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不断推进版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无缝执法”,强化版权全链条保护

作者:李乃滨 杜玉甫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08

2024年青岛著作权刑事保护工作联席推进会现场。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 供图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侵权盗版问题出现许多新变化,干扰了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破坏了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近年来,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结合辖区实际,不断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强化版权全链条保护,会同公安、法院、检察院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版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方案》,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更好地发挥“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典范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版权执法无缝隙,提升市场覆盖面


  创新执法机制,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探索实施“案件主办人制度”,确定每起案件的主办人与协办人,从职责分工、奖惩措施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有效激发了执法人员办案热情,形成了全局“想办案、会办案、多办案、办好案”的浓厚氛围。

  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在全国文化执法系统率先推出“执法办案积分制”办法,根据每起案件的办案质量、案件影响科学设定积分标准,对执法大队和办案人员进行量化赋分,并以此作为衡量处室和个人执法绩效的重要依据。按照“专业+网格”的思路,将以往以专业领域为主的执法模式拓展为“全领域执法+专业执法+联合执法”的“无缝执法”新模式,实现了全市版权执法无缝隙、全方位、横到边、纵到底,有效提升了市场覆盖面和掌控力。

  加强联动执法,形成多维度版权保护合力。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进一步提升版权纠纷实质性化解水平,由市文化执法、公安、法院及版权管理等部门联合建立“青岛市侵权盗版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形成全方位、全链条、多维度的版权管理工作新格局;与青岛市中院、检察院、公安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版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方案》,建立案情通报、线索移转、形势分析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增强版权执法监管针对性,提高联合执法效能。实施行刑衔接以来,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与市公安局高效协同,联合打掉多起涉及图书、影视、游戏、短视频等诸多文化领域有影响力、涉案金额大、案情复杂的侵权盗版案件,其中6起案件被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六部门联合挂牌督办。

  强化上下联动,实现全域版权执法格局。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进一步理顺版权管理与版权执法工作职能,强化版权管理与版权执法的协同配合,在版权执法大队专责推进版权执法的基础上,将版权案件办理职能赋予执法大队。同时推动执法力量下沉,青岛市局各执法大队与青岛各区(市)综合执法部门进行“一对一”包片对接,直接带领各区(市)办理版权案件,有效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建立“区(市)季度例会制”和“年度考核体系”,在区(市)考核中对于版权案件给予专项赋分,加大区(市)执法部门办理版权案件的压力。通过技能比武、集中培训、以案施训、联合办案等多种形式,显著提升区(市)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做到市、区两级案源一起挖、大案一起查、堵点问题共同研究、办案经验共同分享,形成了全域统筹、条块结合、区(市)一体、上下联动的扁平化综合执法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了版权执法监管、市、区两级联动高效、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科技创新赋能,提高版权案件数量和质量。为打通数据壁垒,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依托山东(青岛)知识产权形式保护数据研判平台(目前平台具有案件中心、专案打击、研判模型、数据资产线索预警、成果资料、权利人库等功能模块),对新业态新领域的版权案件进行案情分析、数据研判,尤其在数据采集和案件研判工具上首次实现DATAO和DATAX两大研判工具的“双剑合璧”,率先构建多维工具研判新格局,每年出动行政执法人员近2万人次,对全市1万余家次业户进行动态分析,利用平台数据研判优势侦破了一批督办的系列案件。

  寓服务于执法之中,提升版权服务能力水平。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完善版权争议调解机制,探索与市司法部门、仲裁机构合作,组建全市著作权纠纷仲裁调解中心,进一步提高版权纠纷解决效能。以执法加普法、执法加服务等形式践行“服务型”执法理念。制定发布了《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目录清单》、修订完善了《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制度规范。近两年,依法依规对52家轻微违法企业免予处罚、对65家企业给予从轻减轻处罚,充分体现执法温度、助力企业发展。通过以案释法、线上讲法、送法上门等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形式,深入开展版权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宣传。


  行刑衔接有效落实,构建良好新秩序


  通过行刑衔接机制的有效落实,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先后荣获“全国首个打击侵权盗版有功单位特等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中国)保护奖”。青岛市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和“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市、区两级文化执法部门版权执法办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有力震慑了不法行为、规范了版权秩序。

  近3年,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00余件,办案数量年递增30%以上,调解版权纠纷70余件,调解金额2000余万元。行政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机关共同查办了20余起有较高质量、较强影响、较明显示范导向作用的典型案件,主动监管各类网站1200余家,除网络侵权盗版链接65条,查缴侵权盗版出版物20余万册。2023年,“山东青岛‘10·17’涉嫌侵犯视听作品著作权案”“山东青岛‘10·19’涉嫌侵犯教辅图书著作权案”等6起侵权盗版案件被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挂牌督办,实现青岛市版权案件挂牌督办的新突破。“山东青岛‘2·06’侵犯院线电影著作权案”被公安部评为2023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支持全面创新十大典型案例。

  青岛市将进一步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凝聚办案合力、优化内部分工、细化工作流程、加强协作配合,探索新业态新领域版权案件的查办、处理,在衔接力度、广度、深度、精度上下功夫,不断实现版权执法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有效推动版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实现“无缝衔接”,提升版权执法能力水平和执法实效,保护版权创新创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