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进基层 共享风清气正“新”环境

作者:张艺臻 姚乃琳 孔俊森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9-12

  近年来,浙江全省“扫黄打非”战线提高站位、增强敏锐,把握“扫黄打非”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好相关工作。浙江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深入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整治的同时,不断完善“扫黄打非”长效机制,全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坚决筑牢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群众监督 筑牢基层“防火墙”

  日前,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综合执法指挥中心接到辖区内某包装制品公司无证印刷的群众举报后,指派执法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在确认问题属实后,根据相关规定对该事件予立案查处。

  “普法进社区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不仅在寓教于乐中引导群众自觉构筑‘防火墙’,也能推动信息上报、联防联控,及时掌握处置‘扫黄打非’违规线索。”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今年以来,瓶窑镇持续不断开展常态化宣教,全面提高“扫黄打非”工作在群众中的知晓率与参与度,并结合辖区特点,以“典型案例”为抓手,充分发挥第三方驻队律师服务的优势,组织开展执法人员普法进社区宣传活动,在小区人群密集处设置群众投诉台和法律服务咨询服务台,引导居民群众树立自觉抵制各类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的意识,依法维权、积极监督,筑牢基层“防火墙”。

  密织网络 延伸基层工作触角

  “在活动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做好‘扫黄打非’工作的方法,提高了警惕性。”龙山镇网格员张女士说。

  张女士所说的活动,就是由永康市龙山镇主办的“村苗学堂活动”。该活动主要围绕“扫黄打非”日常巡查的主要任务、重点巡查范围、线索处置、如何鉴别非法出版物等内容对网格员进行培训,不断强化镇村两级干部的业务能力。

  近年来,基层“扫黄打非”工作在团结鼓舞人民群众、抵御有害思想和文化侵袭、维护未成年人文化权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巩固基层宣传思想阵地等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永康市“扫黄打非”成绩突出单位之一,龙山镇通过强化“扫黄打非”业务能力培训、阵地建设、氛围营造的三强赋能行动,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目前,除了以“村苗课堂”提升镇村两级干部业务能力,还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打造提升“112”阵地,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桥下小学、曙光村、梅陇村四大阵地资源,全方位普及“扫黄打非”知识,延伸“扫黄打非”工作触角,打造全域“护苗”新格局,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此外,该镇还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结合“五一”劳动节、端午节等重要节日,以有奖问答、问答大转盘、制作“绿书签”等形式,吸引大小村民参与,不断拓宽“扫黄打非”的宣传覆盖面,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黄”与“非”。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8场,发放宣传资料80000余份、宣传奖品5000余份,惠及8000余人。

  实施“党建+”推动工作见实效

  走进金华市金东区鞋塘办事处所属辖区,社区公共活动区域张贴着醒目的“扫黄打非”宣传标语。

  “我们这里不但有‘扫黄打非’工作小组,还有网格员、宣传员、信息员日常巡逻,让老百姓的文化环境很干净、很安全。”金华市金东区鞋塘居民说。

  据悉,近年来,金华市金东区鞋塘办事处坚持党建引领,衍生“党建+”工作模式,通过精做“党建+组织保障”“党建+文明实践”“党建+平安建设”三大内容,实现“扫黄打非”与党建的深度融合。

  该办事处以落实主体责任为关键点,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为切入点,通过“党建+组织保障”,建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网格长,村“两委”干部、联村干部、社会公益者为网格员的乡村网格治理体系,并适时召开“扫黄打非”联席会议,层层进行安排,级级抓好落实,真正把“扫黄打非”工作摆上位、抓上手。该办事处依托“党建+文明实践”,发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等实践阵地的作用,利用专题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等方式,开展“扫黄打非”宣传宣讲志愿活动,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走深走实更走心。

  目前,鞋塘办事处还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平安建设,发挥网格员、宣传员、信息员作用,结合基层派出所力量,发挥日常巡查机制,开展违法违规出版物排查行动,通过堵住源头、掐断传播链,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今年以来,开展“扫黄打非”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专项行动20余次。

  “扫黄打非”工作的基础、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基层治理,是有效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目前,浙江各市、县(市、区)正在建立“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长效工作机制,在不断探索“扫黄打非”基层工作新路径,打通宣传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同时,让更多人参与到“扫黄打非”活动中,共同构建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