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隔屏观赛宛若置身现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20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开幕式的露天开放场地、赛事的融媒体传播、赛事转播的“黑科技”应用、社交平台的创新互动玩法……在这个炎炎夏季,巴黎奥运会掀起了一波波热潮,带来了一场夏日狂欢与视觉盛宴。各大媒体、平台则充分运用人工智能(AI)、5G、超高清和云转播等新技术对其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报道,向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力与美的视听盛宴,让大家隔屏观赛宛若置身赛场。今年的奥运会在“中国科技之光”的加持下,有哪些创新科技应用呢?
融媒创新+AIGC
全媒体直击巴黎奥运
从赛场到屏幕、从大模型到大赛事,巴黎奥运会上艺术与科技同体育交相辉映。面对巴黎奥运会这场视听盛宴,各传媒机构更像是举行了一场媒体融合成果大展示,通过打通屏、网、端、微等全平台的多元形式产品,全景式报道奥运燃情时刻,以“立体化呈现+新技术应用”的全媒体表达方式,开展移动化、个性化、故事化和直播化的奥运报道。
中央级媒体充分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在巴黎奥运会的融合报道中不断创新探索。从发布的巴黎奥运会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先导片《你好巴黎》到“AIGC看奥运”,新华社带领观众从AI的视角“看”奥运。同时,新华社运用AIGC、AI、虚拟现实(VR)等技术,推出了“AI动漫夺金时刻”“中国奥运健儿群星闪耀时”九宫格国漫风格海报;而互动H5《“中国网友乒乓球队”申请出战!》则综合运用3D建模、VR等技术,首次实现全网实时多端口联机匹配,总浏览量破2亿次。
人民日报社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推出微视频——国风动画片《奔赴热爱》,将孙悟空等动漫形象与篮球、水上运动、霹雳舞等奥运项目相连接,以新潮的故事表达方式向年轻用户宣介奥运、传播奥运精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以央视听媒体大模型为支撑,生成奖牌榜等播出内容,大幅提升了媒体编创效率。央视频通过央小频AI智能体与用户互动,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集视听、互动、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个性化观赛平台。
在巴黎奥运会报道中,各地方媒体则是平面媒体向视听传播延伸,视听媒体向图文传播辐射,充分展示了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成效。澎湃新闻除应用数字人进行视频新闻播报与AI图像视频设计外,还以AI互动模型为支撑与读者、观众互动交流。封面新闻则从词、曲、动画等方面融合全新AIGC技术,全流程AI制作了原创动画MV《巴黎之夜》,带观众领略奥运激情与浪漫巴黎。
各类平台对AIGC的应用更是驾轻就熟。中国移动咪咕推出了AI中国时刻、AI赛点识别、AI智能解说、AI球星点亮、AI视频增强等功能,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的个性化观赛体验。在AIGC内容生产智能算法的支撑下,咪咕用户还可自动筛选并生成赛事精彩片段,如竖屏战报和智能封面短视频等,在提升用户观赛体验的同时,开启了赛事内容“出圈”传播的新玩法。而腾讯体育、腾讯视频和腾讯新闻则嵌入了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的AI原生应用腾讯元宝,在为用户提供奥运知识检索的同时,提供多样生图、生视频的AIGC玩法。
在奥运赛事传播过程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短视频和点播内容在引流和传播上发挥的巨大作用。从快手的奥运频道主会场,到抖音的话题播放和独家节目,再到腾讯视频的原创内容……观众可以通过自制节目、明星互动、短视频及点播内容等形式,参与到奥运之中,体验更加丰富、立体的奥运会。
对媒体而言,由这些平台账号组成的内容传播矩阵不仅深度挖掘了奥运的多元价值,还更广泛地覆盖了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这些平台的创新探索,为奥运营销和用户互动拓展了新通路,也为未来的大型赛事运营提供了宝贵经验。
云计算+5G+超高清
奥运转播迈入新时代
云转播首次成为奥运直播信号分发主要方式、5G支撑起在体育场外开放城市空间举行的开幕式盛典、主转播商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在全球公共信号制作中采用4K HDR和5.1.4杜比全景声格式、总台承担田径比赛和闭幕式的8K超高清公用信号的制作与传输……巴黎奥运会以更数字、更智能、更绿色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而中国视听机构与科技企业的参与,更是给这场体育与浪漫邂逅的视听盛宴增添了浓浓的“中国红”。
