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阅读资源 建设书香之港

作者:本报记者 徐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01

  中国内地出版展区设立精品主题图书展,重点展示展销《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足迹”系列图书等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及相关学习读物,吸引了读者驻足观看。

  在“微笑彩虹·书香温暖童年”公益活动现场,现场嘉宾为香港及内地学生代表颁发“微笑彩虹小天使”证书。

  中国出版内地展区入口处,参观者络绎不绝。

  香港三联书店精选香港题材图书,多角度呈现香港的历史文化、城市变迁。

  在“妈妈导读师”2024中国亲子阅读大赛港澳赛区活动上,小读者家庭阅读《笑背唐诗》。

  北京作为本届书展的主宾城市,展区以“京港携手筑梦·书香共绘华章”为主题。(本版图片由徐平、李正浩摄)


  盛夏香江,沐浴书香。

  在第34届香港书展上,中外出版机构聚集一堂,展示展销众多精品图书和优质融合出版物,服务香港读者的阅读需求。参加书展的中外出版人交流互鉴,展望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探讨为读者提供优质阅读服务的路径,充分体现了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香港,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广泛吸收融合各地优秀文化,积极推动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精彩实践。


  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


  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深耕香港本地市场,服务本土读者。《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和《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繁体版上架不久,就吸引了众多读者前来翻阅。集团旗下出版单位在本届书展上共有逾200个展位,推出300多种各类新书以飨读者,涵盖人文社科、历史地理、商管财经、教材教辅、生活实用和儿童图书等,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此外,集团旗下的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首次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广泛运用于策展设计、产品包装、数字藏品开发等领域,融合出版项目“中华文化有意思”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

  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香港出版总会会长李家驹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在提供阅读服务方面,我们应该积极营造阅读氛围,鼓励市民分享阅读乐趣,通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

  在香港三联书店、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商务印书馆展位,前来选书、购书的读者络绎不绝。香港中华书局总经理、总编辑周建华说:“中华书局要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通俗的方式向全球传播。”

  北京首次作为香港书展主宾城市参展,11家北京市属出版单位联合组团,向香港读者推介京派文化的书籍。“北京文化书系”、“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历史丛书”、《潮北京》等精品图书,多角度地描绘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代风采,多方位呈现北京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香港读者提供了一个充分了解北京城市魅力的窗口。北京出版集团主题分公司总经理王曷灵说:“香港市民对于读书的热爱,深深地感染了我。作为出版人,我们应该重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补齐短板,竭诚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

  书展期间,北京出版集团与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本着“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共同促进”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品牌优势,增进在图书出版、文创开发、教育研学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京港两地文化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此外,江西出版传媒集团、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分别与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广东展区,广东省出版集团展出了具有鲜明岭南文化特色的出版物及大湾区出版合作成果,以图书为载体,娓娓讲述中国故事、岭南文化、大湾区故事。广东省出版集团还针对香港读者的阅读需求,精心甄选大湾区文化旅游、饮食保健、生活趣味、历史故事等题材图书,通过香港书展这个“世界窗口”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在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等60多家内地出版单位的展台前,展现人类文明成果、地域文化特色、先进科学技术的图书吸引了中外出版同行、版权代理机构及读者的关注。


  合力推动书香湾区建设


  书展举办期间,在粤港澳大湾区全民阅读促进会启动仪式暨阅读推广论坛上,与会嘉宾共同分享和探讨推广全民阅读的经验与见解。粤港澳大湾区全民阅读促进会于2024年4月成立,由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澳门出版协会发起,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深圳出版集团等机构共同参与成立。促进会旨在促进全民阅读、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人类文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联合粤港澳大湾区有志于阅读推广事业的企业、机构、团体和个人,推动大湾区文化共融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

