家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成员,发布正版书籍鉴定科普视频。打造电商平台第一个未成年人保护模式,智能化屏蔽不适宜未成年人浏览的信息。多形式传播“护苗”,科普教育人数达1.1亿次,活动宣传曝光量达3.1亿,370余万网民自发成为普法公益守护者。


  安徽省


  龙池胖胖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省级“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龙池社区,打造“龙池胖胖”“护苗”卫士IP形象,为“扫黄打非”工作代言。龙池社区将网格化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相结合,社区网格员身兼“扫黄打非”宣传员和义务监督员,在社区网格内无死角开展宣传和巡查,守护好身边的文化净土,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襄风侠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扫黄打非”办公室结合地域特点,发布“扫黄打非”IP形象“襄风侠”。身披红色斗篷,寓意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充满热情和力量;手持蓝色盾牌,守护青少年健康上网、绿色阅读。“襄风侠”活泼帅气,充分表达“扫黄打非”守卫文化安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等主题,着力提升“扫黄打非”共建共治水平。推出以“襄风侠”IP形象为基础的“扫黄打非”系列动漫视频课,进一步扩大“扫黄打非”工作社会宣传。


  蓝朋友树洞信箱


  “蓝朋友树洞信箱”是安徽省宣城市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创新举措,依托“府检联动”机制,将刷着“检察蓝”的信箱挂到218所中小学校,在充分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同时,积极回应同学们的法治诉求,及时解决苗头隐患问题,打通孩子与检察官之间双向互动的渠道。制作微动漫《“树洞”的回音》,告诉孩子“心事”会被倾听回应,困扰也会被解决。宣城以打造“蓝朋友树洞信箱”未检品牌为抓手,与全社会共同托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蓝天。


  “铜娃护苗”


  安徽省铜陵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将本地民俗造型——“铜娃”形象融入“护苗”专项行动,打造“童童”“玲玲”作为“护苗”IP形象,赋予其正义勇敢、明辨是非的特质,倡导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结合古铜都矿工冶铜作坊、青少年学习生活等不同场景,创作推出动漫《铜娃说“扫黄打非”》《铜娃说拒绝有害图书》、漫画《铜娃说法》等作品,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引导青少年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护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全社会共树新风正气的文化环境。


  阳光成长


  安徽省合肥市青少年健康成长全媒体节目《阳光成长》,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广播电视台等部门(单位)共同主办,是合肥市首档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节目,聚焦当前中小学生的文明健康教育状况,邀请有关专家向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宣讲相关法律法规、普及相关知识,对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健康教育等,促进全社会关心、爱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节目已播出2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