OBS统计数据显示,有54家持权转播机构采用云计算分发直播信号,远程服务中有三分之二通过阿里云与OBS共同打造的OBS Live Cloud传输。与传统的卫星和光缆转播相较,云转播更加智能、绿色;信道容量更大,能稳定传输更丰富且高质量的直播内容;成本效益更高,能大幅减少现场设备、人员数量和能源消耗。此外,云转播还可将AI技术应用其中。在14个部署了阿里云AI增强技术的比赛场馆中,“子弹时间”“时空定格”等功能直接应用于直播信号中。
以巴黎城市为舞台、以塞纳河为跑道、以码头做观众席……在开放城市空间举办的开幕式创新浪漫、典雅时尚,但也给直播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5G技术则为这场盛典的直播提供了网络支撑。法国电信运营商Orange在塞纳河上搭建了6公里长的5G专网,采用“5G专网+智能手机摄像机”的解决方案,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现场影像。此外,在闭幕式活动、法兰西体育场、贝西竞技场和巴黎拉德芳斯竞技场中也部署有5G专网应用。
在奥运会这个视听传媒机构的竞技场上,超高清技术应用成为提升观赛体验的首选。OBS在全球公共信号制作中采用的4K HDR和5.1.4杜比全景声格式,为用户提供了更美好、更沉浸的赛事转播。而总台承担的田径比赛和闭幕式公用信号制作与传输,则采用的是8K超高清技术。
同时,国内外部分传媒机构已开始探索奥运赛事转播和电影院线的业务融合,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奥运剧场体验。总台除通过“百城千屏”为我国观众提供户外大屏8K赛事转播外,还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合作,在全国数百家影城开展奥运会开幕式和赛事直播业务。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则在150多家IMAX影院直播开幕式,并在约160家AMC影院直播精选赛事。
数字孪生+AI
体验清朗个性化奥运
今年4月,国际奥委会发布了《奥林匹克AI议程》,提出了国际奥委会引领全球体育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计划的框架。巴黎奥运会也在积极应用AI,启用了AI监测系统、运动员365平台、场馆数字孪生等,提升运动员和赛事管理水平。
巴黎奥运会首次利用AI技术为运动员提供安全的网络空间,AI监测系统成为一大亮点。该系统支持超过35种语言,能实时监测社交媒体平台,保护运动员免受网络暴力的侵害,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安全的网络环境,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AI监测系统可自动识别并标记出具有网络暴力倾向的内容,以供相关社交媒体平台处理,帮助运动员专注于比赛。
同时,各持权转播商也将音视频智能生成、虚拟记者、多视角等AI技术应用于赛事呈现中,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个性化视听服务。而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则使观赛体验产生了更大的变化。AR技术的应用,让观众在比赛场馆内外可通过手机或智能眼镜实时获取比赛数据和运动员信息,享受更加个性化的观赛体验。
首次成功应用于乒乓球和射箭赛事的国际公用信号转播的全国产体育赛事AI产品——InnoMotion赛事转播方案,则是利用3D无感知运动捕捉技术,实时获得空间运动姿态信息,并采用3D与混合现实(MR)技术呈现。该产品在没有穿戴设备的情况下,可实现多人、大范围、多角度的多元场景覆盖,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沉浸式观赛体验。
总台在奥运会公用信号制作中使用了多种AI辅助拍摄手段,灵活捕捉赛事精彩瞬间。同时,总台还运用CMG媒体云+AI辅助节目制作、智能化产品“AI赛事战报”应用、搭建云渲染虚拟演播区等AI技术,增强了报道的呈现效果。
澎湃新闻数字人主播“诗小妍”、潮新闻记者数字人、《扬子晚报》数字员工“紫月”、《新民晚报》AI主播……巴黎奥运会期间,数字人、虚拟记者成为各报业集团在新媒体领域创新探索的“常规武器”。澎湃新闻数字人主播“诗小妍”详解法语里“加油”的多种说法,教观众用“世界上最浪漫的语言”对体育健儿喊“加油”;潮新闻的4名记者虽已奔赴巴黎,但数字人上阵带领观众感受奥运之城;《扬子晚报》数字员工“紫月”、《新民晚报》AI主播等不少数字人新闻主播在奥运会期间圆满完成了奥运新闻播报工作。
咪咕视频-Vision打造的咪咕XR空间观赛平台在观赛场景上,则是为用户提供了元宇宙空间观赛、裸眼3D观赛、VR数智观赛等多种创新玩法,用户可在融合现实空间内自定义5场赛事同时播放,不仅增强了用户的互动体验,也使得观赛变得更加趣味生动。
通过高科技在转播中的创新应用,使得体育赛事转播从简单地记录和传输变成了连接观众与比赛、提升观众观赛体验的重要桥梁。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应用,未来体育赛事转播将会更加智能、个性、绿色,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