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交流 中非媒体蓄力深化合作

作者:本报记者 齐雅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9-03

  第六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现场。

  据中国日报网

  7月16日,《人民日报》和科特迪瓦媒体在科特迪瓦阿比让开展“新时代中非合作”联合采访。

  据人民日报


  “友谊·合作”中非媒体智库合作交流成果展、“发展·创新”新时代的大视听技术成果展、“传承·互鉴”北京精品文创体验展……在8月21日举办的第六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暨中非智库高端对话期间,论坛同期举办的展览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有人仔细观看宣传片,了解中非媒体合作的丰硕成果,也有人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应用的最新成果。

  在中非媒体合作论坛机制引领下,今年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媒体行业主管部门和媒体机构,携手推动达成一系列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论坛上,来自中国和40多个非洲国家的政府部门、媒体、智库及国际组织的500余名代表,共话中非合作与未来,深化媒体和智库领域务实合作。


  展示中非媒体合作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在中非友好合作的大背景下,中非媒体合作显得尤为关键。此次论坛上,中非各方记者穿梭于会场与展览中,积极报道中非媒体合作的典型案例。“发展”“合作”“共享”等关键词也成为高频词。

  过去几年,大量布隆迪的记者有机会参与到同中国媒体合作的项目中,比如进行实习、参观访问,使得他们可以从中获益,以加强双边媒体的能力建设。布隆迪通信、信息技术与媒体部部长莱奥卡迪·恩达卡伊萨巴介绍,目前,布隆迪将媒体视作重要工具,致力于为公民提供国家发展方面的国际资讯,借助全国范围内的各大媒体平台,保证信息可惠及大众,交流有效且包容。

  同样,最近几年,中国和中非共和国两国的媒体合作也取得了新发展,不少中非共和国媒体人得到专业培训,搭建了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中非共和国新闻媒体部部长兼政府发言人马克西姆·巴拉卢就表示,非洲媒体发展想要取得进步,应该优先考虑与中国的互利合作。

  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高度重视社会报道和调研,在非洲35个国家设有38个分社,每年涉非稿件超过2万条次,全方位展示了中非合作的丰硕成果。同时,作为中国国家高端智库方阵中唯一的媒体型智库,新华社不断围绕中非合作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为有关各方决策提供了参考和智力支持。

  新华社副社长刘健介绍,新华社倡议发起的金砖国家媒体高端论坛、世界媒体峰会、“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以及“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等多边交流合作平台,广泛邀请非洲国家政府、媒体、智库和高校参加平台机制下的各类会议和活动。今年10月,新华社还将在新疆举办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以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为主题,广泛邀请非洲国家媒体智库负责人来华参会。新华社在非洲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与非洲伙伴的情谊愈发深厚,合作硕果累累。

  近期,冈比亚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能力建设计划,旨在促进和增强媒体素养以及本地内容制作,使公民获取可靠信息,培养创造力,并确保媒体反映大家的不同声音和经历。冈比亚信息部部长伊斯梅拉·塞赛介绍,政府最近还与内容开发商和媒体公司合作,制作了纪录片和短片,展示冈比亚的发展历程和政府举措,这些作品在让公民了解和参与国家问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充当了与全球受众联系的桥梁。

  快手是全球领先的内容社区和社交平台,在做好国内业务的同时,其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快手的海外短视频社交平台包括Kwai和Snack Video,业务覆盖拉美、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希望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势,以及在国内市场积累的丰富经验,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提供同样优质的短视频和直播服务。”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震说。

  目前,在快手平台上,已经有非常多关于非洲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受到用户的欢迎,很多中非友好的故事在快手上广泛传播,为中非文化交流和友谊传递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深入报道对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中非媒体共同讲好中非合作发展的故事,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贡献了力量,大家也纷纷发出“与中国合作”“分享经验”“加强相互了解”等感慨。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有必要通过媒体和智库的合作与交流,让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发展。我们要加强能力建设,建立良好的媒体生态环境,造福于中国、造福于非洲、造福于全世界。”索马里新闻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达乌德·阿维斯·贾马还呼吁,中非媒体应抓住机会建立伙伴关系,分享实践经验,探索媒体合作的新方法。

