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牢记嘱托 读者笃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20
读者出版集团大楼成为许多人来兰州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视觉中国
市民在兰州市安宁区的“读者小站”阅读书籍。 杨艳敏/cnsphoto
编者按 明天是习近平总书记到读者出版集团考察调研5周年的日子。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读者出版集团,了解企业历史沿革、出版发行、经营管理等情况,看望《读者》编辑部工作人员,并对出版和全民阅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5年来,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期望激励着读者出版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实干笃行,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中努力书写读者新篇。本报记者近日走进读者出版集团,探寻5年中的读者方案、读者故事、读者答卷。
初秋的甘肃兰州,沐浴在一片温暖宁静的阳光中,和煦的秋风轻轻吹拂着黄河两岸,黄河南岸绿树成荫的读者大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建在这里的读者博物馆、读者插图艺术馆,成为游客慕名而来的参观打卡地。
“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在坚守主业基础上推动经营多元化,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步入读者博物馆序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读者出版集团时的重要指示赫然醒目、金光闪烁。
那一刻,注定成为镌刻在读者出版集团发展史上最为荣耀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生动诠释了出版工作的深刻内涵,充分彰显了总书记对出版事业的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和亲切关怀,既是对建设书香中国的强力号召,也是对出版企业更好担负起新使命的具体要求。”读者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朝阳深有感触地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5年来,读者出版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时的重要嘱托,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推动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出版主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经营多元化,书写了亮眼业绩——集团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较2019年年初增长了18%、48.1%、337.5%,连续3年荣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企业。
品牌引领
缕缕书香浸润心脾
牢记嘱托,读者笃行。5年来,读者出版集团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把深化全民阅读的理念根植于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思考与实践,充分发挥“读者”品牌引领力、传播力,全力构筑优质内容阅读服务体系,逐步构建起以甘肃省新华书店为中心,以市(州)、县(市、区)新华书店为分支,以“读者小站”和城市社区、校园、机关企事业等单位读者书房、阅读空间、读书角、自动售书机及读者乡村文化驿站为末梢的“点·线·端+全民阅读”立体服务网络。
这种模式被形象地称为“点·线·端+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读者方案”。2021年,“读者方案”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全民阅读优秀项目”。
梁朝阳说,“读者方案”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态势,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内容提供者转型为新型阅读服务者的新路,把阅读服务延伸到群众生活的角角落落。
给读者一个去书店的理由,打造让读者进得去、留得住、静得下心的阅读空间至关重要。2019年9月,甘肃省新华书店西北书城改造升级工程启动;一年后,一座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化书城出现在大众面前,重装开业当天销售总额达100万元,刷新书城单日营业额历史纪录。
2022年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举办,西北书城荣膺“年度最美书店”。这让读者人欢欣鼓舞,他们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精神和总书记考察调研读者出版集团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相结合,在“读者方案”的催化下扎实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取得硕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35家新华书店门店的转型升级,创新打造以“读者小站”为代表的“读者”文化空间1000多个;捐建“读者爱心书架”200个;在甘肃省镇原县精心打造读者乡村文化驿站3个;先后聘请千余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读者担任阅读推广人;累计举办各类主题阅读推广活动万余场。
“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读者出版集团时的重要指示,还是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民阅读工作的高度重视,是进一步做好全民阅读工作的行动指南。”甘肃省新华书店副总经理、西北书城总经理宋艳丽说,5年来,全省新华书店充分发挥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不断优化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水平,先后举办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和优秀出版物主题展销活动8100多场(次),参与人数近百万人。同时,多端发力推动线上销售,全方位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如果说新华书店门店的改造升级按下了实施“读者方案”的“快进键”,那么建设“读者小站”等新型阅读空间,则成为做强“读者方案”的关键“点”。梁朝阳说:“这些都是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实际行动。”
“读者小站·金城书房”运营总监高志介绍,5年来,“读者小站·金城书房”累计接待读者40万人次,为5000余人免费办理借阅卡,图书流转10余万册次,举办主题阅读、文化分享活动700余场(次),让更多人从阅读中汲取精神食粮。
位于陇东黄土高原的甘肃省镇原县庙渠镇,山的后面还是山,翻过一座山还有一道梁。2020年,读者出版集团充分发挥文化企业资源优势,在庙渠镇四合村、店王村、六十坪村建起了读者乡村文化驿站,用文化帮扶的形式为当地群众和孩子们搭建起一座了解外部世界的阅读之桥。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庙渠初级中学学生惠家凯就会和小伙伴相约来到读者乡村文化驿站。“我们接触到好书的机会不是很多,幸运的是驿站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遇见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书友。”同样是读者乡村文化驿站常客的庙渠初级中学教师穆琴琴说,以前除了学校的图书室,很难到其他的地方读书,读者乡村文化驿站让自己的阅读范围更广、思考更深。
转型发展
精品力作源源不断
“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新时代党的出版工作确立了工作方向。
5年来,读者出版集团广大出版工作者坚守初心使命,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出版业转型发展,打造了一部部主题鲜明、内容深刻、深入浅出的精品出版物:《藏文通用词典》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斯坦因敦煌考古档案研究》《西夏文字典》分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与图书提名奖;《写给青少年的敦煌故事》《冬格措拉的孩子》《中亚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等分别入选中宣部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项目成果之一《甘肃藏敦煌文献》(第1—12册)出版发行……
