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创作八十年暨《宗璞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她将赤子之心镌刻在文字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08
本报讯 (记者李婧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宗璞创作八十年暨《宗璞文集》出版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
从事文学创作80年来,宗璞以笔耕不辍的精神,为当代文坛奉献了文质兼美的小说、散文、童话、诗歌作品,并以“诚”与“雅”的文学品格书写了20世纪知识分子赤诚而坚韧的家国情怀。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宗璞文集》全面收集她写作80年来的优秀作品,编为十卷,包括散文、中短篇小说、童话、诗歌、论文、翻译以及长篇小说,并附有重要的访谈和《宗璞文学年表》。《宗璞文集》的编辑工作历经近3年,其间宗璞以耳读的方式回顾了收入文集的几乎全部作品,并对重要作品作了修订。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表示,80年来,宗璞先生将炽热的赤子之心镌刻在文字里,她的创作精神和艺术成就使我们深为敬佩。“我们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引领文学界学习老一辈作家的崇高精神,共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正是因为一大批像宗璞先生这样的名家大家的信任,我们才有一大批优秀作品出版并传之后世,名社才能得其名、成其事。今天《宗璞文集》的出版,便是名家名社联手的又一力作。”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坚表示,保障文化传承、传播主流价值、推动文化创新都需要一大批文化名家大家,中国出版集团将进一步加强编辑能力建设,为名家大家提供优质出版服务,助力书香社会建设。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在视频致辞中谈道,宗璞的文学作品优雅高尚,书香文脉、风云忧患、柔韧尊严、精致细腻,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精品之作。她有内功、有底蕴,她的学问、格局、境界,有她自己的“高大上强”。“宗璞的长篇小说系列《野葫芦引》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在百病皆生的情况下,她仍然从容细致,推敲地、精当地完成这部大作,把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把西南联大的中国知识分子经历留了下来,这是史笔,也是她深受文坛同行、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
“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入枕边书。这是汪曾祺为宗璞写的打油诗。”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陈建功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初,他与汪曾祺、宗璞一同参加太湖笔会并互相以诗赠友的佳话,回忆了宗璞的温婉、率真、风趣和与他们交往中的故事,并向宗璞创作《野葫芦引》系列作品时直抒胸臆、顽强拼搏的精神致敬。
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程巍等回忆起与宗璞的交往经历。
“80年,路好像很长,又好像很短,一下子就到了现在。”96岁的宗璞坐着轮椅亲临现场,向在座的主办方、出版界朋友、学者嘉宾真诚地表达感谢。她回忆起父亲冯友兰的教诲:“父亲跟我说过,‘和’好像一道菜,必须许多的味道合在一起;而‘同’是一样的菜在一起。希望大家铭记和领悟‘和而不同’‘仇必和而解’的道理,希望我们的国家向前发展。”
“对中国文学界、对每一位热爱宗璞的读者来说,今天都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我们因此感到欣喜、幸福和温暖。”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在总结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