  “对科摩罗而言,与中国的合作至关重要。”科摩罗促进性别平等、团结及新闻部新闻与联络局局长宾贾德·伊斯梅拉说,“中非在媒体领域的良好合作,使我们不仅能够受益于媒体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专业知识,还能帮助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这种合作,我们能够进一步推进媒体基础设施现代化,改善专业人员的培训,并使我们的媒体内容更加多样化,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期望。”

  随着媒体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中非媒介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非洲电影协会驻华首席代表、海上丝绸之路印度洋岛屿协会执行副主席吕克·本扎表示,中非媒介在促进双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媒体报道和影视作品等,中非人民能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消除误解,为中非友好贡献力量。

  “媒体是促进人民友谊的力量,中国和非洲在有关发展和战略一致性上保持了很好的伙伴关系。双方通过发挥彼此的专业优势和资源,走上了互学、互建、共同繁荣的道路,共同应对挑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着新机遇。我希望中非媒体继续友好合作,努力做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全球发展的促进者,共同讲好中非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学术委员会成员、埃及原驻华教育科技文化参赞乌麦伊麦·迦尼姆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津巴布韦新闻、宣传和广播服务部副部长奥姆菲尔·马鲁丕回忆,中国在过去不断帮助非洲加强建设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基础设施。通过建立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中国仍然是非洲和世界技术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讲好各自故事 互相借鉴所长


  “为了节省时间,我直接说中文。”论坛现场,多位长期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嘉宾,对中国故事、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的理解。流利的中文,既道出了不少趣味故事,也提出了独特见解。

  《今日中国》杂志阿拉伯语版副主编侯赛因·伊斯梅尔便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中非双方应共同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通过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国际传媒平台,塑造真实、立体的国家形象。其次,加强教育领域和学术领域的交流,例如输送更多留学生,提供更多奖学金,加强学术和文化交流,这将有助于年青一代加深彼此友谊,更深刻地理解并欣赏中非双方文化。再次,在传媒和艺术创作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投资和制作反映中非历史文化的电影、电视剧和历史作品,通过国际媒体平台展示,扩大受众范围。

  针对中非媒体应该协同合作、共同努力这一观点,莱奥卡迪·恩达卡伊萨巴说道:“我们需要推出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新闻报道,重点报道积极举措和工作成果,同时打击虚假信息,而这些都需要媒体之间进行交流并加强合作,互相借鉴经验。此外,双方媒体应协同针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共同发声,树立‘全球南方’国家媒体合作的典范。”

  南非国家政府学院院长布萨尼·恩卡韦尼提到,“我们需要开展一些针对媒体人专业能力提升的相关项目培训,促进媒体更好地助力社会和学界对于中非合作的研究和认识,让非洲年轻人能够真正成为社会有用的力量。”

  怎样讲好各自的故事,并成为优秀的历史记录者?“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亲眼来看一下,看看发生了什么。因此,对中国和非洲来说,这是我们共同需要的东西,来进一步进行文明之间的比较研究。我们需要鼓励更多的研究者、学者和记者,来中国看一看,到非洲看一看。”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叶海林说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透露,中国社会科学院将继续大力推动中国非洲研究院、中国非洲研究学术共同体,与非洲媒体智库加强交流合作,尤其是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和非洲现代化三大全球倡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课题、重要议题的联合研究,加强在人才培养、话语构建、国际传播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和战略合作。

  在进行国际传播中,面对文化不了解、快速发展不理解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柴瑜也呼吁,一方面要加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加快构建叙事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传播能力的建设,让非洲即更广泛的人群理解中华文化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