殷殷嘱托提振了读者出版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作为读者出版集团图书、期刊编辑出版业务的唯一载体,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读者传媒)2023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较2019年分别增长了25.7%、51.85%。
“5年间,读者传媒营收、利润持续增长,是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把握正确导向、坚守主业、融合发展、努力推动经营多元化的具体成果。”梁朝阳告诉记者。
站在新起点,读者出版人一直思考如何通过实施精品出版战略,更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进一步聚焦主业,做优主题出版,做强学术出版,做活古籍出版。”甘肃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原彦平介绍,5年间,甘肃人民出版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读者出版集团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致人民出版社成立100周年的贺信精神,在主题出版等领域取得了新突破,先后策划推出了《雪线上的边关》《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两点一存”研究》《“苦”尽“甘”来——甘肃脱贫攻坚口述》《千年瑰宝守护人——莫高窟人的奋斗历程》等一批主题图书。
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5年来,读者出版集团围绕敦煌学研究新成果出版的各类著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新进展。2023年8月,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敦煌通史》(7卷),甘肃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白鑫介绍,《敦煌通史》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编纂、出版历时10多年。它的出版为陆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深厚基础,对西北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研究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培育广大少年儿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也是出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段山英告诉记者,5年间,甘少社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出版物,有弘扬革命文化的绘本读物《信仰的力量——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绘本》,有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西部乡村振兴的原创现实题材儿童长篇小说《月亮上的格桑花》《冬格措拉的孩子》,有充分挖掘甘肃省文化优势资源的文学作品《敦煌小画师》等。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5年间,读者出版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全力推进文溯阁《四库全书》数字化影印出版工程、甘肃省张掖大佛寺藏《永乐北藏》(初刻初印本)、甘肃省通渭县图书馆藏《历代通鉴纂要》等珍贵古籍文献数据资源采集工作,以期让更多沉睡的古籍“活”起来,为赓续中华文脉留存了极为可贵的数据种子。
读者古籍数字科技中心总经理宋学娟过去两年多时间最多的工作是带领团队把文溯阁《四库全书》从纸上“搬进”电脑——逐页扫描、存入,数据资源总量逾700TB(太字节)。“如果用常见容量32GB(京字节)的U盘存储,需要2.2万多个才能装下。”宋学娟介绍说,目前已完成文溯阁《四库全书》6141函、3474种、36315册、244万余筒(叶)的数字化采集工作,第一阶段数据采集工作已全面完成,第二阶段数据处理已完成总量的一半以上。
梁朝阳表示,下一步,集团将深入挖掘文溯阁《四库全书》等古籍资源的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通过影印出版、建设数据库、文创开发等方式,让这座资源宝库在新时代“活”起来、用起来。
诚心求变
精准满足阅读需求
《读者》杂志作为读者出版集团的明星产品,是甘肃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5年间,读者出版集团通过实施《读者》杂志品质、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工程,在保持内在精神特质、坚守价值追求的同时,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华风度。
读者传媒副总经理、读者杂志社社长宁恢介绍,过去5年,《读者》杂志的内容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月均发行量连年在中国市场类期刊中排名第一。《读者》发行量自2019年实现止跌回升,并连续5年保持正增长。《读者》(校园版)月均发行近90万册。
5年来,《读者》杂志通过专刊、专栏方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读者,着力讲述国家脊梁的先进事迹,展现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以故事激励人、温暖人、启迪人、抚慰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杂志先后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喜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特刊,连续开设“我和我的祖国”“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宣传新时代的伟大成就。
“出版工作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拥,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无论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个人追求的诗意栖居,我们每一位编辑都将用心、用情、用爱、用美去抒写。”读者杂志社编辑贾真说。
《读者》杂志每一期刊登的50余篇文章,都是编辑在3万余份初选稿件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读者杂志社编辑马逸尘说:“作为编辑,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读者出版集团时的重要指示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在稿件编选上坚持披沙拣金守匠心,用真善美涵养浩然气。”
《读者》(原创版)主编刘燕说,过去5年,《读者》(原创版)将主题出版纳入编辑工作流程,发挥期刊出版时效性强、出版周期短的优势,及时提升了主题出版效率,增加了主题出版丰富度。同时,将主题出版内容与刊物风格、读者群、主体内容、新媒体、实体活动等有效结合,扩大主题出版影响力。
“这5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断创新传播方式,通过传统出版、线下活动、新媒体等方式,以更广泛地传播、更多元地呈现、更有效地触达,精准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读者传媒期刊出版中心副总经理、副总编辑王飞告诉记者,5年来,《读者》(原创版)等刊物先后围绕宣传建党百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党史学习教育、全民阅读等主题,以专题、专栏、主题文章、公益广告等形式策划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内容。例如,立足甘肃特色文化资源,策划创作的“漫绘敦煌”栏目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和精致的手绘漫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感之愈切、行之愈笃。
梁朝阳表示,5年是一个节点,也是一个新起点。站在新的历史机遇期,读者出版集团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读者出版集团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新时代党的出版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新期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