  “推广全民阅读,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美好愿景的重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伟中表示,香港全民阅读日活动的开展和香港书展的举办,展现了香港作为书香之港的潜力,未来将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大湾区全民阅读促进会将立足香港,背靠祖国,充分利用大湾区丰厚的文化资源,在未来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携手多方力量共同为建设人文湾区、书香湾区而努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之际,广东省出版集团积极组织旗下各出版社及发行单位与香港联合出版集团、香港本地出版机构联动,重点推出“大湾少年读中国”系列图书首发暨“香港青少年中华文化传播与出版中心”揭牌仪式、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建与图书出版签约仪式等主题文化活动,打造“双向奔赴”的湾区文化交流平台,拓宽岭南文化的国际传播渠道,延续岭南文化生命力,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认为,促进会的成立对于促进精品图书出版,加强大湾区阅读引领,涵育大湾区阅读风尚,推动书香湾区、人文湾区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他号召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出版工作者、阅读爱好者等凝聚合力,加强活动交流,推动阅读共享,在搭建阅读桥梁、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形成引领。

  启动仪式上,粤港澳大湾区全民阅读促进会宣布,香港出版界将向香港工会联合会、香港新家园协会、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捐赠图书1万册,为基层一线提供阅读资源;澳门出版协会向学校捐赠图书1千册,服务师生的阅读需求;广东省出版集团向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捐赠图书1万册,支援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建设。未来,促进会将继续联合粤港澳大湾区多方力量,为阅读推广事业添砖加瓦。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特区政府将全力配合国家发展方针,未来还将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有更多文化产业相关的交流与合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副局长刘震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全民阅读促进会将集结大湾区多方出版界以及不同平台的力量,更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扩大覆盖面、提升品质、增强实效,以书香湾区建设促进文化强国建设。


  多城互动推广全民阅读


  京港千里,以书传情。北京出版集团在书展期间举办多场阅读文化活动,推进京港两地文化交流互鉴。在《少年行 丹青引——京港青少年书写北京作品集》新书发布暨颁奖活动上,4位香港小作者分享自己在北京、香港生活的温情故事。

  “希望以本书为桥梁,进一步推动京港两地青少年相识相知,共同描绘出新时代中国的美好蓝图。”该书主编乔叶表示,京港青少年通过书法及文章作品交流互动、书写北京,并首次以出版物形式呈现,意义重大。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举行的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出版文化交流活动上,现场师生充分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力地增强了香港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在京港文学对话活动现场,两地作家深入探讨京港两地文学特色及女性写作经验,与广大读者交流创作阅读心得。

  深港两地,一河之隔。深圳出版集团与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携手开展深港“共读双城”走进香港书展系列活动。活动涵盖了深港“共读双城”展位、深港名家推荐“共读双城”书单、“深港共读 山海相阅”深港青少年研学计划推介活动三大板块。其中,深港“共读双城”展位设于香港书展主会场,集中展销深圳出版的“赓续深港文脉”相关主题出版物300余种,展示“深港阅读地图”等深港交流活动成果。

  “深圳的‘深’,也是深度阅读的深;香港的‘香’,也是书香的香。”傅伟中表示,深港两地同根同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两地携手“共读双城”,必将为人心相通、文化相融发挥独有的作用。

  “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大重要定位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在香港推动全民阅读和阅读文化是至关重要的,要把文化底蕴搭建起来。”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霍启刚认为,香港在完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方面仍有进步空间,大家应该思考如何降低门槛,深入社区、学校等场所,进一步扩大全民阅读推广覆盖范围。

  书展期间,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联合相关单位,举办“悦读紫荆”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在书展主会场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悦读紫荆·高端访谈”活动邀请京港两地出版人、儿童文学作家及影视、科技等领域的代表畅谈全民阅读推广实践;在香港爱秩序湾官立小学,“妈妈导读师”2024中国亲子阅读大赛港澳赛区活动、“微笑彩虹·书香温暖童年”活动受到家长、老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商务印书馆尖沙咀图书中心(实体书店)等公共文化场所,“书香中国万里行·香港站”采访团一路探访香港的阅读文化建设。

  书展期间,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还与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中华优秀出版物国际传播业务、多项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调研课题等多个项目展开合作,深入推进香港全民阅读的基层覆盖率,促进内地与香港的全民阅读交流,为香港融入国家全民阅读工作的战略大局和建设书香之港贡献力量。