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山市香山书房:
百家书房百样精彩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23
金钟湖公园香山书房中,读者在认真阅读。
荔景苑景区香山书房外景。 李正浩 摄
05、06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李泽罡摄
从学校到社区,从商业广场到香山田野,有一种公共阅读空间遍布中山市城镇村:香山书房。近3年来,香山书房无声无息间走到中山市民身边,成为人人爱去的新晋阅读胜地。
如今,中山香山书房总量已经达到百余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风格各异的香山书房不期而遇,还可以在这里参加亲子活动、文化交流,乐享休闲时光。
香山书房的存在,已不仅仅是阅读场所那么简单,更是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逐步成长为中山市新的文化地标。参加“书香中国万里行”采访团的记者在此次采访中深切地感受到,香山书房的建设、运营模式是成功的,同时能够为其他书香城市提供借鉴和启示意义。
公建民营,盘活各类“沉睡”资源
8月17日上午,“书香中国万里行”采访团来到位于中山市东区街道繁华地带的华侨公园,一座白色的现代建筑静静矗立于一片盎然绿意中,这便是今年5月对外开放的华侨公园香山书房。在这里,记者们偶遇前来看书的70多岁的凌垣华夫妇。他和老伴儿常常来这里看书,传统文化、美食等类型的图书都是他们喜欢的。两位老人家说,这家书房离家很近,特别方便。另外,书房管理得好,每天开放时间都有保证,他们一般上午来,有时晚上也来。
回顾历史,华侨公园西南侧区域前身是中山市颐老院的一部分,历经了岁月的沉淀。如今,通过精心的建筑打造和园林景观翻新,这里成为一家香山书房,它既保留了颐老院的复古韵味,又注入了现代设计的活力。
记者们来到金钟湖公园香山书房,透过全景玻璃,山湖相映的景致尽收眼底。实际上,在此重新改造之前,这里是一个长期闲置的建筑。香山书房启动后,这处闲置建筑被改造升级为香山书房,热度空前。
在中山市,大部分香山书房由“闲置改造”而来。据中山纪念图书馆副馆长赵嘉俊介绍,在香山书房建设运营过程中,中山坚持低投入建设、低成本运营、高水平服务,通过盘活、串起各类“沉睡资产”和“孤立资源”,构建起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这既降低了书房建设的成本,也是盘活利用国有或集体闲置物业的重要尝试。
记者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大概有40%的香山书房都是由社会力量参与投入去建设和运营的。比如,在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读者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到隔壁接受“轻餐饮”的有偿服务,有社会力量参与到香山书房的运营中,使得服务配套更加完善,能够满足群众更多元化的需求。
共建共享,升级公共阅读空间
说起书香城市建设,实际上,很多城市都不缺少公共阅读空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传统的阅读空间普遍存在设备老旧、设施简单、功能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很多城市开启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公共阅读空间升级改造之路。
如今,香山书房的阅读空间、图书管理、运营模式焕然一新,成为中山市全民阅读空间升级改造的生动实践。从公园到社区、从市区到乡镇,虽然此次集中于对香山书房主题的采访,但是所到之处,采访团不断发现惊喜。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三乡镇桥头稻田香山书房、沙溪镇农商银行优优儿童金融智慧营香山书房、荔景苑景区香山书房,乡村+阅读、银行+阅读、景区+阅读……香山书房建设将阅读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各个场景当中。
香山书房建成之后,是否实现了可持续运营?人流量就是一个最直观的参考指标。2023年,中山全市香山书房累计接待读者约284万人次,借阅量超67万册次,与香山书房建成前相比,全市借阅量大幅增长。事实证明,香山书房建成后,运营成效显著。记者所到之处感受到,很多香山书房的人流量都非常可观,有的来书房看书、有的来书房集章打卡、有的来书房写暑假作业、有的来参加文化沙龙……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年轻人,他们都可以在香山书房找到停留、驻足的理由。
这源于香山书房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一场景一主题”的推进方式,以满足不同群体在不同场景下对阅读场馆的差异化需求。比如,依托乡村振兴精品村、美丽宜居村、公园、文旅融合项目等建设精品示范香山书房,打造标杆典范;依托美丽校园场景建设校园类香山书房,促成公共图书馆资源进校园;依托住宅小区、景区景点、公园广场建设香山书房,使城乡读者更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创新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
书房建设好,更要运营好。如何创新运营,让香山书房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活力?这是记者们关心的问题。以中山市西区街道西苑社区香山书房为例,其“人才引育”管理模式颇有新意。据西苑社区党委委员吴嘉明介绍,西苑社区将原社区书房升级改造成香山书房,该书房率先探索“人才引育”管理模式,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青年创业团队合作,推出了“人才创梦”咖啡。记者在西苑社区香山书房看到,阅读座位区几乎座无虚席。吴嘉明介绍,在最初运营时,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每张桌子配备4把椅子,后来发现读者越来越多,现在从每张桌子的4把椅子变成8把椅子。据了解,西苑社区香山书房今年以来人流量破8万。
在创新运营方面,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公众号上发布书房志愿者的招募信息,每次很快就能招满。”吴嘉明谈道,香山书房志愿者招募受到当地市民欢迎。2023年8月,中山市印发《中山市“香山书房”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招募青年志愿者。“主管部门+社区+社会力量”的新型运营模式,成为香山书房可持续运营的主要动力。
“建成之后,如果有个别书房运营效果不好怎么办?”“实事求是。”赵嘉俊介绍,今后,香山书房将在运营管理和服务群众两方面着力,出台香山书房运营管理细则、推出机制,进一步健全香山书房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硬性的空间打造上,香山书房提供舒适、优美的阅读空间;在软性的阅读服务上,按照“大文化”建设理念,香山书房不仅具备“藏、阅、借、还”书等阅读服务功能,还拓展了艺术展览、文化沙龙、小型演出等复合功能,可根据群众需求“变身”为艺术演出、文艺展厅、阅读沙龙的平台。赵嘉俊介绍,通过持续开展“香山书房之约”等系列品牌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推动香山书房建设、运营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